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氣功科學精義——運用意識綜述C

智能氣功科學精義——運用意識綜述C

(二)靜的層次

1.念住。念住就是要把念頭止住,包括「我想練功」這樣的念頭都沒有。這種情況很難做到。不要說日常生活中,就是練功的時候沒雜念也比較難。比如,一個數接一個數地往下數。一開始數,1、2、3、4……腦子裡非常清楚,說明念頭沒有跑。數著數著,70下面本來應該是71,可你80,90,100……這麼數下來了。這是跑神了。念住是虛靜的第一步,拿一個念頭拴著你,你都做不到不跑神,要達到別的程度就更困難了。念住能起什麼作用?沒有念頭,腦子裡就自然了。意元體本來有很多活動,打個比喻,意元體是一個一萬赫茲的基礎波,我們平常的意識活動是一個一個的大波,一分鐘也許振動三次、八次,沒準兒,基礎波跟著大波活動。身體裡邊跟著意識一起一伏,比較亂。現在把大波都去掉,就剩一個平的基礎波,意元體活動恢復到自然狀態。這樣,用意元體的自然功能影響人自身功能,那麼身體整個功能就自然了,生命活動便旺盛起來。這是第一步,念頭停了。但至此還不行,還得走第二步。

2.與生命活動相關的思維中止。身體受到刺激,信息反映到腦子裡面形成興奮點,意元體裡面就亮了一個「燈」,意元體就不平了,「高」了一塊。比如練功的時候,局部的酸痛在腦子裡雖然沒有形成概念,卻會形成感覺,腦子裡仍有興奮點。有人練盤腿,腿又脹又麻,難受得要命,還能靜得了?那是練受罪功。虛靜要求沒有這些刺激,身體很通暢,連呼吸也得停住,因為一呼吸,呼吸中樞——延髓那兒有興奮,意元體這兒有個興奮點。而呼吸停了(息住),心臟還跳呢。心臟是受自律神經控制的自律器官,可腦子裡邊還有管心臟的東西,心臟一跳,腦子也起反應。要進一步安靜,使心跳也停止了(脈住)。念住、息住、脈住,這個時候才達到了真正的安靜,意元體才真正是自然的了。這種狀態和死不一樣。死就是死了,一了百了,而念住、息住、脈住之後身體裡面完全進入了自然的狀態,這個時候人要發生質變。接下去有兩種不同的練功方法。

佛家的練法。通過漸修達到了念住、息住、脈住這個層次,相當於參禪達到了三禪。這個時候意念一轉,完全針對意識本身做功夫,體察意識是什麼東西,把意元體參照系破開,直接走明心見性。到了脈住的時候,道家看到體內圓陀陀、光爍爍,認為這是明心見性。他們講錯了,那只是結了大丹,明心見性是直接對意識用功夫。過去不懂得參照系,他就想這個意識,「我在哪兒?」意識往回一收,一下都沒有了。意元體往那兒集中一聚,整個都聚到一起,就把參照繫上原來打的烙印破除掉,原來的習慣就改了,人也就進入到新層次了。達到三禪,意元體里已經非常均勻了,意識往回一收,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意元體往一塊一凝聚,就感覺到意元體里一個東西,那叫做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內外無別,內外一致了,看什麼都是圓陀陀、光爍爍的這麼一個虛靈明凈,都是透明的。但明心見性後還不是到了頂點,後面還有功夫。《道樞?坐忘論》中說:「虛無之道有淺深焉,深則兼被於形,淺則惟及於心。被形者,神也;及心者,慧覺也。慧覺者,身不免於謝焉。」當你明心見性以後,就進入虛無之道了。如果意識只是返回自己意識裡邊明心見性,意元體還沒把整個身體、整個氣都統率了,沒進入到每個細胞、毛孔裡邊去,那麼還可以死人。光意識裡邊有感覺,那還是慧覺。佛家有些和尚明心見性了,不也一樣死了嗎?佛家也有託詞,人死了說是投胎去了。投胎管什麼事?佛家說五祖投了胎,轉成了蘇東坡。禪宗一代祖師爺,沒有成佛,倒變成了蘇東坡。蘇東坡整年遭貶,挺慘的。祖師投胎成大學士,那當不了祖師的和尚們,投胎成什麼去了?佛家本來是想宣傳輪迴道理,有心計的人一分析,想一想這個道理,就不修佛了。

