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戶外背包那些被你忽略了的細節功能

戶外背包那些被你忽略了的細節功能

背包可以說是戶外活動中的必備裝備,無論你參加什麼樣形式的戶外活動,你的身上總會有一款適合你活動需要的背包。做為戶外活動中最普及裝備之一的背包產品,由於它們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因此決定了它們彼此不同的「身材」和「相貌」。那麼,作為它們使用者的我們,是否真正的了解了它們真實的面貌呢?

作為戶外裝備,我們在戶外活動中常用的背包算是我們接觸最多的戶外產品了,它們在具體的使用功能、製造工藝和材料上與我們平常生活中使用的運動背包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設計理念和工藝水平的不斷發展,當年清一色笨重的帆布軍用背包早已變為各色背負、多種面料的專項用途產品。在當前的戶外市場上,背包是產品種類最多、針對性和功能性最全的產品。在特點上它們有強調輕量化的,有強調結實耐用的,容積上的有小容量和大容量之分,功能上的有登山的、徒步的、攀冰的、探洞的,還有騎車用的等等。現在的戶外背包已經不簡簡單單是我們背負裝備的工具,在特殊情況下它甚至可以變身為保暖的睡袋或是救死扶傷的擔架。戶外產品的精髓就是滿足人在戶外活動中的需要,而這種把需要轉化為設計的工作正是生產廠商門孜孜不倦去追求的。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材料和製造工藝的日新月異,背包在細節的設計上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廠家在有限的空間里,盡量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背包的細節進行了眾多的處理。使背包功能更加多用途化,讓使用者的操作更加方便化。

主要是針對大家經常使用的大容量背包為主。從整體上看,這類背包可分為頭包,背負,包體三部分,那麼我就根據自己接觸過的背包產品,來按這三部分順序來聊聊。

一、百變頭包

頭包可以說是背包細節應用的最平常的地方了。差不多各個廠商都會在它上面做些文章。根據我接觸過的背包產品來看,頂包的細節設計基本表現在包內零件和頂包整體利用上。對於前者來說,工藝相對簡單,多是在包配置有繩帶和鎖扣。方便使用者存放證件,鑰匙或是眼鏡盒類的小件物品,既方便又安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GraniteGear(花崗岩)的設計,它在採用3DTEPEX背負技術的產品頂包里配置了一個尼龍小袋,內有背包的插扣和背負零件,為使用者提供了背包易損件的備份,這在遠離後勤補給性質的戶外登山裡是非常有用的。對於包的整體利用來說,我個人認為又分為頭包內部功能和整體功能利用。包內功能是指廠商把頭包倉內設定賦予專項功能,如OSPREY的AETHER75的頂包,其被設計為可容納3升水袋的隔倉,並專門設置了水袋水管出口。十分方便使用者補給需要。從整體上看,不少品牌的背包把頂包設計成腰包款式,以用來拓展背包的使用功能。這類設計主要是以腰包的腰帶設計劃分,一種是將頂包直接做成腰包式樣,包括腰帶在內的所有配件都做齊,使用者直接將頂包從背包主體上拆下,即可當腰包使用。這類設計多出現在老款背包上,如我用過的一款BLACKYAK的TORNADO70背包,其頂包設計就是典型的代表,這種頂包方式由於背包本身增加了額外的扣帶,在打包時會造成一定的不便,背包的整體的重量也有一定的增加(這類設計在現在輕量化背包潮流的產品中已很少見)。另外一種設計是組合式,即頂包通過與背包其他部件的組合(多為背包腰帶)來合并成腰包。如DANADESIGNEBOMB和OSPREYAETHER75的頂包,就是這種設計的典型代表,使用者只需分別將背包頂包與腰帶拆下後,將腰帶插入頂包內部的固定帶中即可組裝成一款重裝腰包。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可以減輕背包的整體重量,更可以充分利用背包的其他部件(攜帶時舒適、牢固),在背包設計模塊化盛行的今天,其目的很容易實現。

二、包體上的十八般兵器

GIF/293K

背包在整體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包體了,它也是體現細節功能的最主要舞台。下面就簡單談談我們比較常見的設計。

1、從包體的上部來看,目前比較普及的就是頭窩設計了。這種設計一般出現在大容量的背包上,它的原理就是在人體頭部相對於背包的位置上,利用材料的立體結構形成一個凹陷的空間,以便在使用時頭部活動更加方便自如。我自己用過的背包中頭窩一般來說分為兩種,A:依靠對包內收縮帶的調節形成頭窩結構(如OSPREY)。B:利用特殊的材料來製作成凹陷結構(如CERROTOREE)。頭窩的作用體現在:登山時,由於地形坡度的原因,背包會經常處於前傾狀態。尤其是大角度向上攀登時,大容量背包由於體積和長度的問題,很容易對使用者的頭部活動造成障礙。因此,頭窩的設計就顯得非常實用了。需要說明的是,一個方便的頭窩在很大程度上與使用者在打包時對相應位置的處理有著很大的關係,關鍵是盡量在此位置放置柔軟的東西以方便頭窩的形成。合理安排包頂的裝備,好好解放你頭部的空間。

2、相信不少朋友當初剛參加戶外活動時最頭疼的就是打包了。看著一包的裝備怎麼收拾也不是,包裝的歪七扭八,不是上面鼓個大包,就是下面空個大坑。早期的我接觸的大多數背包都是採用上下縱向收縮的方式,在裝載不規則外型或裝少物品時,打包時處理起來非常麻煩。而目前背包產品中廣泛採用的束衣結構收縮方式很好的解決了這類問題,這種設計主要是在打包前充分放鬆包體,在填充滿物品後全方位收緊拉帶,對包內物品施以壓力,以達對物品固定緊縮的效果。這種設計在背包裝載物品多或少的情況下都可以讓你把包整理的整齊劃一,不僅外觀漂亮整潔,而且活動中也不會產生包內物品晃動的現象。

