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文物:斑駁石頭「藏」著嘉慶御筆
從1996年開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就對曾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開始了考古工作,發掘了藻園、長春園宮門區、含經堂、萬方安和、如園等多處遺址。截至目前,近20年時間裡共出土文物5萬件(片)。近日,圓明園展覽館內正在進行考古展,首次向公眾展示了106件珍貴出土文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向北京晚報記者講述了圓明園出土文物背後的故事。
藍色琉璃為何寫個「青」字
披水磚
出土地點:海晏堂
出土時間:2015年11月
展覽中有一塊不起眼的琉璃磚,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表面施深藍色的釉,這是2015年在海晏堂遺址出土的一塊披水磚。披水磚是一種用於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牆檐上的磚,長方體,一側邊緣向下傾斜,在下雨的時候幫助房檐導流雨水。
「用傳統眼光看,它就是一塊深藍色的琉璃磚,但是你再仔細看,它的側面寫了一個『青』字。」張中華指給記者。果不其然,記者將頭轉到磚的一側,能看到磚上寫著一個「青」字。為何深藍色的琉璃磚塊上有個「青」字?「剛出土的時候,我們也對這個『青』字百思不得其解。」張中華說,直到有一次開會,他特意請教了一位老專家,結果老專家一語點醒夢中人:「你難道沒聽說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嗎?」張中華頓時大悟,立刻意識到這並不是深藍色,而是青色。
「我們一直認為青色應該接近綠色,而中國古代建築最常見的琉璃顏色就是黃色和綠色,所以怎麼都想不通為什麼一塊深藍色琉璃磚上卻寫了『青』。」張中華說,在圓明園考古發掘的過程中,不僅出土了常見的黃釉和綠釉琉璃,還發現了青、白、黑、紅、紫等5種釉色。「故宮建築以黃色和綠色為主,代表著莊重和理性,而圓明園建築有7種顏色的琉璃之多,說明了圓明園是一個輕鬆、生動、適合休閑的地方。」
斑駁石頭「藏」著嘉慶御筆
嘉慶御制詩「披青蹬」石刻
出土地點:如園
出土時間:2017年4月
嘉慶御制詩「披青蹬」石刻是展覽館內最顯眼的一件文物,長約1.5米,寬約0.8米,因為過大過重,只能擺放在地上。這塊石頭從外觀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要不是張中華提醒,記者很難注意到石頭上面還刻著字。原來,這塊石頭上刻著清朝嘉慶皇帝親筆題寫的一首詩《披青蹬》。
說起這塊「披青蹬」石刻的來歷,還要從乾隆的喜好說起。張中華告訴記者,乾隆皇帝有一個愛好「下江南」,他當時到了現在的南京,一下子就被「瞻園」吸引了,不僅自己去了多次,還讓畫師給畫了下來,在打造圓明園的時候特意仿建了一個,並起名「如園」。到了嘉慶年間,如園歷經40多年已顯陳舊,嘉慶皇帝下令對如園進行翻修。「也正是這次翻修,讓如園有了著名的嘉慶如園十景,嘉慶皇帝給每一景都寫了一首詩,這塊石頭上的「披青蹬」就是其中一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抒發在如園漫步的閑適之情。」
張中華說,這個石刻從被發現到確定為嘉慶御制石刻,中間還經歷了點兒小波折。在如園考古的過程中,考古人員曾以為這只是一塊普通山石。「我們拿刷子清理石塊上的灰塵的時候,忽然發現上面有字。」張中華和同事有了重大發現,對這塊石頭如獲至寶,立刻放下手裡工作,主攻這塊石頭。「對於我們考古人來說,一旦上面有字,就非常重要,因為文字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線索和信息。」張中華告訴記者,如園的建造理念就是以自然為主,所以園內有很多沒經過打磨的自然山石,包括這塊披青蹬石刻在內,外形沒有被加工過,形狀和刻字面都是天然狀態。「這塊石刻表面凹凸不平,再加上如園曾經遭遇過長時間大火,很多石塊表面都斑駁發黑,如果發掘過程中不仔細,很可能就會錯過它。」