道家的練法。不直接走意識,繼續靜觀自身,把精神注入身體裡邊和混元氣結合,即到了道家所說的采大葯結大丹的時候。意識在上面往下一照,內外氣結合,中下二田結合成一個大的虛空,然後一凝聚,意識到了氣裡邊,就是所謂結大丹了。這個時候,能不能把意識放到氣裡邊是個關鍵。意識一觀,注意身體,體內先天氣大顯像,裡邊的氣都動起來,這個時候意識還是一方面(觀察的部分),氣還是被觀察的一部分。這實際上屬於神觀內氣階段,還有能觀和被觀的差異。如果這時精神集中了,但沒有注到氣裡面去,一不注意,注意到外面去了,意元體和身體混元氣分家了,人就死了。道家采大葯、結大丹時,昏迷七天,這時可以死人,就是這個道理。意識沒有注到氣裡面去,攀緣別的去了,人就死了。所以道家練功到了這個時候要非常小心,「如貓捕鼠,如龍含珠」。貓要抓耗子時,精神非常集中,爪子往前一撲,腦袋一低,脊背一拱,把氣集中了(在武術氣功里有這個姿勢)。傳說龍嘴裡都含個珠子,珠子里有個小龍。這也是精神集中後的形象寫照。結了大丹,意識還是舊的,參照系沒有變化。道家說的那個圓陀陀、光爍爍,是丹母(大丹之母),是先天氣大顯像、先天氣凝聚的表現。道家不了解佛家功夫不同層次的不同表現,只知道圓陀陀、光爍爍、一塵不染是一個獨立的、內在的東西,他們練功看到這個圓陀陀、光爍爍的東西就以為是明心見性了。趙璧塵也好,柳華陽也好,都把這個當做明心見性。柳華陽本來是個和尚,卻不懂佛家功,他想把佛家功、道家功摻和到一塊,摻和了半天,還是道家功,沒有半點佛家功夫。《慧命經》、《金仙證論》寫的都是些道家功夫。(道家功有道家功的訣竅。有些根本真訣不告訴你,你就甭想猜對。不過這個時代不是那個時代了,那個功夫沒法普及,功法再好也沒用。我們研究了這麼多功法後,提出了智能功,也不比他們那些東西差。)道、佛兩家前面有許多功夫是一致的,而到了後面,道家就走結胎,意識到氣裡邊去了,「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結胎之後再去演神、開天門,但演神還是凡人的意識。演神時說是個嬰兒,其實根本就沒個嬰兒。王重陽也說沒個真正的嬰兒,就是意念一動,意識造形出了個嬰兒。演神時出一步回來養著,出兩步回來……為什麼要演神三年,才讓你的神隨便出去?說怕你走錯路。實際上是意識的控制力還不夠,意識和氣的凝聚力還不夠。你的意念和氣一放出去,萬一碰上空間中很厲害的陰陽二電,雷氣、電氣把你的氣衝散了,你就得死。而功夫到這一步,意念還是普通凡人的意念,所以演神之後還要做九年面壁之功來打開意念。因為前面這麼一搞,拿那麼強的氣把凡人的意念固定起來了。常態參照系還沒變,就被包在氣裡面了。氣越練越強,想打掉包在裡面的意念也越來越難。道家練成高功夫後可以幾百年不死(古稱之為仙人),但他們的個人偏見也很厲害。因為舊的參照系沒有改變,凡夫之性沒有改變,還得練九年面壁。可好多人不去面壁。面壁之後的人絕不寫書,也不出來了。為什麼?他說世人不可救,人心不古了。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智能功分析後認為:雖然古代那時各方面功能都很強,但也不是萬能的神和仙,也只是層次更高一點的人。在那個時代古人不可能深刻地揭示出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規律,不懂得我們人怎麼去改造世界,他們見社會風氣不行,以為這是社會意識的總的變化規律,變不了,於是他們便隱藏起來。

清靜模式也可以出現氣的變化,出現周天。像自然周天功,不需要到「脈住」,「念住」之後把元神那兒定住,安靜,對元神做功夫。這叫修上一關,可以自己出現自然周天變化。這個不是道家的。像柳華陽,他不是從虛靜修過來的,而是從煉精氣練過來的,他的功法屬於意識和導引模式的結合。

我們講虛靜模式就不講具體功法,而只是講講它的精神實質與所起的作用。

II、導引模式

導引模式比較簡單。虛靜模式是要安安靜靜呆著,而導引模式和虛靜模式正好相反。它積極主動地用意識來導引形、氣、聲音、呼吸,用意識導引著生命活動發生變化。這種積極主動地運用意識模式能夠發揮意識的主動強化作用,但古人卻把這類方法看成小術或左道旁門,屬於最低層次,認為清靜模式才是最高層次的。我們先不管是什麼層次的,凡是古人有的,我們就給介紹。

