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臨終前痛罵「毓賢誤國」——毓賢其人其事!

李鴻章臨終前痛罵「毓賢誤國」——毓賢其人其事!

李鴻章臨終前痛罵「毓賢誤國」——毓賢其人其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唐寶民

寫毓賢,心情是很複雜的,因為對毓賢這個人的定性有點複雜,說他是民族罪人吧,他的確是一個愛國者,對大清的忠貞一片誠心可感天地;說他是民族英雄吧,他的「愛國」行為卻為大清帶來了巨大災禍。從毓賢身上,既可以看出歷史人物的複雜性,也可以看出歷史弔詭的一面。

作為晚清政治舞台上名臣的毓賢,是以極端排外著稱的,這個人是監生出身,他的官是捐來的,清光緒五年(1879年),由選用同知捐納知府派分山東,在山東工作了二十多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被授山東巡撫,成為山東最高行政長官,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達到了仕途升涯的頂峰。

毓賢對中國政治的最大影響,就是一手扶持了義和團,可以說,如果沒有毓賢的大力支持,義和團運動不會發展到後來的地步。毓賢是有名的酷吏,在官場上被稱為「屠戶」,在曹州任知府4年,採用大批逮捕、濫用酷刑和大批屠殺的恐怖手段進行統治。對於義和團,毓賢一開始也是「無情剿殺」,但後來,卻變「剿」為「撫」,由全力鎮壓轉變成全力扶持,促使他轉變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是緣於他的那顆「忠君愛國」之心。

毓賢忠於皇室、熱愛大清,當時清國最大的敵人,就是蠻夷,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清國一敗再敗,先敗於英國,再敗於日本……作為一個愛國者,毓賢對此痛心不已,因此他極端仇視外國人,恨不得將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全部殺光。但作為弱勢一方的清廷,無力與外國人對抗,但在剿殺義和團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平原事件後,毓賢卻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外國教會勢力比義和團對清朝統治的威脅更為嚴重,而義和團是反教會、反洋人的,因此,可以成為抗拒洋人勢力的重要力量。

如此一來,他對義和團的鎮壓就不像以前那樣賣力了,他改「義和拳」為「義和團」,採取了由「剿」變「撫」的策略。光緒二十四年,他提出「化私會為公舉,改拳勇為民團」的主張,升任山東巡撫後,明確表示「民可用,團應撫」,並特意在省城濟南設場招納拳民,令義和拳民教授兵勇拳藝。對於平原、高唐、茌平一帶朱紅燈、本明和尚(後改名心誠和尚)等義和拳領袖設場授徒、攻擊教堂、打擊教士的行為,他坐視不管,且暗中支持,客觀上推動了義和團組織的壯大。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7月,平原縣杠子李庄教民李金榜欺壓拳民,知縣蔣楷袒護教民、派兵捉拿拳民,引發武裝衝突,毓賢聞訊後,一面派兵彈壓,一面將蔣楷等人撤職查辦,又派濟南知府盧昌詒「親往撫綏」平原義和拳,並通令山東各地義和拳、大刀會等一律改稱「民團」,允許朱紅燈所部義和拳建旗幟,皆署「毓」字,自此,山東義和拳聲勢越來越大。

毓賢對義和團的支持,引起了外國勢力的極大憤怒,視其為縱容義和團的「罪魁禍首」。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清政府迫於壓力,將毓賢撤職,改派袁世凱任山東巡撫。去職後的毓賢回到北京後,依然不忘向端王載漪、庄王載勛、大學士剛毅等力薦義和團,並在面見慈禧太后時,向慈禧推薦義和團,毓賢的遊說行為,使「義和團可用」思想滲透到清國上層統治者的思想中,為日後向各國宣戰埋下了伏筆。

1900年,毓賢被重新起用為山西巡撫,這樣一來,他又有了施展的機會,毓賢到山西後,排外更加激烈,對拳民首領待若上賓,唆使義和團焚燒教堂及屠殺教民,之後又以保護傳教之名,命全省教士集中到省城太原的一間房子里,於1900年7月9日,在巡撫衙門西轅門前,將這46人盡數殺害(12名天主教方濟各會的義大利籍主教、修士和修女,34名英國浸信會傳教士,包括11名幼童);毓賢還親手殺死了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區正主教艾士傑;在他主政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山西全省共殺傳教士191人、中國教民及其家屬子女1萬多人,焚毀教堂、醫院225所,燒拆房屋兩萬餘間,是各省中死人最多的一個省。

