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老子》而參悟

閱《老子》而參悟

不跟世界計較,永遠隨緣應世。

常常在想,如果修道,是否就能真正拋開世俗,脫離凡夫這個字眼,而慢慢查閱道教始祖,就讓我從中明白很多,下面把自己這個葫蘆腦瓜得到的一點啟發分享大家......

七情六慾,得失心,有了這些,就慢慢形成了計較,計較一切,計較所有規則,你就已經是凡夫了!!很多人展現的也僅僅是他的執著而已。在明白之前,很多人展現的就是他的執著,毛病跟成見......

(一) 內藏於心---參悟之一。

有句話叫「是花自然香,何必太張揚」。道的智慧在於安,不要去計較得失,要把所有的一切收斂在心裡,在一動一靜之中,安住於一種無我無執的境界,這就是一種超越狀態。不要把自己做了很多事,做得多圓滿,都誇誇奇談,賦之執著。因為這個過程都會過去,而且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臭美什麼?賣弄什麼?應該把一切藏在心裡,活得像鍾一樣,沒有人敲就靜靜的待著,有人敲了再應和。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去做什麼?成功,不張揚,失敗,不氣餒!如果遇上一些不舒服的事,我們改掉,洗掉,沖刷掉......

(二)愚---參悟之二。

古人云,大智若愚。老子就是這樣,不裝不作,不強迫自己,始終這樣簡簡單單的活著。道教里的大成就者都如是。進入修道,有一天你會突然進入一種境界,有了智慧,卻無欲無求,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步入初關,也叫開悟,明心見性。然後把這種無欲無求延續下去,變成你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那麼,你也就不知不覺進入了第二關。等到你能把這種無欲無求的執著也清掃乾淨,那就是大成者,因為你已經達到了無為境界......

老子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他一切都很隨便,不在乎那些易逝的東西,不去思考不值得思考的東西,所以你看不出他的智慧了,這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但是他不在意旁人認為他的愚痴,這是得道者的世界觀。

得道者的《愚》,就像泥土一樣,能生養萬物,也能任人踩踏。

(三)厚德載物---參悟之三。

人該如何處事?老子告訴我們,就像塵埃一樣,飄落大地之上,讓人踩踏,與大地合為一體。簡簡單單,無欲無求,卻擁有智慧。處於最底層,最遭罪的地步,不爭不吵,這樣,就沒有人會想要去傷害你了,也就不會受到傷害了......

得道者就像大地,大地不擇萬物,藏污納垢。大雨來了,它接受洗刷;陽光來了,它接受沐浴;大雪來了,它接受寒冷......,就算牛屎來了,也坦然接受,不卑不吭,毫無怨言。承載著一切物體,轉化成為萬物的營養。得道者亦如是,別人認為不好的東西也能接受,從中悟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紮根淤泥而超越,正如蓮花......

(四)隨緣---參悟之四。

勘破是一種智慧,當你勘破後,另一種境界隨之而來,這就是勘破之後的隨緣。老子就是這樣,不與世界對抗,始終守住心中的一樣東西:大道。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風往哪裡吹,我就往哪裡倒,受點委屈沒什麼,風會停的。。。當我們安住於大道時,要盡量隨順世間法則,不要太在乎一些東西,不要強迫自己做任何事,有什麼條件就做什麼事。要學會少欲知足,滿足於現在時,等自己條件達到,可以做大了,再順應自然法則,一步一步往上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老子也就是這樣,淡淡地,開心地,幸福的生活著。不跟世界計較,永遠隨緣應世,守住「大道」,守住本心,守住真我,心若止水。過著超越常人的一種高境界的生存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匠健身房 的精彩文章:

TAG:健匠健身房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看待《老子》
深度解讀《老子》《莊子》里的妙語
深刻解讀《老子》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老子自白
連載:不無道理(老子解蔽) 李懷乾參悟《老子》十數年心得
連載:不無道理(老子解蔽) 李懷乾參悟《老子》十數年心得!
茶餘飯後話《老子》
盧雁:老子的論證方法——讀《老子》有感
道家臆說‖老子與《老子》(2)
楊涵之楷書欣賞《老子道德經》選抄
經典欣賞——《老子列傳》
書香有約——《老子》
《子美薈》-智慧的老子
從帛書《老子》的角度重新審視老子
《老子的濟世情懷》
《道德經》老子白話淺解
老子為兒子示範教育孫子
老子和《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的啟示
老子他說 老子吃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