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攝影多元化的嘗試和探索:對話Marco Scozzaro

攝影多元化的嘗試和探索:對話Marco Scozzaro

編者按:近日,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美國藝術家路易斯·勞勒(Louise Lawler)舉辦了名為《Why Pictures Now》的首個大型回顧展覽。她被認為是1970年-1980年「The Picture Generation(圖像一代)時期的代表性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用「再呈現」的方式進行實驗性的創作,通過拼貼、以照片或其他藝術品為拍攝對象、以及挪用商業廣告等手段,使拍攝的對象得以強化。藝術當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關注影像創作中的媒介轉換問題。美國藝術界以此次展覽為由,收集了10位以「再呈現」為創作基礎的藝術家。當然這裡並不是簡單的給這些藝術家歸類,但他們的作品探討了使用攝影作為體制批判的工具,將其轉化為對視覺文化進行創新的媒介。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家Marco Scozzaro名列其中, 他的創作是對當下視覺文化的探索,在視覺藝術上,拓展二維影像的邊界,從「作品再複製」的悖論出發,尋求更多元化的對話。

蔡贇(以下簡稱YC): 你如何看待自己當下的攝影家身份?與你當初決定成為攝影師時的初衷相比是否有所改變呢?

Marco Scozzaro(以下簡稱MS): 很年輕的時候我就對藝術非常感興趣,而接觸到攝影這一媒介真正讓我豁然開朗。攝影技巧里有一些很微妙,說不清的東西很吸引我,它簡單純粹的呈現形式也讓我很著迷。這一現代化的媒介跨界在純藝術和商業世界之間,讓我有空間可以進行很多嘗試。這種雙重屬性讓攝影既能真實記錄下我們的記憶,又能虛構和創作出全新的事物,這一點對我有極大的影響。

我是一個藝術家,同時也是攝影編輯和商業攝影師。雖然知道這兩個領域是相對獨立的,但我仍舊在嘗試拉近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模糊他們的界線。

在當下做一個攝影師既有挑戰性,但又讓人覺得很興奮。 攝影在當今社會無處不在,大眾對於它的接納度非常高。而我很好奇的是,人口的流動、文化的交融以及社會的關注是否會推動這個媒介表達的多元化,而不只是傳播一成不變或普通的圖像。這也是我在最近的創作里想表達的。

Marco Scozzaro, SVIAGGIONI, (2016), acrylic mounted pigment print, 40 x27」.

YC: 我們都難以抗拒多元文化對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通過攝影這個媒介,多元文化在你的作品和藝術實踐中又具體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MS: 我一直在探索文化和大眾媒體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身份認可,科技是如何塑造了我們的行為模式,同時影響著我們對於「我是誰」和「我該如何作為」的認知。隨著模擬範式轉向數字領域,數字圖像成為了當下語言表達的主要途徑。我們通過圖像進行的交流開始多於文字,特別是在社交媒體平台。我們都沉溺在這種快速、點到即止、帶來即時滿足感的過程中。最近,我開始把這些發生在我周遭的變化融入到創作中,去發掘新的可能性,讓媒材自己發聲。一張照片可以只是一個圖像,也可以是藉由一個圖像所呈現的另一個圖像,亦或是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微妙距離。

WAITING ROOM, 2016

Acrylic mounted pigment print, 32x40」

DIGITAL CLOUDS, 2016

Jacquard woven blanket, 54x70」

PALMS ON PALMS, 2016

Acrylic mounted pigment print, 16x20」

YC: 在你近期的作品中,越來越多嘗試把照片帶進空間中,以裝置方式的進行呈現。這些作品背後是有怎樣的思考呢?想向觀眾傳遞什麼?你的二維攝影作品和裝置之間是怎樣一種關係?

MS: 在進入視覺藝術領域之前(從最初的拼貼,到之後的攝影和裝置),我參加過幾個樂隊,表演一些實驗性的電子聲音和視覺跨界作品。我的藝術實踐一直是多維度的,對拉近不同藝術門類(比如攝影、音樂、裝置和影像)間的距離,模糊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感興趣。我最近做的一些雕塑類作品嘗試,就可能和我長期對於設計和建築的熱衷有關。早期在義大利的畫廊和美術館參展的時候,我就嘗試過一些場域特定性的裝置作品,將攝影、聲音、語言和燈光融為一體。七年前搬來紐約後,我的創作更多的聚焦在攝影上。直到在最近的項目「數字熟食店」(Digital Deli),我覺得是時候去進一步拓展我藝術實踐的領域了——探討如何拓展二維影像的邊界。從「作品再複製」的悖論出發,尋求更多的對話。在展覽中,我創作了看似實物的圖像作品,和看似圖像的實物作品。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影像的多重可能性,它可以是列印出來的照片、屏幕上的圖像、雕塑作品、掛毯、牆紙等等。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co Scozzaro』s Digital Deli solo show at Baxter St in NYC.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co Scozzaro』s Digital Deli solo show at Baxter St in NYC.

YC: 在「數字熟食店」里, 你將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道具等和攝影作品混搭在一起。是什麼特別的考量讓你把他們配對起來的嗎?不同媒介是如何在攝影創作中進行互動的呢?

