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關聖帝君告訴我們:天下無不忠不孝之神仙

關聖帝君告訴我們:天下無不忠不孝之神仙

《關

聖帝君覺世寶訓》開篇第一句曰:「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身於天地之間。」

關聖帝君為伏魔大帝,精忠大義,協運皇圖,掌三教之權,管三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雲漢,下轄七十二地土壘幽酆。訓言名為「覺世」,即言帝君所見,當下為「迷世」。所迷者,心也。人心貪戀,必生萬般惡端。一惡又生十惡,十惡再生百惡,乃至無窮惡。惡即是苦,眾生遂流浪苦海,展轉迷津,非仰賴三寶之力,則難以自拔。

人生如朝露,百年似浮漚。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紫陽真人曰:「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八仙之一的藍祖唱到:「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變白波」。經言:「兩輪日月快如梭」;又言:「人生百歲,如在夢中游」。清代董清奇真人曰:「開天闢地古至今古,古今今不二春。黑了又亮亮又黑,陰了又晴晴又陰。吃了又便便又吃,飲了又解解又飲。脫了又穿穿又脫,寢了又起起又寢。」世間紛紛客,無論俊丑賢愚,難免無常。

流水湍湍,且問屈原何在;野火燊燊,誰知介子哪存?人生在世,何謂正覺?古往今來,何謂圓滿?

人秉乾坤之正炁,俯仰之間,惟道是依。道炁彌羅一切有形無形,得其一二者,或飛潛走植,或鱗甲羽毛,五道四生,或富或貴,或賤或貧。能全其德者,唯人一類矣。故老君謂天師曰:「人身難得」。中華者,正法之地,故又曰:「中土難生」。大道隱奧,天尊不吝,開設法筵,以接引群迷,凡遇者皆宿有善根、仙緣,又邪法在世,詭異多端,人多迷謬,故曰:「正法難遇」。真師混跡於塵,多隱而不露,凡遇良人佳器,又以諸多磨難考驗,凡俗難辨識,故曰:「真師難求」。

自邱祖顯教,龍門大興。誠願「廣行方便,普濟群生」,凡有齋筵,不問貧富,力赴而往。又于飛升之際,囑託後輩門人:「教門用力,大起塵勞。」尹真人言:「仙經萬卷,忠孝為先。天上人間,方便第一」。邱祖嘗言:「夫人出家,法語有云:上忠君王,下孝父母是也。上不拜君王,下不拜父母,乃不忠孝也。是自高自貴的言語,不合大道,難入仙宗,是自忘本矣。」祖師之願,唯在利益天下。即是將一顆塵心寄寓寰宇之間,成就天下蒼生。大道之要,在乎「忠孝」。忠孝在身,則人道不絕。忠孝失身,則人道傾毀,畜道滿盈。

《太上老君內觀經》言:「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人心當何以正?帝君於《覺世訓》開篇言:「貴盡忠孝節義等事」。下面,當深為剖析。

所謂「忠」者,答覆庇之恩也。出家人則以道業裨王化之所未及,晨鐘暮鼓,祝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時和歲稔,誦經禮懺,祈福世界和序、人類和睦,唯願災消禍散,家家無災侵,戶戶得清平。又以醫、武等術扶正除邪,又以正心正言化民為善,解百姓之種種煩惱。社會之和諧,需要全中華兒女協心而為,則國土永保、國運恆昌。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洗鍊,有過令世界矚目、令民族驕傲的成績,也有傷痛和磨難。於今,欲國興實為欲百姓興。欲使百姓興則需要一種使全民族凝聚的東西。這個東西,便是為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夢想。此職責,需要各行各業,無論尊卑,乃至婦孺,全民之心的支持。為此,中華兒女當團結,放下矛盾、不和諧,融和為一體,凝結如一心。最終,使民族興、國家昌,此是對國家之「忠」也。

至於「孝」者,為修行之大事,百行之本源。修道者之孝,在於修身愛己,敬天法地,不觸國法,不犯王事。生則誘其親以惜福向道;死則為之遷神福鄉。其處己,則離諸恩愛,息諸塵緣,專精一心,勤於學道。道功既就,則雖億劫種親,皆得超度,上可以報四重之恩,下可以濟三途之苦。不然,世間萬般富貴,不過一夢。累世父母不得超脫,終究難免沉淪之苦。不如以道業滋養累世父母,或以自身之功德使其沾恩,或於當世勸其明心返道。如能解悟真常,自性光明,方為真孝。以此孝心,敬惜一切,愛護男女。使一切男女,皆如我父母;使一切生靈,皆如我親眷。近不傷己身,乃至一毫一發;遠不傷諸靈,乃至昆蟲草木。以功德力迴向一切,以慈願心勸解一切。至此,可無愧於人身。