一、導引氣機

導引氣機即意識引導著氣的機能(氣的產生、流行、功用)起變化。混元氣理論認為,人的混元氣能夠受意念的引導,意念怎麼動,混元氣就跟著怎麼動。古書上有「元氣者,身中混元之氣,人之根本也」的說法,咱們說的混元氣就是古人說的元氣。一般來說,導引氣機就是導引元氣(混元氣)。導引氣機可以導引人體裡面的氣,也可以導引人體外面的氣。導引氣機可以作為一個功法來用。第一類是把氣服進去之後再進行導引。像過去的服氣法門,如服天氣、服太陽氣、服日月氣、服北鬥氣、服五方氣……實際上都是作為一個單純的功法來用的。第二類是所謂的意念周天,即用意念轉周天,一想氣就跟著轉。這也屬於氣機導引形式,是單純的功法。武術氣功運周天基本都屬於意念周天。以後出現的意氣功就專門用意念轉周天,這樣的周天是通過意念把混元氣集合後轉起來的。另外,意念導引氣機還可以作為其它功法的輔助功法來用。比如,「龍門派」一開始練小丹,子時陽生,腎陽發動。出現性興奮(活子時),會陰一收縮就開始運周天。意念想著從督脈上升,從任脈下降,這種變化不是自然發生的,這本身就是意念導引氣機。龍門正宗對導引罵得最狠,但他們一開始也在用意念導引(我說他們是偷著用),別的功法就可想而知了。(咱們搞氣功科學。對哪個門派都公公正正地評述一番,指出它好在什麼地方,不足是什麼,把它的實質拿出來交給大家。這樣我們對古人的東西就能正確認識了。)還有搞奇經八脈周天和十二經脈周天的,一開始基本上都是意念導引。(如趙璧塵寫的《性命法訣明指》裡面就有奇經八脈周天。)不過意念導引氣機有一套很繁雜的功法。拿意念周天來說,一開始,意念導引任、督二脈周天,一導,通了,感覺任督二脈一轉有熱氣,有了周天感覺。這叫轉法輪。它僅僅是練功的最最基礎的功夫。會轉法輪之後,得通過第二步功法練法輪自轉——你不管它,它自己轉。這時不僅有熱感,還能看到光球(氣丹)。等自己會轉了,那還在軀體上呢,還得把丹光往裡收,叫丹光內斂。丹光內斂後面還有丹光照身、光照天地。現在外面搞搞組揚,說小周天通了,有本事了。其實這僅是意念周天最初的一點兒皮毛功夫,後面的功夫還多著呢!當然你會這樣轉周天后,老轉,轉一年兩年,有些病也能轉好,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的問題。因為那樣轉只是混元氣轉個圈,幫你把意念集中了一下。它走的是皮下,並不是走脈道裡邊。光這麼轉,氣不能入到裡邊去。(所以古人抨擊導引氣機也不是無緣無故的。)但是人家後面還有功夫呢!其實哪一種法門都有一整套東西,它們的過程、路程都不一樣。有的人只看見人家那一點,「哎呀,你這不好!」他不知道人家還有一整套的呢。

將來我們講各家功法的時候,雖然不能點名道姓地講哪一家是什麼什麼樣,但有些具體內容得說一說。比如周天,這麼練的怎麼開始、怎麼搞,那麼練的怎麼開始、怎麼搞,最少得講幾種。同學們不是想要具體方法嗎?別著急,那時方法多得可以把你圍起來,讓你目不暇接。你挑來挑去,還是認為智能功好,還得練智能功。

其實導引氣機是氣機和意念互相導引。意念領著氣走,氣一走就把意念拴住了,意念想跑也跑不了。所以意念導引氣機的時候,實際上氣機也導引了意念,使意念集中了。一開始練小周天,意念導引把氣往小周天路線上聚了聚,聚的這點氣本身對人的生命力影響並不大,關鍵是他在聚氣轉周天的過程中會集中精神了。意念轉周天實際所起的作用是幫助你入靜。現在社會上轉小周天的,有的治好了病,那不是小周天的作用,而是組場的功勞。

