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5個信號,第一個最常見!遇到你就要注意了!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合稱。
在上海,大腸癌又叫「癌老二」,意思是,大腸癌是發病率居第二位的腫瘤。在本世紀初的上海,大腸癌的發病原居第三位,僅十年時間,就取代胃癌上升為第二位。在全國範圍內,雖然大腸癌還居第五位,但其增速強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排便規律,一天排便一次比較多見,也有人兩三天排一次便,如果長久以來都是如此,已成習慣,則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使偶爾出現腹痛或腹瀉,但只要排便後這些癥狀消失了,那麼也無須特別擔心。
最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這些情況,一旦發現,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是大腸癌最常見的表現。比如之前排便很規律,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裡,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卻十分頻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卻要一天三五次地跑廁所。
一旦出現這些排便習慣的改變,不要覺得「這只是便秘,只是拉肚子而已,沒什麼大事」,最好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血便
血便也是發生疾病的標誌。很多人往往誤以為造成血便的是痔瘡,也不當回事。然而,有時候這些情況會包含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信號,不能自己輕易判斷。
在糞便通過已有癌症的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從而引起血便。如果持續出血,還會導致貧血。
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
若是在靠近肛門的位置發生癌症,那麼腸道會變得狹窄,糞便不易通過,就導致糞便變細或便秘。同時,由於腸道變窄,為了將糞便從腸道中擠出來,大腸就得更賣力地促進排便,腸道運動就變得活躍,因而導致了腹瀉。
所以,在大腸癌的發展過程中,常是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
持續腹瀉
若是因大腸癌導致的腹瀉,常常水性糞便中還混雜著血液,排便後還有糞便殘留的感覺,同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反覆發生。
像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通常幾天內就會好轉痊癒,但是,如果未痊癒的情況持續很久,就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大腸炎或大腸癌,要去醫院檢查。
糞便很細,排便不爽
若是平時排的糞便較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的糞便,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的。腫瘤一旦變大,就會影響糞便排出,使之變細,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是感覺想排又排不幹凈。
所以,一旦持續一段時間排出的均為柔軟的細便,並且總有排不盡的感覺,就要特別注意,需要接受內鏡檢查。
當我們發現身體上述異常狀況時,意味著大腸癌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在大腸癌早期,人們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癥狀。所以,過了50 歲,最好每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確認糞便中是否混雜血液,了解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況。越早發現大腸癌,治癒機會越大。
雖然大腸癌的病因,醫學家還未完全揭開,但他們已經發現發病因素與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本文意在從生活方式角度,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腸道功能,避免大腸癌風險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腸道的功能狀態不僅人與人之間不同,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有很大差異。進食、緊張、藥物和疾病,甚至社會文化形態都對腸道功能狀態有影響。然而,排便次數是因人而異的,正常的排便次數範圍從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
不過,如果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或糞便量有改變,或糞便中有血、粘液、膿液或過多的脂肪物質時,就要小心是否發生腸道疾病了。


※這個食物,每天一勺,遠離大腸癌
※大腸癌的早期發現
※引發大腸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大腸癌應該如何預防?
※7大身體癥狀別不當回事,可能是大腸癌給你的警示!
※《大腸癌手術後,發生腹脹腹痛,什麼原因?怎麼辦?》 答病友問
TAG:大腸癌 |
※大腸癌的誘因有這4個,若你一個不佔,偷著笑吧!
※再次提醒:這4個癥狀再拖一個月,就是大腸癌!切莫忽視
※這4個信號在提示大腸癌來了,別到晚期才看到!
※醫生:「大腸癌」到來之前會給你3個警告,佔一條的就要注意了!
※這4個癥狀再拖一個月,就是大腸癌!切莫忽視,現在看還來得及
※注意了,大腸癌來臨前會有這3個徵兆,不可大意!
※很多大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大腸癌的四個信號一定要小心!
※大腸癌常常有5個信號,超過三個以上,你該去檢查一下腸鏡
※身體出現這4個「癥狀」就是大腸癌!注意了,別錯過!
※罹患大腸癌不可怕,做到這幾點的人最後70%都能痊癒!
※早期大腸癌有六種信號,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些人一定要檢查腸鏡!
※哪些癥狀是大腸癌的信號?如果是第3個,說明已經到晚期了
※大腸癌早期會踢你4下,第2次的時候再疼也要回應,不然真的晚了!
※為什麼你是得了大腸癌?這6個原因,說到你的心坎里
※患上大腸癌的第一個信號,常常是這種異常,別再拒絕腸鏡檢查了!
※患上大腸癌的第一個信號,常常是大便變細,三類人一定要檢查!
※四天一次大便是大腸癌嗎,醫生提醒,上廁所時三個信號才最關鍵
※大腸癌的4個前兆,你了解兩個以上嗎?別到沒救時才發現!
※2種病是大腸癌「近親」!不注意的人都後悔了
※大腸癌早期的4個「信號」,你若發現一個,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