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城港市供給側改革系列報道之點燃工業發展新引擎

防城港市供給側改革系列報道之點燃工業發展新引擎

入夏後,港城的天氣驟然酷熱起來。但真正熱火朝天的,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那裡車流不息,機器轟鳴,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廣西金川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流水線生產車間,產品下線像正在播放的電影膠片,令人目不暇接。「我們企業有今天的發展,全得益於防城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對這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公司副總經理劉明感慨地說,正是政府全方位的幫扶,讓他們穩步向前,對未來充滿信心。

近年來,市場需求下降、生產成本上升、企業融資困難……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市以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積極應對,淘汰落後產能,調優產業結構,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注重科技創新,激發企業潛能,使工業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現價總產值716.01億元,同比增長25.2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7.38億元,同比增長5.6%(按可比價計算)。

排查「殭屍企業」 淘汰落後產能

現實中,有一種企業長期處於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狀況,它們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這種企業,經濟學家愛德華·凱恩稱之為「殭屍企業」。

去年底以來,我市著手處置「殭屍企業」問題。市工信委聯合市統計局、工商局、地稅局等單位,對全市範圍內非國有「殭屍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市國資委對國企「殭屍企業」全覆蓋排查,目前,該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與此同時,對落後產能堅決予以淘汰,不觸「紅線」。取締鋼鐵行業「地條鋼」生產企業1家,即防城方盛建材有限公司。截至4月底,該公司已落實「四個徹底」的拆除要求,拆除了中頻爐主體設備、變壓器、除塵罩、操作平台和軌道。

考慮到企業原有職工數百人的出路問題,市、區兩級政府有關部門目前正與企業商討升級改造事項,初步確定轉產鑄件項目。

斬斷落後產能的束縛,調優結構贏回市場,這樣的好戲在我市還不斷上演。海洋產業是我市六大產業之首,近年來,我市先後引進一批海洋產業,捷康生物為其中項目之一,項目一期已竣工投產,實現年產5000噸粗製卡拉膠、5000噸精製卡拉膠、3000噸IOT型卡拉膠及5000噸魔芋膠的生產能力。

降低企業成本 打出減負「組合拳」

對生產企業來說,為他們降本增效,就是給企業發放「真金白銀」。我市在這方面的最大業績,莫過於降低企業電力成本。

2016年自治區出台電力直接交易政策後,我市及時抓住降低企業電力成本這股「春風」,通過組織企業申報並全力向自治區層面爭取,先後為金川、金源、廣鋼、方盛、防城港華潤水泥和防城港務集團等6家企業贏得該政策帶來的紅利,6家企業一年共節約電費4269.85萬元。

今年以來,隨著參與廣西電力直接交易條件進一步放寬,我市又組織金川、盛隆和上思華潤水泥等所有符合條件的13家企業申報並通過參與廣西電力市場直接交易,受惠企業比去年增加了7家。

在降低電力成本政策的支持下,今年迄今,這13家企業生產總體較快,相比去年大幅提高,降低電力成本效果顯著。僅金川公司1-5月生產用電約2.4億千瓦時,節約電費支出約1000萬元;生產電解銅21萬噸,同比增長25.8%,實現產值109.5億元,同比增長80.7%,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6個百分點。

好願景趕上了好光景。我市還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融資、科技創新、品牌創建、人才引進等,破解發展難題。

注力科技創新 促進產業提升

澳加糧油在我市4家糧油企業中建成最晚,但科技含量最高,不但設備國際領先,而且兩化融合超前,既可加工生產豆油,又可加工生產菜籽油,獨一無二。

然而,公司行政人事部經理楊宏宇介紹,他們並沒有以此為滿足,公司目前上馬建設一個智能倉儲,投資1億元,區域內全方位用智能機器人碼堆、裝車,明年5月投運。屆時,同等規模廠,減少勞動力100人。

澳加糧油的大膽創新,底氣來自我市的《防城港市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研究》報告。該報告主推以技術升級改造、工藝創新、產學研合作等方式促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我市「十三五」期間的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方向。

