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回歸20周年 香港變化20年

香港回歸20周年 香港變化20年

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一路走來,保持了繁榮穩定。(攝影/于靖園)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劉源隆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這一天,香港重回祖國懷抱。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基本法承諾香港回歸後仍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

「一國兩制」在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彈指一揮間,香港已回歸祖國20年。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一路走來,保持了繁榮穩定。

更加繁榮——經濟之變

GDP——2016年生產總值達2.5萬億元(3200億美元),較1997年累計名義增長81%;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33.9萬元。

財政儲備——財政儲備在2017年3月31日預計近10000億元,較1997年3月底的3707億元增長超過一倍。

外匯儲備——截至2017年2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由1997年12月底的928億美元增至3905億美元。

貿易——2016年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貿易經濟體系。同年,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為75966億元(9787億美元),進口為40084億元(5164億美元),整體出口為35882億元(4623億美元)。

資本——香港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資本市值總額約26萬億元(33300億美元),每日平均總成交金額達600多億元。

就業——2016年總就業人數達380萬人的紀錄高位,較1997年增加約65萬。

這是來自於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一組數據,從數字表面的變化來看,香港回歸後,在祖國大陸的強勢經濟帶動下,確實呈現出一片繁榮。香港經濟不俗的表現也得到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近日發布《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此外,近20年來,香港在多種國際排名中都取得不錯成績,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對本地企業實行稅率低且操作簡單的稅制,對許多進口產品免稅,成就了國際著名的自由港。香港健康的財政狀況、自由的貿易和金融、廉潔的政府、高效的監管等,都受到國際評比機構讚譽青睞。

作為香港回歸20周年的親歷者,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用「不簡單」三個字來評價回歸20年來香港的經濟變化:「香港回歸之後,遭遇了金融風暴、SARS,影響了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後來經濟慢慢恢復,又重新發展起來,這一段過程不簡單。」

超級聯繫人——關係之變

擁抱國家,面向世界,這是香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堅持的原則。香港經濟的不俗表現,與享有的「一國」和「兩制」雙重優勢分不開。

自1985年起,內地就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截至2016年底,內地已審批的外來投資項目中,44.7%與香港有關。來自香港的實際使用金額累計達9137億美元,佔全國總額51.8%。香港也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首要地點:截至2015年,內地在港的直接投資累計達6569億美元,占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59.8%。

香港回歸20年以來,與內地的經濟融合日趨緊密。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促進兩地的經貿合作和發展。2015年,在CEPA框架下籤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基本上實現兩地服務貿易自由化。

香港積极參与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促進和保護投資協議及民航運輸協議等,大力開拓新興市場,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外向型的國際城市之一的地位。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是不少港商的投資內地的首站。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恆,就是其中一位。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內地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開放的時候,而香港工業騰飛勢頭正猛,工人嚴重短缺,工業用地供不應求。看到內地的土地資源和人力成本優勢,李秀恆將幾條勞動密集型生產線,逐漸從香港轉移到深圳。從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資建廠,如今,打工起家的李秀恆發展成為身家百億的香港「鐘錶大王」,生意橫跨運輸、金融、地產等多個產業。

維多利亞港潮起潮落,深圳河的另一邊也時易世變。30年間,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香港和內地的經濟關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李秀恆看來,30年前,香港人投資內地還需教內地人如何做生意,幫內地引技術、做出口;回歸之後,內地逐漸跟上香港的步伐,有競爭有合作;而近幾年,香港更多時候要配合國家所需,內地市場需要什麼,香港企業就提供什麼。

「內地的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兩地經濟關係變化是國家強大的必然結果。」李秀恆說,雖然經濟關係反轉,但對香港而言,機遇不減反增。一方面,香港繼續作為內地聯繫國際市場的橋樑,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另一方面,香港在內地的快速發展中獲取不竭動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感觸非常深。梁振英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過去由於有「一國」之利、「兩制」之便,香港成為「超級聯繫人」,在貿易、資金等方面,香港可以聯繫好國內國外,實現經濟更好發展。

如今,香港的經濟發展再迎新機遇。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都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十三五」規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法律及爭議解決中心的地位,加強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角色。香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不但為香港開拓商機,也能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中西合璧——文化之變

「他們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可他們對中國又是一種很複雜的感情,都覺得要愛國,卻很難有一種休戚與共的感覺,那樣才是命運共同體。」香港作家梁文道如是評論道。

確實,香港文化誕生於東西方文明的近代深度撞擊中,她有著先天身份認同缺失;但是經歷了西化的洗禮和中華文化突圍的抗爭,它的頑強生命力和叛逆性格並行鍛造,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國兩制」政策在香港的實施是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的首創,香港人有著為中華文明崛起而勇於犧牲的精神、富於社會正義感和同情心,這也是香港主流文化傳統。

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和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以粵語歌曲和粵語電影為主要代表的香港產品散播到世界各地,在華人社會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引起了人們對香港文化的重新審視。但是有了商業和大眾化的娛樂仍然被視作「文化沙漠」,文化上的正統仍然與之隔離開來。

儘管沒有北京的長城、羅馬的廢墟、巴黎的藝術,但香港有中西合璧的創新文化,它具有包容不同背景和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多元性,這對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20年發展,香港走出地理意義上的島,成為全球化文明的全息縮影,它包含了更多世界文化基因。

香港回歸20年,香港在祖國的庇佑下,經濟繁榮、社會安寧,但是要想維持住和祖國發展的同步速度,則要認清自己的根與魂,在祖國的帶領下共同繁榮。

就像2009年,由陳德森指導、陳可辛監製的電影《十月圍城》,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出於民族大義,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在祖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香港文化的中西合璧與兼容並蓄,勢必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1997年,香港人目睹維多利亞灣上空日不落帝國的旗幟降下。2017年,香港人莊嚴肅立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迎來中華文明崛起的曙光。香港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航船,再次揚帆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小康網 的精彩文章:

恐襲中國吉駐爾吉斯使館 二男一女從犯判刑
兇惡烏鴉偷東西啄郵遞員 郵局被迫停服務
普京:外國情報部門在俄邊境支持恐怖分子
江宏傑宣布福原愛懷孕!福原愛退役倒計時 揭秘福原愛江宏傑相識相戀過程
科學家發懵:碳排放在減少 二氧化碳卻劇增

TAG:中國小康網 |

您可能感興趣

1980年 夜香港
1945年的香港
2017年香港隨記
歷史香港珍貴影像之1890年—1899年!
經濟蕭條人口暴增 香港1951年6月
歷史香港珍貴老照片之1870年—1889年
香港未來5年每年落成20800個私樓單位
1年關店1009家!香港女鞋巨頭連虧3年
80-90年代香港電影
2018香港春拍回眸
香港賊王季炳雄逃亡17年 被178個國家通緝 2019年將出獄
周恩來與1967年香港「五月風暴」
2018年4月15日香港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古天樂、蔡卓妍、趙薇
溫碧霞,1966年7月30日出生於香港調景嶺,中國香港女演員
2012年曾在香港拍賣720萬元,「青天白日勳章」你知道多少?
海航4000萬港元賣掉香港辦公室,買下14年升值超過4倍
2018年春節必備香港年貨清單收藏
香港回歸20周年 觸動你的21句經典台詞
他是香港珠寶大王,投資18億建會展中心,2016年辭世享年91歲
香港銀幕中的五億探長雷洛,潛逃海外,2010年5月13日客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