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關公面前耍大刀。

此話一個意思是關公大刀耍得好;二個意思則在於,大刀是很難耍好的。

崇禎皇帝時候,考武狀元,比到最後,僅有王來聘、徐彥琦兩人能舞百斤重的大刀。後來前者被欽點為武狀元。

因此,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石亨,善舞大刀,也就成了件很牛逼的事。

《明史》記載,石亨「生有異狀,方面偉軀,美髯及膝……善騎射,能用大刀,每戰輒摧破」。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儘管石亨是繼承了父親的官,說白了是個武職二代,但他絕非那種走狗鬥雞、欺負良家婦女的衙內們可比。在明朝與蒙古激烈對抗的年代,石亨儘管起點比一般的士兵高,卻也是一刀一刀砍出來的功名。

除了軍功,他還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見並被皇帝採納。可以說,石亨是個文武雙全的將領。

到了土木堡之變以前,他累功都督同知,名揚塞外。據《明史》記載,「是時,邊將智勇者推楊洪,其次則亨。亨雖偏將,中朝倚之如大帥,故亨亦儘力。」也就是說,當時的邊將,論智勇雙全,他可以排第二。雖然是副職,但朝廷及大臣們,都覺得他是大帥之材。受到重視的石亨,自然也更加盡心為國。

正統十四年秋,也先入寇大同,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戰死,石亨單騎逃回北京。被降職,令其自行募兵效力。

北京保衛戰時,他受于謙重託,守最重要的德勝門。誘敵深入,殺傷眾多。又轉戰其它地方,支援戰友,最終打敗瓦剌,取得勝利。「論功,亨為多,進侯」。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土木堡之變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拜將封侯,光宗耀祖。關鍵是,於大明,有再造之功。

若在景泰年間,石亨便戰死或病亡,則其無疑可歸入大明名將之列,流芳百世,受到後人景仰。

然而,他沒死。權力異變了他,他需要更多權力。

景泰帝病重,石亨與太監曹吉祥、大臣徐有貞等人陰謀迎立英宗複位。朱祁鎮復辟之後,「以亨首功,進爵忠國公。眷顧特異,言無不從。其弟侄家人冒功錦衣者五十餘人,部曲親故竄名『奪門』籍得官者四千餘人」。

這都算了,可以說是他應得的。但他既奪門有功,有一個坎便橫在他面前——于謙怎麼辦?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于謙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用徐有貞的話說,不殺于謙,奪門便師出無名。石亨知道,若想更上層樓,只得搬掉于謙這塊石頭。而且,當年他為感激于謙的知遇之恩,想推薦于謙的子弟出來做官,卻被于謙訓斥家國不分,將公器私授。好心變成驢肝肺,從此恨上了于謙。此時有機會,難道不報復?

于謙被殺之後,石亨步入人生頂峰。

在皇帝極度寵信加持之下,無數想要升職之人踏破他家門檻。他數興大獄,打擊異己,無往不利。家養猛士,居心叵測。

我們知道,如日中天者,都面臨春光不再之命運。不同之處有於,有些人替自己留了後路,緩緩下落,安全著地。而有些人,則太過於囂張跋扈,自認能夠長盛不衰。結果,其興也勃,其亡也忽,被一擼到底,搭上自己的命不說,禍及子孫親朋。

明朝大將保衛京城 本該青史留名 不料一念之差 最終遺臭萬年

(于謙與石亨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收網時刻一到,英宗也不含糊。石亨被抓下獄,《明史》中特別說明,「廷臣皆言不可輕宥」。想當初,這些人里,多少是點頭哈腰求自己提拔啊,如今卻都落井下石。石亨未久病死獄中,家產被抄沒。

保衛大明,本可名垂青史;害死於謙,最終遺臭萬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選妃子 權臣先享用 如此囂張後果如何?
國寶級明朝狀元試卷兩次被偷,偷竊者竟都是內鬼
七十多歲一品大員看上漂亮寡婦 寡婦做了一個動作
日本「段子手」,不留情嘲諷維新元老,對伊藤博文還算給面子
天降災禍 異象連連 明英宗為何還要御駕親征?

TAG:凡人摸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本可青史留名,誰承想「大難不死」後,卻遺臭萬年
這對父子名氣不大,所做的事情影響深遠,終青史留名!
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娶寡婦的皇帝,青史留名,萬民稱頌
晚清神童,康有為為之傾倒,太平天國一女將因之青史留名
本是死敵,歸降後卻大放光彩,君臣都青史留名!
榜眼有兩個後代,一個青史留名,一個遺臭萬年
傳承千年,大理石青史留名;畫意成屏,古今藏家一見傾心
這個皇帝夾在兩個千古一帝之間,明明不作為,為何還能青史留名?
唐朝最差勁的詩人,趨炎附勢還「因詩殺人」,卻風光無限青史留名
這位宋將青史留名卻鮮為人知 親手困死金國皇帝 一雪靖康之恥
為元朝殉國也許不值得,但一些女人們做了,且青史留名
心存感恩 青史留名
歷史上對此人相貌記載就兩個字,道盡其丑,卻靠一樣東西青史留名
他殺死愛妾和上萬婦孺作軍糧,只因誓死保衛一城而青史留名
古代三個名副其實的「摳門王」,最後一位還因摳門而青史留名!
岳飛冤死,一個小人物為其報仇,從此青史留名,後世為其建祠紀念
歷史上的「八大丑女」究竟有多醜?丑到青史留名了?
桓溫北伐——青史留名芳百世,卻是半和一秀才
這個太監侍奉四朝皇帝,死後不僅青史留名,還被授予皇帝封號
古代青史留名的五個大人物,其實都曾背叛過自己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