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錢志亮:處理衝突有能力,大家都會喜歡你

錢志亮:處理衝突有能力,大家都會喜歡你

上周的文章為大家分析了自我效能

本篇文章繼續大家分享社會適應能力中的處理衝突

李某,上小學一年級第一周被請了兩次家長,都是因為與小朋友衝突,其父母說他自小脾氣就大,等不得,稍不順就急;幾句話沒說完就大聲吵吵,似獅子老虎般咆哮,要不就動手打人,在幼兒園時三天兩頭就會把別的小朋友打哭,曾多次把別人的鼻子打出血;最後老師不得不採取「一下課就到老師辦公室報到」的方法,限制其課間的自由活動,班上從來不會有小朋友去主動與他交往,他成了典型的「邊緣兒」。

所謂衝突是指在有關個體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觀念、言論或行為上的對立或對抗,是一種在滿足個體需要過程中遇到挫折或阻力時而發生的應激表現。

衝突是幼兒階段交往活動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衝突與幼兒的成長相伴隨,是幼兒的交往能力之一。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提供支持和條件,讓幼兒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應對衝突的策略和方式。培養幼兒化解衝突的技巧,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表明,兒童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學習暴力行為,如果不進行調解訓練的話,其暴力性傾向會逐步加強而難以改變。因此調解及干預程序應當及早開始。

當遇到兒童自身無法解決的衝突、矛盾時,要教會兒童向成人請教,或教師利用角色扮演、移情訓練、價值澄清等方法,開展故事講述、情景表演、談話活動等,組織兒童積极參与學習、觀察、討論,為兒童提供正確的榜樣示範。

要學會尊重孩子,傾聽爭執者的訴說;移情訓練減少幼兒的攻擊行為;群體壓力化解幼兒爭執;藉助文學作品培養正確交往技能等策略化解幼兒同伴間的爭執,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社會性交往能力。

當兒童學會和自覺使用非攻擊性的方式,如輪流、等待、謙讓、分享、合作等,就會有效的解決衝突,減少和避免衝突行為的發生和發展,從而使得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更加健康、和諧。

當幼兒掌握並運用了處理爭執問題的能力,就促進了幼兒「去自我中心化",形成了良好的同伴關係並獲得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有利於幼兒形成自尊、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和心智的發展。

幼兒園中引起幼兒衝突的現象主要有:爭搶(玩具,角色,凳子)、不小心影響別人、受到妨礙(批評)、規則之爭、打著玩等。對幼兒同伴衝突的背後進行深層剖析,發現其成因有的是語言表達和動作能力發展的不同步,有的不肯和不會分享,有的不會使用禮貌用語,有的缺乏解決挫折問題的策略,有的本身有較強的攻擊性行為。

那麼應當怎樣做好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衝突處理能力的培養呢?

1

尊重兒童,積極預防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愛默生曾說過:「教育最大的成功在於尊重孩子!」因為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有愉快的溝通。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會展現出更多的潛能;同時,孩子也會依照成人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人和世界,不被尊重的孩子往往很難學會尊重他人。

大班幼兒經過兩年的同伴交往,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雖不是很強,但也有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每做一件事,都有其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因此作為教師,要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孩子宣洩心中積鬱的情感,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

加強教師干預引導,傳授相關技巧

教師干預是衝突解決的關鍵。通過教師的干預,使幼兒對衝突事件進行重新整理、分析和理解,並根據教師的提示或指引,再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找到令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衝突的方法和途徑。

在幼兒中心階段,教師可以協助幼兒建立衝突協調模板和引導幼兒使用同伴協調等方法,進行衝突問題的處理。

3

認識衝突的意義,成人建立三原則

人們常以負面的眼光看待「衝突」,他們不太知道「衝突」其實有其積極正面的意義;在許多方面,衝突是幼兒成長必經的歷程。從長期觀察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

幼兒與人爭吵,常是幼兒大聲對外界說「不」,常是幼兒「自我主張」的開始;

幼兒與人「爭搶」玩具,或打人或被打,是為了「自我主張」,也是為了「自我保護」;

幼兒從一次次衝突中,一次次練習「人際關係」的規則與技巧。

平時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作為成人應該就孩子們的衝突把握好三個原則:

第一,盡量不干涉孩子們的衝突世界。孩子們的世界就是這麼簡單,孩子們的遊戲有著屬於孩子的規律。讓他們在衝突處理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問題解決中不斷成長。

第二,針對幼兒一日活動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孩子打打鬧鬧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的孩子相對內向,處境往往比較被動;有的孩子會講道理,對衝突能起到緩和作用;而也有個別孩子從小深受家人溺愛,有一定攻擊性。

有時,孩子間的衝突也會「升級」。這時大人就不得不干涉了。首先要了解情況;其次具體分析;最後給孩子講道理。最不可取的是父母為了面子,不由分說拉來孩子或批評或打罵。這樣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也會破壞大家的好心情。

第三,生活中言行的榜樣教育。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有較大的影響力。有的家長平時不注意,在外「做一套」,在家「說一套」,當衝突發生時,礙於面子表現得相當得體,孩子聽了也明理。但一回到家裡,或會因為自己孩子表現不佳而「秋後算賬」

如果父母前後言行不一致,就容易讓孩子混淆是非,從而缺失正確的判斷力。

4

教孩子學會如何與人交往

愛孩子,就應該讓其明事理,讓他學會如何與別人交往。所以,無論是日常的正確導向教育,還是家長的榜樣作用都很重要。其實,只要我們變換一下角色,就可以把衝突變成孩子學習為人處世的絕好機會,讓他們通過解決衝突獲得成長。

與和成人交往相比,孩子們與同伴交往的時候,更有機會看到別人的視角,了解彼此之間觀點的差異,進而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理解別人的感受。他由此學到的不僅是一種解決衝突的積極方式,還有一種公正、負責、關懷他人的態度。在這個基礎上做出的決定,常常能顧及別人的利益和感受。

插畫:在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志亮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錢志亮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人嗎?
大家都曖昧成了癮 誰還會在乎別人是不是真的愛你
說話說得好,能讓大家都開心,也能加深大家對你的印象,無論是在工作還是愛情中都是加分項
感謝有你防彈少年團,帶給大家正能量,你們喜歡這些小夥子嗎?
景甜是一個積極努力,善良的好女孩,希望大家能支持她!
它有超強抗氧化能力,可惜大家都把它當垃圾扔了,女醫生最愛吃它
聚會大家都穿裙子,憑什麼你能贏?
大家叫他「傻根」,但面對婚姻變故時,他卻處理得比大多數聰明人都好
成龍傳遞冬奧會火炬意氣風發,接力他的也是個熟面孔,大家還記得嗎
大家好,我是熊小能
大家都喜歡喝茶嗎?不喜歡的看過來,你會愛上它的
三道家常素菜,做法不難,關鍵是好吃,大家都喜歡
大家請警惕!若是你的手機開啟了這些功能,有可能導致你傾家蕩產
龍珠超:力量大會結束後,各個宇宙的大家都過得怎麼樣呢?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音樂分類,好讓大家都能聽得懂
吳孟達做配角做了好久,盤點下他的影視劇,希望大家會喜歡!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我不會處處忍讓,但也會適時包容
李誕再俗,大家還是很喜歡他
大家都這麼喜歡吳磊,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卡塔庫里可能是大媽團最強戰力,大家絕對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