3、在使用背包時另外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就是去放置物品了。當你在野外活動中想找件物品時,要麼你有好的耐心,打開背包一樣樣的翻找;要麼你有好的記性,對包中的物品位置了如指掌。不過遺憾的是,這兩種辦法最終還是需要花點時間打開背包來尋找。但是,也許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鐘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已經把你澆成了落湯雞;也許一股突降的寒流已經讓你噴嚏留涕了……隨著戶外產品的人性設計,即時取放設計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我們就以即時取放系統(INSTANTACCESSSYSTEM)的典型代表花崗岩背包來給大家說明。花崗岩大多數款背包包體上都具有一個很典型的外觀,即雙向雙拉鏈的前臉,它的內部是由兩個側翼和幾根固定帶所組成。當使用者取放物品時,只需將前臉打開,鬆開包內的固定帶,就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物品,而不必把其他物品也折騰出來。這樣一來,使用者在裝包時對物品的處理就會簡單許多。只用將物品分類整理好就可以,而不用事先就要考慮自己好裝備使用順序,發愁什麼該放上面,什麼該放下面,讓你輕鬆自如的來處理各類繁雜的裝備用品。

GIF/527K

4、背包的基本功能就是作為各種裝備的移動載體。因此,對於一些外型特殊的物品就要有針對性的運輸方法。而背包寬闊的包體就為這類特殊物品的攜行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我們通常在包體上看到的各類扣袋和兜網就是這種攜行設計的典型代表。根據位置的不同,這些攜行設計大致可分為:包頂,包身,和睡袋倉等幾個位置。其中如包身和睡袋倉外部可以捆紮各類大型裝備(防潮墊、帳篷等)和技術器材(冰鎬、繩子等)。對於那些技術型背包來說,有的還特別安排有攜帶冰抓和頭盔的附件設計(如DANADESIGNE的BOMB和CERROTOREE的PORTERICE35),而包體兩側兜網的功能相對來說就比較多用化了。一般說來,兜網可以用來裝載諸如水瓶或一些雜物。這裡跟大家談兩個比較有趣的細節:一是雙開口兜網,既是在兜網正上方和靠近使用者一側各有1個開口(如OSPREYAETHER),這樣不僅增加物品儲存數量,而且使用者在運動時不用卸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回手來取放兜網中的物品。二是採用的彈性兜布材料,這種材料避免了以往背包滿載狀態時,減少兜網儲存空間的尷尬。即便在背包容量滿載時,依舊讓你方便地攜帶如保溫壺類的大型物品。比如像GraniteGearTALUS兩側兜布就使用的是彈性材料,它採用了DURASTRECH/VAPEXLAMINATE材料,具有柔軟、彈力、不起球,抗磨損和抗劃傷的特性。

三、見縫插針在背負

背負系統就面積來說是背包整體中可以發揮其他附屬功能最小的地方。由於背負系統在背包整體中與使用者應用的重要地位,所以基本上不會在它上面安排大型裝備的攜行功能。一般只在背負系統中的腰帶和肩帶位置上面安排各扣帶零件來擴展其他用途。

如腰帶上最常見的幾項擴展用途:

1、背包腰帶上可儲存手機和相機類小型物品的口袋;

2、背包腰帶上用於攜帶技術器材的繩帶(一般外覆耐磨材料)。

如肩帶上最常見的幾項擴展用途:

1、可以當做口哨使用的雙重用途胸口;

2、肩帶上用來固定水袋水管的卡口。個人感覺這是考察一個背包細節細緻的最好體現。由於水管在戶外活動中會隨肩帶不停運動,如果卡扣是固定式的,很容易造成水管脫出。因此細心的廠家會將這點做成活扣(在成本及做工上與固定式有相當的差別),以便在不影響水管使用的前提下,始終保持其固定位置。

3、長距離徒步中,肩帶上用以減緩疲勞的碗帶;

4、兩條肩帶上用來掛帶各類物品的環扣。

GIF/81K

識別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買戶外 的精彩文章:

從種類到選購!聊聊衝鋒衣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你沒有理由不買美利奴羊毛襪
戶外新手購買衝鋒衣應規避的六個誤區
讓你不錯買 如何選購防水袋
戶外露營吃飯的傢伙 戶外鍋具選擇指南

TAG:買戶外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你的背肌總是練不起來?可能是你忽略了這些細節!
忽略這個細節,可能會毀了你的愛車!
狗狗電梯驚魂,這些安全細節你可能也忽略了!
練胸肌找不到感覺?你是不是忽略了這些重要的細節
總覺得廚藝練不好?你可能忽略了這個細節
修得玄關 這些重要的細節你忽略了嗎?
想要你的步法更快?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你不能忽略
脂肪賴著不走?你可能忽視了這三個細節
你的甩脂機使用方法真的正確嗎 這些小細節很可能被大家忽略
這些細思恐極的電影細節,簡直戳瞎了我的眼
界面不精緻,往往是你忽略了這些設計細節
這些有可能會毀掉你婚禮的小細節,你都注意到了嗎?
塗口紅需要卸妝嗎 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結石姐為何能夠吸粉無數?解讀《歌手》節目那些被人忽略的細節…
胸肌不夠大?你可能忽略了這4個訓練細節
黑白搭配也穿不出高級感?那可能是你忽略了這些細節
黑白搭配也穿不出高級感?那可能是你忽略了這些細節!
糖醋蒜製作其實不難,重要在細節,別忽略,知道這些做出來才好吃
吃西餐這幾個細節不能忽略,不然自己很是尷尬,還不能跟別人講
為什麼你泡的白茶不香?大概是忽略了這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