毓賢的所作所為,激化了清國與列強的矛盾,致使列強再度與中國兵戎相見,導致了後來的「庚子國難」,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於1900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犯,8月12日,聯軍不費一槍一炮佔領了北京的門戶通州,北京城危在旦夕。

8月14日凌晨,聯軍在獲悉俄軍已經提前發起對北京的進攻後,日、美、英三國軍隊也隨後投入了戰鬥,到晚上9點,4支外國軍隊相繼攻入北京的外圍城牆,開始向東交民巷推進,當晚,法、奧、意三國軍隊從通州進入北京,至此,北京外城、內城攻防戰結束,聯軍把進攻的矛頭轉向了皇城和紫禁城,8月16日,清軍在京城各處與聯軍展開巷戰,戰至晚間,聯軍佔領了北京全城。

當天,各國軍隊指揮官下令「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劫難之中。聯軍攻入北京之後,作戰行為演變成了一場復仇行動,從破城之日起,聯軍肆無忌憚的大屠殺就開始了。伴隨屠殺的是搶劫,進城後,聯軍特許軍隊公開搶劫3日,這種被認為合法的搶劫活動在德軍到來後繼續擴大,持續了至少8天。聯軍在北京還燒毀了大量建築,北京城遭到嚴重地破壞……

庚子國難導致中國陷入空前災難、險遭瓜分,不得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在政治上進一步淪入了殖民地化,在經濟上則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地步,這就是毓賢之流愛國行為帶來的後果!

我們當然不能把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原因全算在毓賢頭上,但情勢的惡化及事態的一再擴大化,與他有很大關係。平心而論,毓賢的確是個愛國者,擁有著一顆滾燙的中國心,然而,這樣的愛國者,帶給中華民族的是福祉還災難呢?愛國主義,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愛國,需要的是理性行為,而不是盲目的衝動。

毓賢的行為,使我想到了另一個晚清名臣——徐繼畲,《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依據條約規定,欲在福州設立領事館,此事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同意,但同時規定:只有外交人員可以搬入福州城內居住,其他英國人不得進入福州城裡居住。

道光三十年(1850年)夏,兩個英國人搬進了福州城內的神光寺住了下來,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福州城士紳、市民們的不滿,認為「藩邦夷類」竟然跑到我們大清的省城來住,成何體統?太有損我「天朝上國」的尊嚴了!於是便向福建巡撫徐繼畲舉報,要求徐繼畲將他們攆出福州。

徐繼畲得報後,便派人去做那兩個英國人的工作,讓他們立即搬出城去,哪知,那兩個英國人仗著英國有堅船利炮,認為我們大英帝國才把你打敗沒幾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敗於英國),你們現在還怕我們呢,我不搬你們也不敢把我們怎麼樣,於是便賴著不走了。

當時,林則徐恰好回到福州修養,在與來看他的士紳們聊天時得知了此事,林則徐是強硬的主戰派大臣,認為兩個普通英國人,就敢如此無視我朝法律,太不拿我大清當回事了,於是便與一些士紳一起給徐繼畲上了一表,要求徐繼畲用強硬手段將英國人趕出城去,不惜「調兵演炮」,以彰顯我天朝國威,令蠻夷膽寒。

徐繼畲接到上表後,拒絕了林則徐等人提出的用強力手段驅趕英國人的建議,表示要通過和平的外交談判手段來解決此事。林則徐一看徐繼畲沒有接受自己的建議,認為徐繼畲是一個被洋人嚇破了膽的膽小鬼,便上書朝廷,對徐繼畲進行彈劾。

徐繼畲真的是害怕洋人才不敢動用武力驅逐那兩個人英國人嗎?其實不是,徐繼畲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對當時中英兩國的實力有著充分的了解,是審時度勢的結果,他不想因為小事引發外交衝突,再起戰端,因為通過幾年前的那場鴉片戰爭,徐繼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的軍事實力遠不如英國,兩國交戰,結果只能是中國吃虧,所以,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力避衝突,安下心來一心一意發展自己,等將來實力強大了,就可以不再受氣了。

