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考改革到底會取得哪些進展與突破?

高考改革到底會取得哪些進展與突破?

2017年高考即將來臨。今年被稱為「新高考元年」——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兩地改革後的首批高中畢業生將參加高考。兩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成為全國高考改革風向標。

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不斷調整,「新高考」被認為是力度最大的一輪高考改革,有哪些突破?哪些經驗可以推廣和複製?

焦點1:一考定終身是否被打破?

2014年發布的意見指出,當前招考制度下,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新高考」之下,學生的高考成績由「兩依據一參考」構成:「兩依據」指統考和學業水平考試;「一參考」即綜合素質評價。

今年浙江考生迎來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語數外3科統考,外語可考兩次,自選3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總成績,學業水平考試可一年兩考。目前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區市,也大多採用這一模式。

擁有多次考試機會讓考生輕裝上陣。浙江考生小新說,他3門選考課程分別為物理、化學和地理。高二時已經都考了一遍,成績還不錯。高三時又考了一次物理和地理,心態比第一次放鬆很多。考生小王的選考課程是歷史、化學、政治。他說,高二時三門考試成績都很不錯,有一門滿分。高三再考,只是想試試能不能做得更好。

焦點2:學生選擇性是否增加?

上海、浙江兩地「3+3」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打破傳統文科考「史地政」、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據興趣和特長,從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任選3科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數據,浙江省選擇傳統理科的學生由60%下降到17%,選擇傳統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學生交叉選擇三門選考科目。

記者採訪發現,越是學科傾向明顯或越早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生,就能越好地運用選擇權。反之,如果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在選擇考試科目時則容易困擾。比如,高考報名前,還有部分學生要求更改選考科目,有的甚至已經多次修改。

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教師楊春林說,從教近20年,他發現有的學生掌握知識能力表現優秀,但對未來職業、人生卻沒有起碼的思考和規劃。新的錄取方式,倒逼考生和家長提早關注這些問題。為此,學校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進行指導。

要真正滿足學生的選擇權,還必須在教學上進行相應改革。從上海、浙江的情況來看,雖然有些學校在教學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難,但選課制、走班教學、分層教學、分組學習已成為新常態。

上海市格致中學今年有8個班級300多名學生參加高考,教研室主任何剛告訴記者,高一一結束,除了語數外在原來的行政班級上課外,學生們就進入了走班制適應期。學校根據不同科目組合設立了十餘個走班班級,並根據學生需求定時調整,開闢特定的走班教室,門口貼有課表。學校還特設了副班主任,加強對負責走班教學教師的聯絡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學校難免出現了某類教師短缺、某類教師過剩的問題。經過不斷摸索,滬浙探索出教師「跨級」「跨校」走班,以及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的分層教學模式。

焦點3:錄取模式有何變化?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鍾秉林說,「新高考」改革的兩個基本價值取向,是尊重學生選擇權和擴大高校招生錄取自主權。改革的最終方向,是實現高校和考生之間的雙向選擇。

浙江的「新高考」方案,採用「專業+學校」的錄取模式,普通類高考考生可填報80個專業平行志願。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願填報及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改變為「院校專業組」。高校根據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包括數量不等的專業。因此,本科普通批次志願填報數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報10個「院校」志願,改為最多可以填報24個「院校專業組」志願。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說,如果一個學生全面發展、對多個專業有興趣,就會期待高校能提供整體教育資源,那麼,他可以按照「甲校+A專業」「甲校+B專業」的方式填報,增加考入該校的幾率;如果一個學生已經想好了專業和職業發展方向,更傾向於專業主導志願,他就可以按照「甲校+A專業」「乙校+A專業」的方式填報,增加考入某專業的幾率。

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杜衛說,在新方案中,志願填報時專業優先,同一專業生源的競爭將成為高校面臨的挑戰。現在各高校專業的雷同度很高,比如,幾乎所有高校都在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今後,一些學校的專業如果沒有突出優勢,將逐步被淘汰,這對高校的學科均衡發展是有利的。

焦點4:招生取向發生哪些變化?

在很多高校教師看來,「新高考」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高校招生將參考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上海紐約大學中方招辦主任周鴻說,對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而言,除了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外,志向、抱負、興趣、素養等個性化因素更為重要。縱觀世界一流大學的招生,基本上都堅持一個理念:既要求學生有優異的學業成績,又要求學生在社團活動、科技創新、體育競賽等綜合素質方面有出色表現。

杭州高級中學校長尚可說,這種招生取向已經撬動了中學育人模式的重構。高考改革釋放出的多元化招生信號,已經倒逼中學關注學生的基本素養,如社團表現、學術創新和體育競技等。

也有一些高校招生老師認為,引入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向是對的,但如果不搞量化考試,應如何評價學生,目前中學和高校還在摸索階段。(記者 鄭天虹 仇逸 余靖靜 胡浩)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7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打好思政課教法攻堅戰的三點基本要求
民辦學校招生火爆值得深思
吟誦經典浸潤中華童心
湖南:平行志願校增至10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不改變定價策略,將很難在印度市場取得進展
在未來,哪些先進技術會取得突破,給人類文明帶來巨變?
厲害了!國產5G取得突破進展,高通開始「怕了」?
盤點過去的一年科技都取得了哪些進展
探索高效磁製冷研究取得進展
由霍金牽頭成立的「突破聆聽」計劃取得新進展了!
航空發動機困擾中國多年,如今取得了突破進展,為何會這麼難
給力!曝魯能夏窗引援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方已願意降低轉會要價
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新困難
史前巨獸復活計劃,日本取得新進展,未來真的有可能成功嗎?
這技術一旦突破將出現顛覆式巨變,潘建偉取得成果,美卻要求共享
快速射電暴研究取得巨大突破 進一步接近真相
研發隱身戰機的門檻真的這麼高嗎?成飛梟龍戰機,取得突破進展
高能天體的偏振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不斷開拓進取,能取得不菲成就的生肖
桑切斯轉會曼聯取得重要突破!穆帥進攻難題要解決了?
美國研究者取得重大突破,離實現量子化又近了一步?
俄潛艇再次取得突破,難看的龜背消失,中國仍需追趕
發動機實驗取得突破,「心臟」問題得到解決,六代機還會遠嗎?
查一查,哪些人考試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