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定損員搶飯碗的機器人來了 全行業或年省20億定損費

和定損員搶飯碗的機器人來了 全行業或年省20億定損費

目前,「定損寶」不僅能處理車輛純外觀損傷案件,還能在反欺詐、防滲漏方面發揮作用

■本報記者 冷翠華

未來已來,科技正在彰顯其對行業的巨大影響力。

6月27日,螞蟻金服宣布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技術產品「定損寶」,用AI(人工智慧)模擬車險定損環節中的人工作業流程,這也是圖像定損技術首次在車險領域實現商業應用。

人機PK 誰領風騷

27日下午,一場汽車定損的人機PK大戰在北京南四環的寶辰汽車園正式打響。

參與PK的一方是基於AI技術的「定損寶」,另一方是6位資深定損員。PK項目是從龐大的車損資料庫中隨機抽取12輛汽車的車損照片,計算其定損金額。

伴隨一聲「開始」,雙方展開了激戰。時間剛過去6秒,「定損寶」就發出12輛汽車定損完畢的信號,而當6位定損員全部完成其各自負責的2輛汽車定損時,時間定格在6分48秒。

從定損耗時上看,「定損寶」完勝。

從定損金額上看,12輛汽車中有10輛的定損金額人機判斷完全一致,另外兩輛汽車的定損結果出現了差異,經評議後,人機各勝一局,出現的定損金額差異都較小。實踐數據顯示,「定損寶」準確率達到98%以上,相當於行業10年以上經驗的定損專家。

「機器的並行處理能力很強,並行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副總裁李冠如表示。「定損寶」是基於AI圖象識別技術來解決車輛定損問題的產品,其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檢測技術,用人工智慧充當定損員的眼睛和大腦,通過部署在雲端的演算法識別事故照片,與保險公司連接後,在幾秒鐘之內就能給出準確的定損結果,包括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這只是科技帶來的改變之冰山一角。

有期盼也有擔心

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定損寶」剛一面世就受到了極大關注。一方面,這將極大地改變傳統的車輛定損模式,讓業界驚呼「定損員」的飯碗就要丟了,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降低理賠成本也是實實在在的。但另一方面,也有擔憂的聲音:隨著螞蟻金服在車險領域的全鏈條滲透,今後,其會不會掌握著很大的話語權,讓保險公司陷入被動?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業內約有10萬人從事車輛查勘定損工作。保險公司應用「定損寶」之後,預計可減少查勘定損人員50%的工作量。

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給記者算了筆賬:據估計,每年4500萬件的私家車保險索賠案中,「定損寶」能覆蓋的純外觀損傷案件佔比約在60%,以每單案件的平均處理成本150元計算,如果使用「定損寶」,行業有望每年節約案件處理成本20億元。

同時,由於目前車輛定損完全取決於人的判斷,缺乏統一標準,容易存在水分,也有一定比例的虛假騙保案件。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車險行業每年500億元的外觀件賠款中,約有10%-20%是因上述兩種情況造成的理賠滲漏,「定損寶」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減少理賠滲漏。

當然,目前這還只是測算數據。據介紹,目前「定損寶」在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進入了實質應用。太平財險總經理於澤表示,保險業原有的人海戰術、規模效應、價格競爭等傳統運營正受到新科技的驅動變革。誰能抓住機遇,跟上技術升級的演化速度,誰才能活得更長、過得更好。「定損寶」在理賠環節降低了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工成本、物料成本、時間成本,並減少了因賠付疏漏造成的損失。「之前推出的『車險分』和現在推出的『定損寶』都為保險公司更快適應二次商車費改提供了新引擎。」他表示。

不過,對螞蟻金服在車險領域的一系列動作,也有擔心的聲音:隨著其在前端推出「車險分」,在後端推出「定損寶」,在中間環節,又有大型網銷平台,保險公司若全面放開合作,今後會不會失去話語權?對此,尹銘表示,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專註於做科技,任何科技產品出來都是共創的,「定損寶」來自於保險行業,也將反哺行業,目前「定損寶」免費向行業開放,未來即使進入收費階段,其費用也會遠低於險企目前花在查勘定損上的成本。

人人都是定損員

目前,「定損寶」僅面向保險公司開放,拍攝照片後,系統在給出定損金額之外,還具有兩項其他功能:一是附近的4S店和汽車維修廠地點及報價;二是來年保費變化的預測,這兩項功能對於消費者來說,都非常重要。

李冠如表示,通過「定損寶」,消費者在車輛出險後可以快速看到定損金額、車輛維修金額以及對來年保費的影響。「他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決定是向保險公司索賠還是自己修車,尤其是當車險價格與出險次數緊密相關時。」她表示,如果是小損失消費者可以自己修理,維持來年的低風險保費,同時,「定損寶」集合了地圖功能,方便用戶選擇維修地點,提升其使用體驗。

向保險公司開放只是「定損寶」的第一步,首先用於幫助保險公司提升理賠效率,減少理賠滲漏。「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得到改善後,可以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用戶服務中。」尹銘表示,下一步,螞蟻金服將聯合合作保險公司推出面向普通用戶的「定損寶」,用戶不用在現場漫長等待查勘員,自己拍照,就能實現定損,「人人可以成為定損員」。「今年年內就將推出面對個人用戶的版本。」尹銘說道。

大地保險總公司副總經理尚勇濤表示,科技的變革對客戶有什麼好處很重要。在傳統模式下,一旦客戶報案,就進入了保險公司封閉的處理環節,他不知道如何計算該自己修還是該索賠。使用「定損寶」之後,不僅理賠時間大大縮短,而且來年保費預測一目了然,消費者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其使用體驗將大大提升,並能獲得實際利益。因此,這項技術的變革不僅利好保險公司,同樣使消費者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田世宏: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標準支撐
專訪張藝謀:穿越時空的「對話」 感觸內心的「寓言」
東漢boys唱freestyle滿點 優酷《終極三國2017》破2億
微科幻:試工
2017智能商業時代大會在京舉行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2030年8億人將被機器人取代,但這些職業竟還能保住飯碗!
除了賣手機外,蘋果還有個賺錢機器,八年帶來了8000億收入
工業機器人會在2018年全面佔領製造業嗎?
美的去年收入首破2000億 機器人業務貢獻270億元
半機器人時代有望到來:2070年人類身體或被機器替換
知名機器人作家:2070年人體各部位都能被機器替換
哭暈 「搶飯碗」的來了,貼膜機器人月入1.5萬元!
2021年機器人的工作量相當於全世界430萬員工的工作
工業機器人年增9%,4至8億個崗位恐受影響
2025年日本護理行業面臨38萬人缺口 機器人成一大幫手
2021 年,機器人或將產出相當於 430 萬名人類員工的工作量
30年之後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達到94億
中國機器人大王:他賣車壓房做研發,用6年造出估值250億的機器人
80%以上財稅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
這12個中國機器人取代了我們的日常工作
機器人耗時20分鐘19秒制定並執行了一個宜家椅子的組裝方案
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複雜的機器,建造了15年耗資52億美元
戰機生產線廠房坍塌 300人被埋 40台機器被砸掉 損失超10億美元
去年全球賣出 38 萬台工業機器人,中國是最大買家
展望2021年:智能機器人可監督工業機器人幹活,效率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