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創傷輸血最佳方案

創傷輸血最佳方案

傷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失血性休克,此時往往需要大量輸血、輸液。2004年,美國國防部將損傷控制復甦原則寫進了其臨床實踐指南,作為戰場復甦搶救的標準療法。按照這一原則,應早期輸注比例平衡的血液製品(血漿:血小板:紅細胞為1:1:1,這一比例最接近全血)來快速控制出血。然而,人們一直擔心這種含大量血漿的血製品會引發炎症性疾病、多器官衰竭、感染、靜脈血栓栓塞及敗血症。

2013年,前瞻、觀察性、多中心嚴重創傷輸血研究(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Multicenter Major Trauma Transfusion,PROMMTT)證實,臨床醫生常常在患者入院後幾分鐘內按1:1:1或1:1:2給患者輸血,而這大大提高了患者受傷後6小時的存活率。

在此基礎上,PROPPR(Pragmatic,Randomized Optimal Platelet and Plasma Ratios)試驗探討了1:1:1相較於1:1:2比例輸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顯示,兩種比例的輸血在24小時或30天時的死亡率方面無顯著差異,安全性方面也相似,而1:1:1組24小時內止血率更高、失血所致死亡更少。

該研究在美國12家創傷中心納入了680例需要大量輸血的嚴重創傷患者。從事故現場到達醫院後,患者被隨機給予某一比例(1:1:1或1:1:2)的輸血。24小時內,1:1:1組12.7%的患者死亡,另一組為17%;30天時,兩組死亡率分別為22.4%和26.1%,均無統計學差異。在最初的24小時內,1:1:1組因失血過多而導致死亡的患者比例明顯少於1:1:2組(9.2% vs 14.6%,P=0.03)。1:1:1組更多的患者得以止血(86% vs 78%)。安全性方面,儘管1:1:1組輸注的血漿、血小板更多,患者安全卻並未受損,兩組併發症的發生率沒有區別。

考慮到失血致死率的降低和無差別的安全性,PROPPR試驗的研究人員建議臨床醫生使用1:1:1的輸血方案。

參考文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5;313: 471-482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再過2天,就再也見不到你
大腦活動具有「唯一性」,相當於指紋
思考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再進化
自透析和遠程視頻診療,讓患者成為疾病主人
科學家發現預測腎移植後慢性腎損傷的基因組

TAG:生命新知 |

您可能感興趣

重傷女孩急需輸血,事發突然血液未解凍,醫生用身體暖血
創新取血流程——臨床輸血安全「保護傘」
輸血領域新突破!A型血高效變身O型血
A型血秒變O型血!腸道細菌酶有望解決輸血難題
「輸血」不如「造血」
老人輸血會導致腦血栓嗎?
科創板能否成為新造車勢力的輸血器?
A型血並非只能為同血型輸血,細菌酶可助其轉化為通用型供體血
輸血也是「歷劫」!醫生:輸血、獻血注意5點,風險能減半
血型科普:血型分布、血型遺傳、輸血血型
新生兒貧血及輸血
醫生與獻血輸血是否有利益關係?
「血庫」到「血療」,輸血醫學的角色在轉換
血災!輸血當心進口艾滋血,美國賣血產業龐大,多國輸血者感染!
橘貓貧血輸血意義大嗎?貓貧血輸血有意義嗎
產婦急需輸血,為何醫生拒絕讓其同血型的父親和丈夫輸血?
椰子汁給失血過多的病人輸血呢?
7歲男孩患罕見血液疾病,因身體無法造血只能靠輸血活著
鄉村教育,要「輸血」更要「造血」
「熊貓血」女童靠輸血維持生命 三人輪流獻血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