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死 105年的三國演義嘎然而止
晉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八月,吳國皇帝孫皓徵召西陵都督步闡到京城來。
步家從步闡父親步騭、兄長步協再到步闡,一直鎮守西陵。
突然被孫皓徵召,步闡擔心是不是有失職的地方。
而且孫皓殘暴無情,近年來一直殺戮吳國的大臣老將,萬一有人陷害,進京就是死路一條。
老步心一橫,舉城向晉投降,派兩個侄兒到洛陽當人質並向晉軍求救。
時吳軍駐紮荊州統領前方軍事的是東吳名將陸抗,得到步闡叛變的消息,陸抗迅速派遣左奕、吾彥等將軍分路進攻西陵。
晉軍也兵分多路應對。
荊州刺史楊肇向西陵進發接應步闡,車騎將軍羊祜率步兵五萬進攻江陵,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進攻建平,分路合擊,以救西陵。
這時離蜀漢滅國已過了八九年時間,曹魏也已被司馬氏創建的大晉朝取代。
晉朝國力強盛,蒸蒸日上,君臣經常在討論消滅吳國的事宜。
如今吳將據大城投降,晉軍怎麼會放過這種良機?
大兵數道並進,一場大戰就要打響。
1、謀定而動,大將之風
考驗東吳主將陸抗的題目出來了,陸抗的反應快速而有效。
他下令西陵一帶的吳軍建起一道高牆,從赤溪到故市,內以圍困步闡叛軍,外以抵禦晉援軍,防止吳軍腹背受敵。
策略是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和敵人較量。
所以全力督促將士們構築圍牆,夜以繼日地大幹快上,吳軍士兵們叫苦連天,「咱們兵強馬壯,晉軍的援軍又沒到。猛攻步闡,拿下西陵不就完了。費什麼力氣築這個大圍牆嘛!」
陸抗說:「西陵的地勢險要,城內糧草充足。當年所修繕的防禦工事和配置的防禦器械,都是我親自詳細安排的,易守難攻!如果我們攻克不了,晉人的援軍到達,我軍里外受敵,憑藉什麼地形對抗敵人呢?」
將士們吵吵鬧鬧,不服氣。
陸抗為了使眾將信服,就讓態度最為堅定的將軍雷譚率軍攻打西陵一次。
果然一腳踢在銅牆鐵壁上,諸將才安下心來修築圍牆。終於在晉援軍到達前,防禦圍牆全線完工。
陸抗親臨西陵指揮全線戰鬥。
進攻江陵的的晉將羊祜也是一代名將,很會用兵。
他想利用吳軍原先修築的堰壩,運送糧草兵員。
卻故意放出風聲,要破壞堰壩。
不料陸抗看出堰壩對晉軍的好處,已提早命令江陵吳守將毀壞堰壩,阻斷晉軍水上糧道。
羊祜無奈只好改由陸路進攻,主力進軍速度大為遲緩。
江陵城池堅固兵力充足,晉軍一時攻克不了。
到十一月,各路晉援軍都到達目的地。
陸抗分兵抵抗,自率大軍憑據長圍與晉荊州刺史楊肇軍對峙,以待戰機。
沒多久,吳將俞贊等叛逃。陸抗分析,俞贊是吳軍的老油條,熟悉長圍內吳軍的配置強弱。急忙下令調換防守兵力。
晉軍果然來攻原先防務虛弱之處,卻正撞上吳軍的精銳部隊,被打得大敗,死傷慘重。
打到十二月,楊肇黔驢技窮,想乘夜色撤軍。
陸抗還是留一手防著西陵城裡的步闡,沒有發大軍追擊。
只命軍中擂鼓震天,吶喊動地。
晉軍在夜中不明真相,又驚又亂,丟盔棄甲而逃,陸抗只派輕軍隨後追擊。
晉軍大敗而去。
羊祜等軍也各自撤軍。
陸抗才轉而圍攻西陵城,步闡孤掌難鳴,城破被殺。
這一戰,陸抗謀定而後動,先打破晉軍分進合擊之勢,用次要兵力牽制晉軍主力,用主力圍城打援,終於擊敗晉軍,攻克西陵。
招招料敵在先,處處先手,解決了吳國的大問題,使吳國安然渡過了一次危險期。
是東吳後期不可多得的一次勝利。
2、陸羊之交
吳國到後期,名將唯有陸抗。
他駐紮荊州,主持荊州的軍政之時,對手就是前文提到的西晉名將羊祜。
羊祜對待吳國的手段也很有趣。
只講信用,不肯欺詐。
這和兵書上的說法「兵者,詭道也」是背道而馳的。
主要還是羊祜知道陸抗的本事,經過援救步闡失敗這一戰,更是明白來硬的占不了便宜。
故以懷柔政策為主,要收伏吳國的民心,為以後的戰鬥打下伏筆。
羊祜的做派有春秋時的君子遺風,每回晉吳交戰,事先約好時間,再來開戰,和足球賽一樣準點,不搞突然襲擊。
部將獻一些奇襲詭計,老羊就拿出好酒,灌得他忘記為什麼來。
晉軍入吳界收割了莊稼,照價償付給吳人;
圍獵打到的飛禽走獸,先是吳人打傷的全部送還給吳人。
這些舉動搞的邊界上晉吳兩家如鄉鄰般親切友好。
陸抗明白這是羊祜的攻心戰,你是君子,我不能為小人嘛。
所以也禮尚往來。
陸抗釀成好酒,派人送給羊祜,羊祜毫不猶豫地喝了個精光。
陸抗生病了,派人向羊祜求葯,羊祜熬好葯送給陸抗,陸抗的朋友部下都勸他,這個要防一手。
陸抗笑道:「羊叔子(羊祜的字)是給人下毒的人嗎?」
放心地喝下藥,果然病就好多了。
孫皓