張中華介紹,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考古人員一般會在工地上設立探方,即一個一個方形格子,「一般是十米乘十米的範圍,我們會一點點地往前推進,所以一定不會有東西被漏掉。在每兩個格子的連接處,會留個一米的隔梁,便於我們觀察控制考古發掘工作進度。」也正基於此,這塊樣貌與普通山石無異的御制石刻才不會在考古挖掘過程中被錯過,有了現在向公眾展示的機會。
「養雀籠」養孔雀不是傳說
養雀籠遺址黃釉琉璃構件
出土地點:西洋樓
出土時間:2015年9月
帶有捲雲紋路的黃釉琉璃構件是2015年9月在西洋樓養雀籠遺址的地下發掘出來的。「這個養雀籠遺址本身有文獻記載,還有銅版畫流傳到海外,傳說這裡曾經養過孔雀,但我們在文獻里一直沒有查到。」張中華介紹,養雀籠其實是西洋樓附近一組中西風格合璧的牌樓。有意思的是,從西向東看,這組牌樓是中式的,從東向西看,這組牌樓又是西式的。
張中華和同事在考古發掘這裡的時候,發現牌樓的地基上面有用於拴銅絲的榫眼結構,「通過這個發現,再加上文獻資料,我們推斷出銅絲能通過地基上的榫眼和牌樓的柱子交錯編織成銅絲網,網裡養鳥,中間供皇室成員穿行,人從中間過,鳥在兩側鳴。」
至於這籠子里養過什麼,張中華說,從銅版畫上看是養鳥,而文獻上關於這裡的記載是「養雀籠」或「雀鳥籠」,都沒有出現「孔」字,也就是說沒有明確記載這裡是否養過孔雀。然而當刻著「孔雀牌樓」四個字的黃釉琉璃構件被發掘出來之時,養孔雀的傳說立刻被證實了。
在養殖規模方面,張中華和同事曾經查閱到一個關於養雀籠的「奏銷檔」,也就是現在的報銷單,上面記載著這一年買了多少只鳥,買了多少鳥食兒,花了多少錢。「有時候考古不一定是要發掘有多大經濟價值的文物,能對歷史問題作出解答,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張中華說。
過去時
圓明園共出土文物5萬件
從1996年至今,圓明園考古工作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96年,對圓明園西側的藻園進行了考古發掘;第二階段是2000年至2004年,對長春園宮門區、含經堂、坦坦蕩蕩遺址、上下天光、萬方安和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第三個階段是從2013年至今,對養雀籠、海晏堂蓄水樓、遠瀛觀、如園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並從2015年開始啟動「公眾考古」,將考古工作全程對遊客開放。
圓明園陸地面積約200多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圓明園已發掘了5萬平方米的陸地面積,出土文物5萬件(片)。
進行時
今年發掘「如園」和「紫碧山房」
根據《圓明園遺址考古工作計劃(2014-2020年)》,圓明園考古調查勘探工作正在全面開展,未來計劃重點發掘大宮門遺址、如園遺址、紫碧山房遺址、文源閣遺址和方壺勝境遺址等。
今年,將重點發掘如園以及紫碧山房遺址,摸清它們的布局、形制和建造工藝等。到2020年,將通過考古勘探的方式,基本摸清圓明園地下保存狀況、釐清山形水系分布及各遺址的具體位置,利用科技手段初步建立圓明園遺址考古地理信息系統,為圓明園遺址的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北京晚報


※貓頭鷹照片集錦,萌化人心!
※100句經典老話,話糙理不糙!
※鄭州現奇葩建築 最薄處僅20餘厘米
※摔壞玉鐲評估18萬引爭議 專家:玉沒有國際報價
※梵高《收割者》拍出2.12億 他真的應該再活五百年
TAG:壹號收藏 |
※圓明園,石頭的亂葬場
※馬明博:念佛的石頭
※曹雪芹和《石頭記》
※張斌川散文:拜一方石頭為爹
※澤翠珠寶賭石-感悟翡翠石頭人生
※劉文華 小石頭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曹雪芹借石頭講述千秋萬古之情事
※石頭!石頭!石頭!石頭!石頭!
※石頭!石頭!石頭!石頭!石頭!
※神奇古城:山海經中的石卯遺址 玉文化中的石頭城
※聖潔之石帕帕拉恰:石頭裡的紅蓮花,藍寶石中的帝王,佛教徒摯愛
※精美石頭會唱歌,乾隆帝山東尋得木魚石
※堆石頭
※舜帝和瀟湘妃子在藍山縣化為石頭
※藏在石頭裡的桃花源
※男子野外河灘撿到綠色石頭,鑒定是最古老的玉石
※石頭畫
※埃及金字塔之謎揭曉!古代文明是如何運輸石頭建造金字塔的?
※倪瓚畫譜:樹木、竹、石頭的範本
※哪些比黃金、鑽石昂貴的石頭,均為「國寶級」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