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家不能甘當「教書匠」

教育家不能甘當「教書匠」

做好教育,不論是教育家還是教書匠,都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或匠人精神。顯而易見,教育學生不同於鐵匠、木匠,教師面對的對象不是產品,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教育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精湛高超的藝術,將中國製造的工匠精神簡單地複製到教育領域並不可取。如果一味地呼籲廣大教師安心做「教書匠」,這其實是對教育家價值和作用的褻瀆,更是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誤導。

誠然,教書匠的價值和作用不容貶低,但教育家是教育改革的「領頭羊」,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發揮著獨樹一幟的示範引領作用。教書匠是教學的「工匠」,能教會學生許多知識和技能;而教育家則將教書與育人完美融合,是教育的「大夢想家」,會「各適其性,各逐其生」,激發學生前行的「洪荒之力」,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找到適合的位置,做最好的自己。顯然,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和不同,尤其是教書匠不具有教育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量和潛質,更缺少大格局、寬眼界的教育視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教師都甘於做教書匠不當教育家,那麼誰來研究、把握教育規律?誰來引領教育改革和創新發展?教書匠立足於自我發展,而教育家秉承「一花獨放不是春」,為整個教師群體的專業成長而努力,是扛起整個教師群體專業成長大旗的人。

教師的價值不在於教會學生多少知識和能力,而在於能給懷揣夢想的孩子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工匠精神是教師工作和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養分」,然而僅有工匠精神,而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思想、遠大的教育信念、突出的創新能力、熾熱的教育情懷,教書匠是成不了真正教育家的。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教育家辦學,這迫切需要廣大教師從一個個「教書匠」變成一大批有鮮明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家、實踐家。中國教育從來不缺少教書匠,而教育家卻鳳毛麟角,改變之道在於教育要衝出政績、功利的束縛和捆綁,營造教育家成長的寬鬆環境,靜心等待教育家之花的綻放。我們不能在物慾橫流的教育功利中迷失自我,要有清晰的發展方向,既不甘於做教書匠,也不虛偽地當「虛胖」的假教育家。

「擼起袖子加油干」,從大國「教書匠」向學者型、專家型、創新型教師方向發展,成長為職業含金量更高的教育家,應成為每一個教書匠的不懈追求和專業信念。麻雀為何不能展翅翱翔於深邃的高空,是因為它缺乏雄鷹一樣的雄心壯志和執著追求。教師如果一味地沉浸並滿足於做教書匠,那會成為教育家嗎?

「教書匠」成長為教育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向上攀登。教育家處在教師「金字塔」式專業發展的頂端,教書匠要想成功翻越遠方的大山,還需要過「四關」:

一是培育熾熱的教育情懷。教育是一項有溫度的事業,沒有情懷的教育註定走不遠。教育情懷是教育家成長的「定海神針」,也是激活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火車」,教師要把教育學生當成畢生奮鬥的事業,始終抱著「人生為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的理想信念去追求卓越完美的教育人生。要懷有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與厚重的學識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做到個人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教學中要時刻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健康成長,要勇於衝出分數的桎梏,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學生的名義尋求個人專業發展。

二是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搭建專業成長的立交橋。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教育家應有一片水、一條河,源源不斷的活水。要活到老,學到老,通過終身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木桶」,進而拉長專業的「短板」,滿足學生多層次、多方位、多元化的學習需求。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學習中外教育領域前沿理論知識,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尤其要擅長學習和運用心理學知識對教學把脈問診,實現知識和素質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是注重教學創新和學術研究。教育家是教學和育人方面的「藝術家」,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創新和學術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素養,教師要想在教學技藝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必須加強教學方式方法上的研究和創新,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要善於開發和挖掘深受學生喜歡的課程資源,讓自己的學術成果在教學試驗田開花、結果,形成適合自己的鮮明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四是跨界成長促進全科發展。教育家不是單一學科發展的專家,而是教育領域多專多能的「雜家」。教師不能只局限在自己學科的「一畝三分地」潛心修鍊,要有大教學觀意識和寬廣的教育視野,積極尋求多元化、跨學科發展。教師要敢於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衝出固守的專業領地,能夠做到對不同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實施課程整合式教學,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全科」教師。

一步一個台階,腳踏實地向著教師專業發展的「燈塔」前進,一線教師如果找到了專業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成長為教育家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肥城市安駕庄鎮初級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7年06月07日第1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畫筆下的世界環境日
古詩詞中覓童趣
喜歡陶淵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庭教育不能被取代
紅人館|沒頭腦的閨蜜不能要,江鎧同血的教訓教給你
抱怨教育體制並不能改變孩子的教育結果——讀《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懷孕了,能不能出門旅遊?教你兩全其美的辦法
教育不能等,中醫文化進校園勢在必行
北大教授鄭也夫:讀書能賺錢嗎?對不起不能
琴棋書畫全不懂、詩酒花茶都不會,「全不能媽媽」能把娃養好嗎?
不能誹謗外道的神和教主
保健品也不能亂吃!醫生教你開啟正確方式
鈣和維生素D不能補了?章振林教授給你答案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冠以暴力!
美國文理學院下的精英教育知多少?這些偏見不能有!
不能忘記的傳統曆法
為什麼培訓和諮詢,不能真正的賦能修理廠?
誅仙陣那麼厲害,通天教主用它能不能打得過鴻鈞老祖?
家裡為啥不能養牡丹?
家裡能不能供神像
產業教授不能「只掛名不出征」
拜仁將發新規:未來主帥不能自由任命教練組成員
從芳官洗頭事件看古代豪門規矩:在主子家不能教訓自己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