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國醫大師路志正驗案:治癒13年頑固頭痛,妙用蟲葯,配伍精妙

國醫大師路志正驗案:治癒13年頑固頭痛,妙用蟲葯,配伍精妙

國醫大師路志正驗案:治癒13年頑固頭痛,妙用蟲葯,配伍精妙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高尚社

驗案欣賞

患者:男,43歲。5月20日初診。頭痛歷時十三載,4年以來病情加重。每日晨起七時發作,自頸項上行過巔頂至前額發脹疼痛,頸項活動受限,至夜間九時雖不服藥痛亦自止。

平素喜靜,視物不清,神疲體倦,納差,少腹寒冷,腰酸背痛,夜寐多夢易醒。曾經多法治療罔效,舌質淡,脈虛弱無力。

《素問·五臟生成篇》曰:「頭痛巔疾,上虛下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綜觀脈症,本病當責之脾腎陽虛。擬投溫陽通絡飲,圖治其本。


方用:太子參、炙黃芪、熟地黃各15g,炒白朮、菟絲子、淮山藥、當歸各12g,川芎9g,川附片6g(先煎),細辛3g,蜈蚣3條。每日1劑,水煎服。

5劑葯後巔頂疼痛緩解,余症如故。


上方加丹參15g、僵蠶9g,再進5劑。其後又經4次診治,諸症減輕,療效滿意。

宗上方略有加減,調治兩月,頭痛病疾得愈。

國醫大師路志正驗案:治癒13年頑固頭痛,妙用蟲葯,配伍精妙


大師心法

觀其脈證,不難看出,本驗案主要病機為脾腎陽虛,寒凝血滯,脈絡不通所致,治宜溫陽通絡,溫腎健脾,活血化瘀,故路老在方中採用了以下諸法。

1健脾益氣,甘溫助陽

脾胃如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陽不足,統血無力,氣虛氣滯,血行不暢,腦絡瘀阻,不通則痛。

治宜健脾益氣,甘溫助陽以治其本,故路老在方中首先選用了太子參、炙黃芪、白朮三味藥物。

  • 太子參味甘苦性平歸經脾肺,可補脾益肺,生津養陰;

  • 炙黃芪味甘性溫歸經脾肺,本品味輕氣浮,能益脾補肺,振奮元陽,健中州,升清陽,補肺氣,行血脈,布精微,養臟腑,通血液,為補氣昇陽之良品。

  •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經脾胃,本品甘緩苦燥,質潤氣香,能緩胃消谷、健脾胃、運精微、升清陽、補氣血、養心神、長肌肉,為健脾補氣之要葯。

三味相伍,共奏健脾益氣,甘溫助陽之功。脾氣健,中陽足,氣血暢,腦絡通,其痛自止。

2溫壯腎陽,煦脈通絡

腎寓元陽,有溫煦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能。腎陽不足,脾失溫煦,以致脾腎陽虛,陽氣不能上達清竅,腦絡氣血不暢,因而頭痛綿綿。


《靈樞·衛氣行》有:「平旦陰盡,陽氣處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由於脾腎陽虛,陽氣雖能應時運行,而濁陰蒙蔽,上注無力,故晨起頭痛較重。而陽氣白晝行於外而夜間入於陰,至夜陽入於陰,陽能制陰故至夜間九時雖不服藥痛亦自止。

治宜溫腎壯陽,通絡止痛。故路老在方中配用了附片、菟絲子、細辛三味藥物。

  • 附片味辛甘火熱歸經心、脾、腎,本品氣味俱厚,其性善走,即可回陽退陰,徹內徹外,內溫臟腑骨髓,外暖筋肉肌膚,上益心脾陽氣,下補命門真火,能追復散失之亡陽,峻補不足之元陽;又可補命門益先天之火以暖脾土,壯元陽助五臟陽氣以散寒凝,通陽散結,祛寒止痛。

  • 菟絲子味甘辛微溫歸經肝、腎,本品能補肝腎、助陽道、益精髓,為平補肝腎之要葯。

  • 細辛味辛性溫歸經肺、肝、腎,本品辛香濃烈,可上行,亦可橫走,善開通結氣,宣散郁滯。既可祛風邪、泄肺氣、散寒邪、通鼻竅,又可上透巔頂,旁達百骸,散風邪、祛寒凝無處不到,宣絡脈、通百節無微不至。