市工信委副主任黃如光介紹,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抓好鋼鐵、糧油等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鋼鐵產業重點推進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產業技術升級改造和柳鋼集團向防城港環保減量搬遷等項目建設。糧油產業重點抓好大海糧油鍋爐脫硫、除塵技改,嘉里糧油包裝車間配套技術改造、澳加糧油智能倉儲等一批技改項目的實施。

同時,鼓勵企業開展技改更新改造,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突出創新驅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為主攻方向,加大企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創新型骨幹龍頭企業,培育支撐工業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新動力。

中電防城港公司在2013年實施技改,年節約標煤4萬餘噸的基礎上,目前著手實施節能減排綜合升級改造,完成1、2號機組改造後,每年再節約標煤2萬多噸。

據統計,1-5月全市投資建設的技術改造項目92項,累計完成企業技術改造投資82.97億元,同比增長16.15%,完成年度目標任務253億元的32.94%。

發揮臨港優勢 培育新興產業

我市臨港優勢得天獨厚,發展工業如不乘勢而為,那就是捧著金飯碗去討米了。

近年來,我市不斷謀劃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並敲定重點發展海洋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先進裝備製造業及養生長壽健康產業等6大新興產業。

迄今,6大產業顯山露水,初步形成。

海洋產業:捷康生物形成規模生產能力,海森特海洋工程裝備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

新材料產業:金川銅鎳、盛隆冶金、金源鎳業等冶煉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鋼鐵基地冷軋項目已投產,科元新材料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新能源產業:紅沙核電一期建設2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已建成發電,二期項目3號核島鋼襯裡筒體第二層於4月16日吊裝完成,三層筒體製作完成,-6.07m內外殼基礎澆築完成;防城區55MWP丘嶺山地太陽能光伏併網電站項目已完成外線及開關站建設,於2016年7月開始併網發電。

節能環保產業:中電公司進行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改造、盛隆公司進行餘熱余壓發電、大海糧油利用餘熱進行預處理等技改改造先後完成。

先進裝備製造業:中一重工、中冶實久等一批鋼鐵配套的裝備執照項目相繼投產,以海森特重工為龍頭的海洋工作裝備製造項目也正在快推進。

養生長壽健康產業:已經開發紅石谷漂流、金灘、北侖河等旅遊項目;紅姑娘紅薯成為我市重點開發的養生長壽健康食品;「紅姑娘」紅薯節、東興長壽文化節、紅酒文化節、紅木文化節等特色節慶,集聚形成了養生節慶品牌效應。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

采寫|侯東光

編輯| 時 楠

審核| 劉 華

防城港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防城港城市獵人航拍 的精彩文章:

激動!下半年廣西人可以坐高鐵去香港啦!預計最快4個多小時即可到達
今天,防城港藍顏值爆表啦
防城港市北部灣高級中學2017年9月正式開學!
關於部分媒體對廣西116個鎮入選全國重點鎮不實報道的鄭重聲明
防城港2017年高考進行時 首科考試家長酷熱中等考

TAG:防城港城市獵人航拍 |

您可能感興趣

虛擬技術 現實引擎——聚焦南昌經濟發展新動能系列報道之VR產業
科技創新 引領高質量發展——廣東高質量發展樣本系列報道之一
提升城市發展新高度——北京市西城區踐行「紅牆意識」系列報道之二
聚焦新零售︱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八
酷炫新品ME展發布 新科技落地搶鮮看——環球資源移動電子香港展前期報道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十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三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二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五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六
「台州之行」話發展系列報道十三:東方農業 綠色智慧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九
全國政協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系列報道之四創意產業呼喚創意人才
寧德時代來了,新能源產業集群效應凸顯 深交所打造「新經濟主場」系列報道之四
雙劍合璧!聯合PP體育,體壇傳媒展現專業化世界盃報道新思路
瞄準智能製造 助力高質量發展——廣東高質量發展樣本系列報道之二
上海電視台《廣特播報》報道——蝶柔化妝品風采展播
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又有公開報道,一款引發猜測的裝備或為新技術
上海電視台《廣特播報》報道——優秀展商臻臣化妝品風采展播
新華報業創新玩法:VR全景實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