道者,以誠而入。所謂大忠者,不昧其心,至一物不欺;所謂大孝者,不悖於理,至一體皆愛。一語欺心,則非忠;一事悖禮,則非孝。故「忠孝」為諸戒之首,百行之源,學道者之先務。

至於「節」者,度也,自律也,如竹如松,不違天地之正氣、不失君子之風範。如果社會之中,人人有節度,個個遵法紀。則國必泰,民必安。上下井然,尊卑無別。縱有違逆,立地可消。縱有所犯,不失其所。如此,則為強國富民。

至於「義」者,視彼如己,如膀如臂,有利於國者則護之揚之,反之則懲之抑之。同國則同親,不分種族、地域、信仰,皆團結扶助。兄弟和睦,夫妻相敬,朋友誠信。凡愛國護民之心一致者,包容其異而求其同;凡其心已墮,不敬天地,不愛國土,只求貪圖損人者,則其人已失正心,天道棄之,人道亦摒之。如能求其共心,使舉國明朗,正氣充盈,和為一炁。男者康健,女者柔順,父者慈祥,母者厚德,君有其德,民有其信。則君不失民,民不失君。民之與民,亦彼此不失。你我不失,舉國亦不失。上上下下,和睦一炁,則國之大義。

道之本,在民;民之心,在心。萬法不離眾生。教之根,在民心。所謂救民,實為救心。名為「覺世」,實為覺心。離開了百姓日常心、離開了國運興廢、離開了蒼生福祉的道業,實為虛修行。如竹籃子打水,一生庸碌於道門而無功。祖師經義,在於救度當下蒼生。當下,即是在世。在世,即是道者之先務也,修行之門徑也。

為此,我有以下倡議,請為商榷。

01

萬法不離心,萬宗不廢根。全民族消除隔閡,唯求心同。唯以心為治,以心為依,則民族可興、國家可振。

02

心之根本,在乎忠孝。忠,即誠;孝,即順。忠之極,乃至一物不欺;孝之極,乃至萬物兼愛。人間正道,不過於此。一物不欺,人則窮透於天地,正氣充盈,邪不可干。萬物兼愛,一體之中,祥和不爭,久之,內外和諧,自可長壽康樂,社會矛盾不勞法威,不治自消。

03

一切禍端,始乎一心。人間種種煩惱、苦痛,在乎人道傾廢,正炁不足。補此正炁,大可治國,小可治身。即使有疾病災厄,但有正炁,亦可消除。世間一切戰爭、恐怖、暴戾、鬥爭、違法亂紀等事,亦會清除其心靈上滋生的土壤。

04

去冗就簡。但有利於心者,有利於社會和諧、國家民族大觀者,皆為倡導。反之,則抑之懲之。

05

百姓不分性別、年齡、民族、信仰、地域、身份、文化程度、社會身份背景,皆從己身出發,常行正道。猶如水滴,個個清潔,個個柔順,個個利益於彼,則可匯聚如川如海。

06

教育之本,當以「忠孝節義」四字為首,如樹有干。百姓如能遵受,實為百姓千萬世之福。凡所要求,易知,易懂,易行。使無論婦孺、老幼、貧賤,皆能行之。

07

以和為本,以心為同。去除樊籬,不分外相彼此。打破疆界、矛盾、區分。能行於忠孝、有助於國者,是為之興。能行於忠孝、有利於民者,是為之用。但此一心,便是萬法。

08

當使舉國之民清晰地認清民族之根、國家之本,包括中華民族之未來。理性愛國、護國,理性護民、愛生。於日用之中,辨別正邪,使個人觀與國家觀統一。國由人組成,個人心即是祖國運,個人猶如青草,雖渺小,又偉大,每一天都在改造祖國。常體諒國之難,由小及大,再由大返小。使個人之日常與國家之未來、民族之前途不分離,則全民上下可得齊心統一。

09

一切男女,凡一國之民,均得安樂。同國之民,均有所享。無論居住、就醫、教育,無求生之痛苦。凡有逆理於心,違背天理、節義之事者,則予以遏罰。反之,則當使萬民均得享樂。