三味相伍,共奏溫壯腎陽,煦脈散寒,通絡止痛之功,腎陽復,寒邪去,絡脈通,氣血暢,其痛自消。

3陰中求陽,養血和營

《內經》:「氣歸精,精化為氣。」根據精氣互根理論,陽虛者陰液不足。陰血虧虛,腦絡不能得以濡養,或血虛血滯,均可致陽氣不宣,氣血失和,腦絡絀急而痛。

故治宜活血養血,滋陰和營,陰中求陽。所以在方中又配伍了當歸、熟地黃、山藥這三味藥物。

  • 當歸味甘辛微苦性溫歸經肝、心、脾,本品氣輕味濃,辛散通行,能走能守,可補可破,入心經可生陰化陽,養血活血;入脾經可布散精微,化生補血;入肝經可養血調肝、散瘀行滯、和血緩急,通絡止痛。

  • 熟地黃味甘微苦性微溫,本品質潤滋膩,其性緩和,守而不走,一則養五臟、化陰血、調肝氣、養心血,為血中之血葯,補血通脈之佳品;二則補腎生精,封填腦髓,為補胃健腦之要葯。

  • 山藥味甘性平歸經肺、脾、腎,本品甘平和緩,不燥不膩,一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二可益氣養陰,填精補髓;三可潤肺生津,固精強陰。

三葯相伍,共奏健脾潤肺,固腎填精,強陰益髓,滋陰化陽之功。陰虛陽復,氣暢血和,腦絡得濡,其痛自除。

4蟲蟻逐瘀,搜風通絡

中醫認為,久病入絡,名醫葉天士《臨證指南》謂:


「如陽虛濁邪阻塞,氣血瘀閉而為頭痛者,用蟲蟻搜逐血絡,宣通陽氣。」

故在方中又配伍了蜈蚣、川芎這兩味藥物。

  • 蜈蚣味辛性溫歸經入肝,本品辛溫燥烈,走竄性猛,行表達里,無所不至,能搜風熄風,散瘀行滯、開痰散結,為熄風止痙,通絡活絡要葯。

  • 川芎味辛性溫歸經肝膽,本品溫通走竄,味清氣雄,走而不守,上行頭目,旁達肌膚,性最疏通,善行血中之氣滯,通行十二經脈。一則可開鬱結、行氣血、疏肝鬱、調氣機;二則可散寒濕、祛風氣、解頭風、療頭痛;三則可破瘀蓄、通血脈、散結氣、消瘀腫、止疼痛。

二味相伍,共奏活血逐瘀,通經活絡,搜風止痛之功。瘀去絡通,風熄痙止,血脈和暢,腦絡清利,其痛自愈。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路老調治此證,辨證診察入微,立法縝密嚴謹,配伍精妙絕倫,組方渾然天成。溫陽之中寓存陰之意,滋陰之際含求陽之功;靜補之中有通經之能,走竄之中現動補之風。全方正邪兼顧,陰陽相濟,動靜結合,用藥肯綮,力專效宏。葯僅5劑,病勢已衰減大半,效不更方,守方調理二月,使長達十三載之沉痾痼疾霍然而愈。路老妙手回春之術,令人嘆為觀止。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咳嗽老不好?「中成藥」+「食療」,名字相似效不同,教你選對葯
牛羊肉、骨頭湯能治病?在蒙醫里都是良藥,蒙醫飲食養生療法
國醫大師金世元對「地黃丸」系列(中成藥)的獨到見解二
「金元四大家」學派各異,對咳嗽證治方葯的論述總結二:四家異同
夏天這些瓜類可以入葯,吃對了防病、養生,還能治小病

TAG:神黃中醫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國醫大師朱良春:妙用經方療腎疾
中藥絕學:川芎一味,國醫大師妙用化神奇!
國醫古方養生:救偏卻病,妙用膏方治未病!
偽裝大師的角,千姿百態,各具妙用
楞嚴咒的6大妙用!
生活小妙招:牛奶的妙用
大米的3個妙用,抓一把放枕頭下,治失眠堪比「安眠藥」!
妙用山藥治胃病
醋的10個烹調妙用,堪稱調料界隱藏的養生大師
孫思邈妙用大蒜治痢疾
國醫大師鄧鐵濤經驗:黃芪之妙用
生活小妙招:小蘇打清除污漬的7種妙用方法,你掌握了幾個?
醋有10個烹調妙用,堪稱調料界隱藏的「養生大師」
夏日風油精的妙用13種妙用及注意事項
楞嚴咒的六大妙用!
西紅柿的妙用,幫助護膚
印光大師:《金剛經》的妙用
小小艾葉用處多,教你妙用艾葉巧治5種病!
白酒的九大妙用!
妙用和田玉小獨籽,那雕花戒指很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