當然,關於讓這兩個英國人搬家一事,徐繼畲也不是不予處理,他心中另有辦法,他留意到那個英國醫生是以替人看病為生的,就暗地裡派人做工作,不讓福州市民找那個英國醫生看病,這樣一來,英國醫生就處於失業狀態,賺不到錢,他沒法生活,天長日久之後,自然就會搬走的;另外,那兩個英國人住的神光寺,門窗破舊,牆體開裂,屋頂漏雨,徐繼畲便悄悄給所有的匠人下令,不准他們給這兩個英國人修房子,這兩個英國人好幾個月也雇不到肯為他們修理房子的工匠,秋冬時節一到,福州陰雨綿綿,房子日夜漏水,冷風瑟瑟,凍得他們整夜無法入眠,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終於受不了了,便主動搬離了神光寺,回到了城外居住。

一場險些釀成重大外交糾紛的事件就這讓被徐繼畲用智慧解決了。這件事雖然圓滿地解決了,但國人對徐繼畲的誤會卻很深,認為他不敢與列強鬥爭,妥協、賣國,枉為封疆大吏,朝廷不明真相,竟然下旨將他免職了。相比較之下,我們不難看出,徐繼畲這樣的「賣國者」,比毓賢這樣的「愛國者」對民族的貢獻更大!毓賢的愛國行為,實際上是害國害民害己、禍國殃民,據說李鴻章臨終時嘴裡還在痛罵「毓賢誤國」。

毓賢最後的結局是:被指為排外仇教的「罪首」,革職充軍新疆。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在蘭州被處死。臨死前,他寫了兩副輓聯:第一聯:「臣死國,妻妾死臣,夫復奚疑,最難老母九旬,稚女十齡,未免凋傷慈孝治;我殺人,夷狄殺我,亦有何憾。所愧奉君廿載,歷官三省,空嗟辜負聖明恩。」第二云:「臣罪當誅,臣志無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冤沉三字獄;君恩我負,君憂誰解,願諸公老成謀國,切須早慰兩宮心。」(兩宮指慈禧和光緒)可見直到臨死前,他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個愛國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蘿常春 的精彩文章:

晁蓋在臨終時,是否有意讓林教頭做梁山寨主?
真實中唯一擊敗過呂布的人,為何三國演義不寫他?
為什麼說晁蓋才是水滸中真正的小人,比宋江還過分?
水滸王煥,70多能與林沖大戰80回,真這麼厲害?

TAG:綠蘿常春 |

您可能感興趣

李鴻章 被誤解的愛國者
慈禧擅長做這事,李鴻章、曾國藩都深受其害,後被袁世凱學去了
李鴻章左宗棠,皆人臣謀國之忠也
曾國藩為何選擇李鴻章
李鴻章諷刺曾國藩打仗不行,曾國藩一句話懟的李鴻章悚然汗下
八國聯軍侵華李鴻章張之洞拒不勤王 事後為何沒受處罰
李鴻章背信棄義乾的噁心事,連英國人都痛罵他人渣!
曾國藩教李鴻章做人,守拙誠
李鴻章臨終前一小時拒絕賣國,兩句遺言讓人心酸
讀李鴻章《絕命詩》, 感悟李鴻章對後人的告誡與希望
李鴻章訪問俄國,俄國皇后跟他做了一件事,李鴻章說真不知羞恥
李鴻章背後笑話曾國藩,曾國藩僅說一句話,嚇得李鴻章不敢再說
李鴻章背後諷刺曾國藩,曾國藩僅回了一句話,嚇得李鴻章汗如雨下
李鴻章見沙皇夫婦,皇后伸出芊芊玉手,李鴻章卻怒罵:真不知羞恥
曾國藩全力提攜李鴻章 李鴻章如何對待曾國藩的兒子
李鴻章曾背後嘲諷曾國藩,曾國藩只說一句話,就讓李鴻章閉嘴了
李鴻章在危難之際屢次拋棄曾國藩,為何曾國藩還視其為接班人?
李鴻章為臣的謀略 李鴻章是忠臣還是奸臣
此人殺了李鴻章的侄子,李鴻章卻說謝謝
清末功臣李鴻章一心為國,明知慈禧自私無能,為何堅持為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