在晉、吳交界的其他地區,吳主孫皓聽信小人,不斷派將士到晉的地界騷擾搶劫。
陸抗告誡部下:「他們專門施行仁義的事,咱們卻特別多暴虐行為,不用打就分出高下了。目前我們以守好邊疆為主,不要貪圖小便宜。」
不久孫皓就派人來查陸抗,「你怎麼和敵人搞的這麼親近?這個問題,給我解釋一下!」
陸抗說:「一個村一個鎮尚且不能沒有信義。何況我們這樣的大國?小臣我如果不這麼做,正是彰顯羊祜晉軍的品德高尚。對他們就非常有利了。」
孫皓覺得還是有理,沒拿他怎麼樣。
所以陸抗鎮荊州,羊祜守襄陽,雙方終未交手。
和平共處,等待時機。
3、名門世家之大才
陸抗字幼節,是吳郡名門陸家的傑出人物。
父親就是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一代梟雄劉備狼狽不堪的東吳中流砥柱陸遜,母親是東吳英雄小霸王孫策的女兒。
出生這樣的將帥之家,果然是虎父無犬子,陸遜死的那一年,陸抗二十歲。就擔任建武校尉,率五千部下駐紮武昌。
孫權晚年遠不如年青時英明,反而昏聵多疑,做了很多糊塗事。
陸遜鎮守荊州,多次上言勸說,孫權又聽不下。
君臣之間大起嫌疑,陸遜又氣又急,這才致死。
年輕的陸抗送葬回京城,孫權列了別人狀告陸遜的二十件事情,氣呼呼地讓陸抗解釋。
陸抗逐條對答,為父辯白。
孫權聽了陸抗的辯解,漸漸消除了對陸遜的不滿和憤怒。
這個陸抗,在說服工作上肯定有一手!
後來孫權快死時,醒悟到自己的不對,後悔對不住陸遜。
就召見陸抗,流淚嘆息說:「過去我聽信了小人的讒言,虧待了你父親,真是有負君臣大義。你回去把我批評他的信全部燒了,不要讓別人看到。」
會稽人賀邵當任吳郡(陸抗的老家)的太守時,吳郡那些豪門陸、顧等家瞧不起他,在衙門上寫上「會稽雞,不能啼。」
去污辱賀邵。賀邵大怒,在後面加上兩句「不可啼,殺吳兒!」
立馬派人調查,查出陸、顧等家窩藏逃犯、亂調官兵等違法亂紀行為,一口氣抓了不少人。
陸抗又是上書,又是調解,把大傢伙放了出來。
這個陸抗調解各方面的本事,的確是一流的。
陸抗長年鎮守東吳的西部,長江上游防區。
面對來自晉軍西邊益州、北邊襄陽兩個戰區的壓力,陸抗巋然不動,十餘年保證東吳的安全。
說陸抗是孫吳後期的萬里長城,是一點不過分的。
泰始十年,陸抗去世。
念念不忘長江上流的西陵、建平的防務。
認定晉軍肯定會順著水路從益州一路進攻東吳。
這兩個地方首當其衝,一定要加強防備。
可惜當權者孫皓聽不進去。
陸抗一死,羊祜就連連上表晉武帝,表明統一天下的時機來了。
後來晉軍果然如陸抗所料,順長江而下,勢如破竹地一下子攻到建業,消滅了東吳。
三家歸晉,
105年的三國演義就此終結。
後來晉的大臣何充說,「陸抗存則吳存,陸抗亡則吳亡。」
道出了陸抗大將軍果然是國之干城。


※古代帝王將相窮困潦倒的時候 還不如你我
※十年寒窗 民國學子們炮火中迎接高考
※一代報業巨子 靠青樓妾室的支持取得成功 因反對蔣介石慘遭暗殺
※天外飛仙 真的存在秦 始皇還接見過
※張大帥:媽的個巴子!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
※誰才是三國的男一號?被演義誤讀了近1000年!
※真的很難得,這套距今30年的T131三國演義原地封!
※她是三國演義里女人,曹植為她寫了一篇賦,流傳1700餘年!
※94版三國演義演員現狀,他入獄一年,而他去世已經二十年
※時隔24年94版《三國演義》已去世17位老戲骨,其中7位居然演過西遊記
※2007年女足世界盃演義
※隋唐演義中的四大鎚將,排名第一的他半日之內就殺死了120萬人
※三國演義:「扶不起的阿斗」,一位背了1800多年黑鍋的明眼君主!
※《三國演義》演員現狀,張飛拄拐,關羽入獄1年,而他已去世20年
※三國演義第18回
※三國演義演員現狀,關羽入獄1年,張飛拄拐,他已去世20年
※首播突破2000萬的3D版三國演義,曾因視效太逼真被雪藏近7年!
※厲害:三國演義在泰國火了200多年!7月電視台又要重播
※1994版《三國演義》中一個鮮有人知的漏洞
※為拍《三國演義》而建的影城,佔地面積2000畝,24年後關城
※34歲因三國演義走紅,與圈內老婆恩愛29年零緋聞,如今女兒26歲也是演員
※「618」進化,從「二選一」到「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演員現狀:關羽入獄1年,張飛拄拐,他早已離世20年!
※他有65萬大軍,卻被20萬人殲滅,他的失敗成三國演義經典戰役
※94版《三國演義》拍攝幕後的故事,投資竟然是1.7億元的大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