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撓耳朵,噁心嘔吐要當心,不要猶豫趕快去檢查 否則?
看到孩子最近經常撓耳朵,看電視把音量調大,噁心,想嘔吐。家長要重視起來,去醫院看看寶寶會不會得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常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與上呼吸道感染的季節性發病規律類似,多發於冬季,春秋季頻發,夏季少發。75%以上的兒童在3歲前至少患過一次急性中耳炎,50%的兒童一生中至少3次急性中耳炎發作,93%的兒童7歲的時候至少已患過一次中耳炎。30%的人會反覆發作,發病高峰年齡主要在2歲以內、及學齡前期。
兒童急性中耳炎發作高峰,第一高峰是6~11月齡之間,第二高峰在4~5歲之間。有研究顯示:急性中耳炎後分泌性中耳炎平均持續時間40天。由於兒童年幼,不會描述,常不引起家長注意,兒童哭鬧,家長帶患兒去兒科就診,有時也被兒科醫師忽略,延誤診斷,延誤治療。童年期的中耳炎會在鼓膜和中耳遺留下難以處理的改變,對兒童以後的聽力、言語和智力的發育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預防兒童聽力損失非常重要。
發病原因
小兒的咽鼓管較短,寬而直,呈水平位置,外加小兒的自身抵抗力較差,極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導致鼻腔分泌物增多或者吐奶、咳嗽或擤鼻用力過大導致咽鼓管粘膜充血腫脹,纖毛運動障礙,細菌很容易到達中耳,引發急性中耳炎;在不潔的水中游泳、跳水,不恰當的鼻腔沖洗等致病菌也會循著咽鼓管侵犯中耳;如果挖耳不當,不小心將外耳道粘膜或鼓膜破壞後,引發細菌感染,也可能會蔓延到中耳腔,從而引發中耳炎。
孩子感冒後,應警惕中耳炎的出現。發生感冒後要及時治療,避免用力擤鼻等動作;另一方面要留意孩子有無耳痛、聽力下降等情況,尤其是嬰幼兒不能語言表達時,有類似現象要及時至醫院就診、檢查。由於治療的延誤或不恰當,將會導致病情的發展和加重,有時甚至會導致聽力的永久損害。
表現
兒童患急性中耳炎後常常發熱,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滲出,甚至膿性分泌物,可刺激鼓膜,造成耳朵疼痛難忍,較小的幼兒不會訴說耳痛、耳鳴等癥狀,常表現為搔耳、揉搓耳、搖頭、哭鬧不安,常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患急性中耳炎後應及時給孩子應用抗生素,耳朵里可滴酚甘油滴耳液,這種藥水有消炎、消腫、止痛作用。鼻腔里滴低濃度的氯麻滴鼻液,可使咽鼓管通暢。
注意
定期進行聽力篩查:兒童聽力篩查的年齡為0~6歲,其中6、12、24和36月齡為聽力篩查的重點年齡。
正確的哺乳及餵奶,防止嗆奶。嬰兒溢奶時應當及時、輕柔清理。
不要自行清潔外耳道,避免損傷。
洗澡或游泳時防止嗆水和耳進水,佩戴鼻夾和耳塞。
遠離強聲或持續的雜訊環境,避免使用耳機。
耳毒性藥物致聾家族史者,應當主動告知醫生。
避免頭部外傷和外耳道異物。
強鍛煉,提高體質,減少感染性疾病,患腮腺炎、腦膜炎等疾病,應當注意其聽力變化。


※你還敢這樣吃楊梅?24歲男子腸子被割破!
※大便帶血要警惕了,可能是癌變的信號,四步幫你診斷
※凌晨兩點孩子高燒39度不退,我要打車去醫院,老公的話把我氣暈
※有這3個癥狀趕緊治療別猶豫,腦梗死可能已經在路上
※二胎剖腹產生男孩,產房外卻只有女兒等在門口,媽媽眼眶紅了
TAG:健康百分百 |
※判斷男人愛不愛你,不要用耳朵聽,要用心去感受!
※男人愛不愛你,不要用耳朵去聽,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看人,不要用眼睛去看,容易走眼,更不要用耳朵去聽,因為都是謊言
※蔣夢婕是吃貨沒錯了,耳朵上都要掛一雙「筷子」,不怕戳到自己?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挖耳朵?很多新手媽媽都做錯了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挖耳朵?要注意,多半新手媽媽都做錯了
※寶寶耳朵裡面有耳屎了,要不要挖出來呢?這些事情當父母的要了解
※女生打完耳洞後,要注意這幾點,要不然耳朵流膿都是輕的!
※常德媽媽注意啦!趕緊看看寶寶耳朵上有沒有洞,處理不當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總覺得耳朵嗡嗡響,醫生一檢查,說可能得了這種病,需要趕快治!
※小男孩不停的哭泣,薩摩耶暖心上前安慰:耳朵給你玩不要哭了!
※總覺得耳朵瘙癢,卻掏不出耳屎?原因可能不簡單,別忽視
※游泳前了解這些知識,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耳朵會進水
※總感覺耳朵癢,卻又掏不出東西?原因或許並不簡單,需要警惕
※腎臟好不好,看耳朵就知道,如果沒這3個表現,恭喜你腎臟還不錯
※耳洞打完後要注意這幾點,否則後悔莫及!耳朵流膿都是正常的
※你的耳朵如果出現這種變化,那麼你就要當心可能是腫瘤風險!
※飼養員心情不好,熊貓寶寶:耳朵給你玩不要哭了!場面超暖心!
※失去一隻耳朵又不幸患上白血病,小貓咪:我一定要活下去!
※想知道自己心臟是否出了問題,看看耳朵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