MS:在「數字熟食店」中我採用了比較折中的方式,創作了各種體裁的影像作品來反應或代表攝影里的不同語言和門類。我天生對一些對立和矛盾的元素很感興趣,當我意識到這些元素能在新的維度中共存的時候,作品創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喜歡解構,把各種元素放置在新的語境中。初看來彼此之間非常不同,但其實是相互牽連著的。我把它們從不同的條條框框里脫離出來,放置在同一空間中,讓他們建立起新的聯繫。在工作室里,我對原來的影像作品進行了再創作,添加一些新的結構性元素。比如,在對照了人像和靜物、細節和紋理之間的關係之後,我嘗試加入一些有文化含義的實物,對自己的影像作品進行再次拍攝。我把圖像以雕塑作品的想法,設計展示在空間中,讓他們能在平面框架外進行對話。

BETA 909, 2016

Acrylic mounted pigment print, 20x25」

ISLE OF MOTTE, 2016

Acrylic mounted pigment print, 16x20」

平面和立體元素之間的對話不僅發生在展覽空間中,也發生在影像與影像之間。我的作品通常都不用傳統的鏡框,而會裝裱在熒光丙乙烯上,讓反射光在作品旁邊形成虛擬的發光邊框。有些影像被列印在了自粘牆紙上,這樣他們可以被重疊,這種平面的展現又和其他三維呈現的影像形成了反差。我的另一幅攝影作品被織在了毯子上,在攝影主題(女孩在肩頭披著毯子)和最後的作品呈現之間形成了某種平行關係。

左: Marco Scozzaro. GIANT SINGLE, 2016.

右: Marco Scozzaro. DIGITAL CLOUDS, 2016.

Tumblr:https://marcoscozzaro.tumblr.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rcoscozzaro/

Marco Scozzaro (b. 1979)是生活和工作在紐約的義大利藝術家。他的藝術實踐涉及攝影、音樂、影像和裝置,畢業於義大利帕爾馬大學心理學碩士專業,是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全球攝影」項目的駐留藝術家。在紐約Ed Varie、義大利Galleria Civica di Modena以及巴黎Galerie Villa Des Tourelles舉辦過個展。在紐約參加的群展有光圈基金會、Spencer Brownstrone,以及紐約攝影節,其他參展經歷包括阿姆斯特丹Grid Photography Biennial和斯科普里Mala Stanica National Gallery of Macedonia等。他的作品還曾刊登在各類國際出版物上,如紐約時報、Wallpaper、GQ、Artnet、ArtReview、Osmos和Vice等。

蔡贇現任紐約藝術基金會 (NYFA) 培訓部項目專員及亞洲事務負責人。她在NYFA負責各類職業發展項目,如藝術家創業精神培訓和旅美藝術家指導計劃,以更好的服務個人藝術家。源於對文化藝術交流的濃厚興趣,蔡贇在NYFA負責所有中國項目的開展,並活躍在美國亞裔藝術家群體中。自2013年起,她已負責了三次大規模的中國藝術行政人員及策展人在美國的職業發展培訓。她還是上海互動戲劇節在美國的首席代表。該戲劇節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聚焦互動戲劇和藝術科技領域的藝術節。

在加入NYFA前,蔡贇在法拉盛文藝中心擔任社區發展專員。為了成為全球藝術交流的強有力倡導者, 她還曾任職於佳士得、全美舞蹈協會、上海國際藝術節等中美文化機構,以積累更多國際交流項目運作的經驗。蔡贇現生活工作於紐約,畢業於美國卡內基梅隴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專業,本科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擁有文化產業管理和法律雙學士學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國際 的精彩文章:

浦峰:《城市表情》
「愛上北京」全球攝影作品徵集 I Heart Beijing:Open Call for the contest
愛與生活的沉迷術——林志鵬編號223個展

TAG:影像國際 |

您可能感興趣

多元化發展?Husqvarna Svartpilen 701 flat tracker測試捕獲
Porteus Linux 4.0桌面風格多元化
Chanel 首位多元化及包容性全球主管;雅詩蘭黛首位女性副董事長;Victoria Beckham CEO 離職
Squarespace紐約總部,高質感多元化的黑白空間
旅行社巨頭Flight Centre削減休閑品牌 聚焦多元化策略
「復古」與「機能」?initial 的多元化設計不違和
Admix完成對VRFocus的收購 繼續投入VR多元化計劃
甩掉包袱 Snapchat借力多元化扭虧
3D內容網站Sketchfab超10億瀏覽量 VR和AR讓內容形式多元化
天戲互娛參展2018chinajoy 多元化精品IP集中亮相
多元化業務布局 Splunk眼中的數據觀
對話納斯達克ETF負責人Steve Oh:加密貨幣多元化發展非常必要
Foot Locker第四季度業績超預期增長,自救成功源於品牌和投資多元化
Twitter發布多元化報告:女性員工佔比40.2%
第91屆奧斯卡很多元化,Lady Gaga成黑馬有封后架勢
滿足商用用戶多元化需求 聯想推ThinkPad L系列新品
人才多元化成現象級,LaiOffer讓互聯網「跨界」不再難
SaaS多元化發展趨勢已成 HR SaaS將是大器晚成的細分市場
YouTube 新增粉絲付費渠道,以實現盈利多元化
JOYCE Beauty正式進駐滬蓉兩地,成就多元化美護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