10

凡有功於民者,無論出身、貴賤,可以為官;凡無功於民者,不可為官。凡為官者,必用心在民,如此,可得鞠躬盡瘁。以此心為量,不以錢權名身為量。

國之興,在乎匹夫。無論糟糠之庸夫,還是精英之良才,但一心純正,有利於國、民者,俱是華夏之福,不可捨棄、貶低。興,則俱興;辱,則俱辱。失一民,則不足以為華夏。

我讀《覺世訓》,深思「忠孝」二字。「忠孝」亦是出家之本、修行之根。故今闡大義,願對諸君有所幫助。老修行常叮嚀:「天下無不忠不孝的神仙。」人生不易,生於中華不易,故常感涕。不知何以報國家覆護之恩、父母生育之恩、師真教誨之恩、日月照臨之恩。出家之士,每每思此,常當竭力於教門、盡節於萬化。方不失報答之念,亦不枉出家之意也。然,人生短暫,雖知恩有萬,實答報無一。常生慚愧,於國、於民無利,無以度脫此身,無以報答父母,無以面對師友,無以兼濟天下,更無以普濟三途之苦。「忠孝」常思於心,故有感慨,以上,不知所言。

出家人,忠孝不二,推誠萬物,普及於一切。修行無私心,乃為祝國運遐昌、禱百姓福祉,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無論百姓是否求禱,早晚也要燒一柱十方香,行住坐卧,更要惜十方供養,大積陰騭,廣行方便。使教法無閉塞之時,使元始之慧光遍及塵寰,使國運亨通,教門永興。

《十二願》、《報恩寶誥》,即是出家者之本心,每日必誦之「功課」。道士,大忠大孝之人。不為國分憂,不念蒼生之苦者,此為假道謀生者,非修真之士。不化民向善,解眾苦惱,或消極退世、避世者,八百行難圓,最終,遠離仙道。修道者,天下之英傑、大丈夫;修道一事,天下最積極的事情。淡名利、損浮華、去虛偽、舍短暫,重大義,求生死根。重實,貴實。反之,根基淺薄之人,輕生迷本,不貴己身,傷天害理,悖親向疏,錯失人道,不知在世之要,不明忠孝之義,才令人惋惜。

「忠孝」實為人道之根。我們立身於天地之間,俯仰之間,得乾坤之正氣。若無愧於「忠孝」二字,則中華必興。

翻閱仙譜可知,歷歷遍數,可知神仙皆從「忠孝」二字來,此為人道之根本。至於迷世,更當提倡訓世之說。道教的三大勸善經典——《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寶訓》,皆為勸世、訓世之說。道教講承負。承負主要指的是同血緣關係之間宗親的互相影響,推而廣之,社會成員之間、花草樹木之間、日月星辰之間亦是互相影響的。如果遍地是善土、處處是善民,則在世,即為仙境,不求出世,即皆為神仙。

我們在站立在時空在最前端。日月在飛馳,過往不可追,來者尚可期。如何能活得明白?活得清醒?不虛度人生,不愧對人身?在世……當下,該如何正確、圓滿地度過一生?不求顯達,不期成仙成祖,但求謝世之際,無愧於此心。這是「覺世」之根本吧。帝君開示,人生在世,貴以「忠孝節義」四字,聞者當銘記。如能儘力,足以使人道無愧,可立身於天地之間。願以誠心,發願而為。此心無愧。

天運丙申年四月廿五日 完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純陽觀 的精彩文章:

神奇的道家六字真經意念治病養生法,你也可以試試
六一節是所有修道者共同的節日
運勢差,可能和家裡的冰箱有關係!
比出身豪門更重要的,是擁有門風和涵養
神靈到底保佑了誰

TAG:廣州純陽觀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忘初心,回心向道,讀《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有感!
伽藍菩薩聖誕 南懷瑾先生:美哉關聖其人,是之足以謂之神也!
言雖淺近,大益身心:《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恭祝關聖帝君聖誕
關聖帝君,何以被三教共尊,與孔子齊名,被歷代君王加封?
修心養德,禍消福至,帶你看關聖帝君是怎麼講修道!
橫貫三教之神 關聖帝君
做浩然正氣中國人:誦讀《關聖帝君戒淫經》的一番感悟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關羽的各種雕像
安溪寺廟供奉神祇選介——文昌帝君、關聖帝君
農曆六月廿四,恭賀武財神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聖誕,今日持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關羽死後做出啥豐功偉業,被萬曆皇帝敕封為關聖帝君、伏魔大帝?
關羽做出啥豐功偉業,才被萬曆皇帝封為關聖帝君、伏魔大帝?
關聖帝君通神伏魔秘法
關羽死後成關聖帝君,張飛成陰陽巡查使,劉備死後成了什麼神?
恭賀祖師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聖誕
只來過許昌兩次的關羽,為何這裡的人尊他為關聖?
關二爺的真實戰力值到底有多高?還原真正的關聖帝君!
時逢關聖帝君聖誕,聊聊這匹馬、這本書、這把大刀和這位橫貫三教的道教尊神
解人事斷萬物,奉上關聖帝君寶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