二、導引呼吸和聲音

導引呼吸就是用意念來指揮呼吸,使之按照一定的程式運動。呼吸是非常關鍵、重要的生命活動。人一生下來,伴隨著「哇」第一聲哭聲,呼吸就與人作伴了。如果新生兒生下來之後,沒有呼吸,就完了。呼吸和生命是結合到一起的,伴隨著人的一生,人一死,呼吸也就停止了。所以呼吸是很關鍵的。呼吸運動能影響人體裡邊的氣:按照過去講,特定的呼吸能夠影響經脈之氣;另外,呼吸也能夠影響混元氣。相比之下,對混元氣的影響作用更大一些,一吸氣,混元氣就往裡邊合,往裡聚;一呼氣混元氣就往外開,往外散。自然情況下,是這麼影響混元氣。如果主動用意念,一呼氣用意念往回收,那也行。因為呼吸還抗不過意識,意識的主動性更強,力量更大一點。因為通過導引呼吸能夠導致身體里氣的變化,所以古人很多功門都比較重視呼吸。有的功門從一開始練功一直到結大丹之前,都一直在練呼吸(結大丹之後,呼吸停了,不呼吸了)。咱們智能功也不是絕對不練呼吸,到了後面就練呼吸了。我們為什麼一開始不練呼吸呢?捧氣貫頂法加上呼吸不是挺好嗎?練智能功,自然配上呼吸也沒什麼不可以。但身體如果沒有達到放鬆的要求——一吸的時候,呼吸氣還不能往丹田上接;一呼,丹田氣也接不上呼吸氣——這時硬接弄不好會發憋,出毛病。所以智能功一開始練不講究呼吸,只是讓你自然呼吸、周身放鬆。捧氣貫頂法著重解決放鬆的問題,形神庄相當於練意守,到了五元庄開始有呼吸了(發音),而中脈混元不用呼吸就沒法練了。我們智能功不是不練呼吸,只是把呼吸放在了第三個層次才用,這樣可以避免出毛病。在放鬆的基礎上,意念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一說要守住呼吸,能老這麼一開一合而不跑神,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方可練呼吸。平時呼吸本身很自然,而你在身體放鬆不了、意志控制力不夠的情況下用意念導引呼吸,「呼—呼—……下課了、下課了,哎喲,跑神了,錯了,重來……」這樣,呼吸運動不規律,反而造成腦子裡面不規律,腦子亂套了。古人練功,把松靜、意守、呼吸放在一塊搞。1971年郭林提出「三關分度」,但具體怎麼分度並未解決。不過這個提法當時對我影響很大。我們把傳統功法集合起來加以揚棄,在前人基礎上一層一層搞起來。入手不管呼吸,用捧氣貫頂法練松靜,然後用形神庄練意守,到五元庄再慢慢調呼吸。有了前面松靜和意守的基礎,一吸一呼很規律了,就沒弊病了。

導引呼吸再加上發聲就是導引聲音。導引聲音必須和導引呼吸結合在一起。發音有聲腔共振的作用,也有音意的作用,也還有發音口形本身對神經的影響作用、對氣的開合的作用。過去講集中精神要心、眼、口三到。儒家讀書要求眼睛要看著、心裡要想著、嘴裡要念著。其實這也是儒家的一種功夫。現在氣功界把發音法說得很神,什麼這個密音、那個密音,其實就是一個共振作用。有的人把它搞得神秘一點,以它來練周天。像佛家用「南、無、阿、彌、陀、佛,唵、嘛、呢、叭、咪、吽」這十二字來練周天。按十二規程,後面六規是從會陰到尾閭、命門、夾脊、陶道、玉枕這麼上來,對應的六個字是「南、無、阿、彌、陀、佛」;前面和六規相對應的發音就是「唵、嘛、呢、叭、咪、吽」。也有在頭裡面來念「唵、嘛、呢、叭、咪、吽」的,最後以「吽」來開天門。還有意念在肚子裡邊轉圈,當中是「唵」,左邊是「嘛」,前邊是「呢」,右邊是「叭」,後面是「咪」,再從當中以「吽」衝天門。道家開天門有的這麼搞。其實就是意念加上幾個字的發音。有的轉周天十二宮(前三關、後三關,當中上田、中田、下田,加上百會、會陰和體中一個動點),加上一些發音。其實就是發音法加上意念導引,意念導引氣機和意念導引聲音兩個結合到一起了。這屬於導引法門的東西。為什麼說它是小道小術呢?就是因為它見效快,成功難。一開始入手得氣快,真要到高層次就難了。它太繁瑣,後天意識太重,根本就沒有考慮如何打破後天參照系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氣功 的精彩文章:

智能氣功科學精義——意元體的特點B

TAG:智能氣功 |

您可能感興趣

服氣精義論-司馬承禎
好文共賞:太極拳精義述真
孟荀人性論的分歧與精義
《相術》精義之五,道家擇徒識人秘術
醫門傳薪之張西儉脈學精義(4) 分析脈象判斷病機變化
兵法精義: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相術》精義之三,道家擇徒秘術
相學精義:呂純陽相賦全篇!
厚黑精義——不論做任何事都要留有餘地
《相術》精義之四,道家擇徒秘術
《外科精義》中的論三部脈所主證候
《律呂精義》,人類文化史上最早出現的十二平均律數學理論
梵林文化-金剛鈴杵-三寶所依的勝義菩提心的精義
《相術》精義之二,道家收徒之秘術
奇門小六壬六神精義及屬性所主——算卦必懂!
《相法》精義,出自道門收徒之秘術
望文生義:中國文化真的是「道文化」,藏在6個詞語中的養生精義
書含毓秀 評讀《英憲精義》
魯迅:中國人的處世精義(引人深思)
《律呂精義》在音樂史上有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