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好思政課教法攻堅戰的三點基本要求

打好思政課教法攻堅戰的三點基本要求

■思政課教學質量年筆談

課堂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場所,打好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主戰場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否得法,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好壞。陳寶生部長將教法攻堅作為打好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五大攻堅戰之一,予以高度重視,明確指出:「教法攻堅,要用適合學生特點和需求的方法,將我們黨豐富的思想資源和鮮活的實踐案例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段話,說明了教學方法多樣性與規範性的辯證關係,指明了打贏教法攻堅戰的三點基本要求:以學生為上、以教材為本、以生動呈現為用,為打好思政課教法攻堅戰指明了方向。

打好思政課教法攻堅戰,首先要辯證認識教學方法多樣性與規範性的關係。教學方法中的「法」,既有方法、辦法的本義,也蘊含著規範、規則、規律的深層涵義。方法、辦法有多樣性、靈活性的意蘊,規範、規則、規律則體現著確定性的要求。以多樣性、靈活性的外在形式,體現確定性、規律性的內在訴求,是思政課進行教法攻堅的總體要求。

辯證認識思政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與規範性,必須明確何為其「上」、何為其「本」。著名軍事家孫子曾言:「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為其百戰不殆奠定了牢固的根基。陳寶生部長在講話中指出:思政課應採用「適合學生特點和需求的方法」進行攻堅,明確了思政課「教學之法,學生為上」的根本要求:從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出發,依據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和文科生、理科生等不同類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是思政課開展教法攻堅的目標和歸宿所在。同時,我們也應注意,近年來在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中,也存在脫離教學要求單純迎合學生的現象,何為思政課教法攻堅之「本」,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對於思政課而言,教學方法的採用,不能脫離教材的內容,必須本於教材的精神,即「我們黨豐富的思想資源和鮮活的實踐案例」,如此方能保證思政課教法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基於「學生為上」「教材為本」,採用什麼樣的具體方法,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是教法攻堅的關鍵所在。人們常說,「教無定法」。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呈現的形式註定多種多樣。教法的多樣性和個性正是教學的魅力所在。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其內在規範性與規律性。綜合近年來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實踐經驗,問題導入、專題授課、互動研討、實踐深化等,是符合學生心理訴求,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主要方法。問題導入注重將教材的重點難點與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具體問題、導入授課內容,有助於激活教材內容,體現時代特徵,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專題式教學要求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設計既前後相關又相對獨立的論題,有助於教學內容的系統展開和深化,幫助學生探求答案;互動式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本質,有助於師生成為一個合作、共進的整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踐教學是指將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直接感知社會現狀,縮小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增強運用所學理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在規律。(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紀亞光)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7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吟誦經典浸潤中華童心
湖南:平行志願校增至10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初戰告捷!這場攻堅戰還要強化底線思維
打好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攻堅戰
楊偉民:今年財政政策重點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打好「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
打贏義務教育均衡底部攻堅戰
二戰各國步兵突擊戰術和單兵裝備,攻堅戰原來是這麼打的
財稅體制改革打響攻堅戰
三論打贏重大風險攻堅戰:金融改革向何方?
廣東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闖難關,打贏改革攻堅戰
打好三大攻堅戰,「檢察力量」不缺位!
周強:聚焦重點難點問題 集中力量打好改革攻堅戰
人民日報: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婚姻攻堅戰
新華社評論員:全力以赴打好規劃落實攻堅戰
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搶抓機遇 打好教育均衡發展攻堅戰
氣定神凝,打好期末攻堅戰
軍隊代表委員:打贏規劃落實攻堅戰,需要一大批「闖將」「尖兵」
解放戰爭時期,最為重要的一場城市攻堅戰,決定了三大戰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