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求職面試,需不需要反饋?

求職面試,需不需要反饋?

昨天的文章「內推感悟」中,老農給招聘的同學提了一個建議: 公司盡量及時的給予求職者招聘回饋信息。有同學留言表示不認同,留言如下:

「不太認同招聘過程中對不合適求職者做出答覆的這一要求,畢竟人才儲備也是掛出招聘信息的一個動機,回復拒絕,對於企業來說不太合適,寫出不合適崗位的原因也加大了工作量。一般默認的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合適即不答覆,雙方面子上過得去,條件稍好的會加入到人才儲備庫。倘若直接回復了不合適哪怕是用委婉的方式,也會大大降低將來建立合作的可能性。我覺得求職者不必糾結於應聘後的答覆。合適的話HR一定會主動聯繫你!你優秀到爆更會各種橄欖枝拋來!提升技能才是王道!」

基本觀點是:

1. 招聘信息有時候是為了人才儲備, 對於企業來說,不管是回復或者不回復,都不合適。

2. 給予招聘反饋,會加大招人的工作量。

對於招聘信息只是為人才做儲備:

老農基本上是不認同的,對於真心想換工作的同學來說,求職是一個時效非常強的行為,往往周期也就在2-3個月內。等公司急需要招人的時候,所謂的儲備人才往往已經找到了工作,這個時候候選人不會輕易的再做出跳槽的決定(跳槽的成本不小),此時人才儲備一說已經沒有意義。再者,對於不是真心的招人行為,大家往往是反感的,因為大家會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準備,這無疑會消耗大家的時間和精力。最壞的情況,明明候選人很優秀,但是投遞了簡歷卻沒有任何的反饋(招聘信息只是人才儲備),那麼候選人會做何感想,他們身邊的其他朋友會怎麼想?這個時候,大家往往會覺得要麼公司太高傲,要麼會覺得公司不靠譜。

對於反饋會加大招人的工作量:

老農同意這個觀點,確實反饋會加大招人的工作量,特別是在一對一的時候。

對於求職者,希望反饋結果嗎?這個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簡歷篩選失敗,原因可能是: 學歷/學校不符合要求; 工作年限不符合要求; 行業背景不符合要求; 年齡不符合要求; 跳槽太頻繁不符合要求......等等。 往往這些是硬性篩選條件(現在公司的招聘要求太多, 求職者很難篩選出哪些是硬性篩選條件), 這個時候如果求職者能知道具體被篩選掉的原因, 至少可以幫助大家在以後的求職中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跳槽太頻繁...

招聘行為是公司對外的一個窗口行為, 即使對外的受眾只是求職者, 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大家形成深刻的映像。經常聽到有同學說,某某公司不靠譜,細問之下獲知: 有時候公司HR打電話態度傲慢,對很多情況一問三不知,愛理不理; 有時候面試官不尊重候選人,隨意調整求職者時間,不予通知等等。各種情況不勝枚舉, 最終導致求職者受了委屈,也導致了公司在圈子當中形成了不靠譜的口碑。

公司有公司的難處,求職者也有求職者的難處,如果大家能夠有更多的同理心是不是可以更好呢?

此時此刻,內推圈可以做什麼呢?作為公司和求職者的橋樑, 內推圈願意做好中間人的角色:

1. 公司可以把求職者的反饋統一給內推圈的同學,不用公司再一對一的去告訴求職者,相信這樣可以節省招人同學的時間。

2. 對於求職的同學, 可以加內推圈的微信獲取公司反饋信息(前提是公司已經告知的情況下); 即使公司沒有給反饋,內推圈有對接相應公司的經驗,往往也能給求職者分析和總結可能的結果。

歡迎大家積極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有高質量內推職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IT內推圈 的精彩文章:

TAG:成都IT內推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分手,需不需要體面?
我們需不需要儀式感?
請問需不需要打骨折!
練書法需不需要臨帖?
臨床疑問:碘造影前,究竟需不需要做皮試?
你到底需不需要健身補劑?
分手 需不需要儀式?
你到底需不需要去角質?
樹需不需要睡覺?
關注,就是不管你需不需要,我一直都在
戀愛需不需要技巧?
我需不需要做牙齒正畸?
嘴唇需不需要防晒?
痔瘡需不需要手術?你需要了解痔的本質
鞋櫃下面究竟需不需要留空?不要等裝修完才後悔
古琴,需不需要考級?
手機到底需不需要貼膜?
在監獄裡面吃的都是什麼呢?需不需要交伙食費?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益生菌,需不需要補充?
防晒霜到底需不需要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