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摺扇看文創產業

從摺扇看文創產業

摺扇,初名腰扇,濫觴於漢末,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晉代,腰扇又稱為疊扇,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器具。摺扇的起源已爭執多年,但無論是它是源於漢代,東晉,亦或是從日本,高麗傳入的舶來品,千年的變遷,不變的是人們對於摺扇的喜愛。

從電扇到空調,摺扇早已不再是一種驅暑的器具,而是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象徵,一種身份,品味的代表,變成了現代人外出社交,展示的一張無聲的名片。

傳統·現代

「現在還在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摺扇的商家不多了。」來自雲映像文創中心的陳女士是這樣告訴我的:「我們的摺扇全部採用的是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以一尺十五襇宣裱扇面為例述說。宣裱扇面採用安徽宣州產的上等宣紙為面紙,以桑樹皮紙為內襯,裱好的扇面平正牢韌、久用不裂、素潔大方,優於引筆。扇骨採用小葉紫檀,禮盒選用上等龍紋絲綢錦盒。在大眾可接受的價格範圍內選用最好的材料進行製作。」

文化創意產品在我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雖然還沒有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形成專業的產業鏈,但我們的國畫,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我們進行「創意產業」製造「眼球經濟」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善於利用,用更多新興的工藝,方式,讓中國傳統文化在新世紀中迸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扇子拿在手中有種剛剛好的重量感,打開正面,名家的畫作躍然紙上,細微之處依舊清晰可見。據陳女士講述,該扇面上的畫作為中國當代著名畫家、華聯印刷文創中心藝術顧問馮倩女士之畫作。扇面為機宣紙印刷,傳統工藝純手工對裱。大邊選用雞翅木手工磨製,水磨絲竹扇骨,一尺十五方規格,樸素內斂而不失尊貴。古有云:「凈君掃浮沉,涼友招清風」。將扇子翻轉至背面,宣紙扇面灑金留白,便於名家題字書寫,提升摺扇的文化底蘊,將摺扇從一件器物轉化為一件收藏品。

採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是因為我們尊重傳統,想讓年輕人更多的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扇面選取名家畫作我們採用數碼噴印這種現代的方式,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我們的文創產品。這就是我們做文創的初衷--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深層次的中國傳統文化。陳女士如是說。

時尚·古韻

讓那些曾經輝煌,但現在鮮為人知的物件兒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芒;讓古香古色的傳統文化變換一種方式和樣子,繼續傳承下去,是文創的精神和意義。

劍玉(劍球、Kendama)一種起源於11世紀法國的傳統日本遊戲,國內玩家不多,可鍛煉手、眼、腦、身體協調能力,適用於6至66歲的全家性娛樂玩具。在日本每年都會舉辦劍玉世界盃比賽(KENDAMA WORLD CUP)參賽選手來自全球,進行2天的比賽,選手將有180秒在台上進行對決定,根據參賽者的動作難度,進行打分。總分最高者為獲勝,獎金高達近10萬人民幣。

雲映像文創中心將這一遊戲進行再包裝,賦予它鮮艷的顏色,更中國化的名字(再接再厲),讓中國的青少年們更多的時間可以走到戶外,不再沉迷於手機和電子設備中。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接觸更多的朋友,感受不同的文化。

兒童節推出的神獸系列更是受到了廣大小朋友及家長的認可。雲映像選取《清宮獸譜》中的六隻神獸,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色彩的豐富,形象的萌化,並製成現代人喜歡的物品,如抱枕,奇趣蛋,胸針,徽章,親子文化衫等。讓中國的傳統神獸不再嚇人,讓傳統文化以一種更易接受的方式走進大眾的視野。

希望時尚與古韻並存的雲映像文創中心能做出更多的文創精品,讓大眾用現代的生活方式感受傳統文化。

Image In The Air

讓思想再飛一會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映像 的精彩文章:

TAG:雲映像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創產業的商業邏輯
大文創時代,如何把握好「文創+」產業?
牛文文:迎接產業創新的未來
文娛鏈-打造文創產業生態圈,讓原創更具價值!
用房地產套路,干不好文創產業園——第二屆中國文創產業大會召開
影視文化與創意產業
中影文創:共商影視文創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機遇
華夏幸福打造影視產業集群,構建文創全產業鏈生態平台
【產業動態秀】文創產品亮點紛呈 文旅融合不斷延展
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意
以生肖陶藝為媒 石灣打造陶文化創新創意產業鏈條
投資北文時代,優客工場再做文創產業布局
徐井宏: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文創產業進化
大家說:文旅產業與區塊鏈
文化產業成為萬達支柱產業
面向B端漫畫平台提供原創作品、影動文創深耕漫畫產業鏈上游
濟南文創伴手禮產業悄然興起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合鯨資本霍中彥:文創產業不創新就失敗
創新理念引領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千鋒教育向華為榜樣看齊 引領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