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長怎麼和特殊兒童相處

家長怎麼和特殊兒童相處

特殊兒童(exceptional child)

(1)廣義的理解,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這些差異可表現在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言語等方面,既包括發展上低於正常的兒童,也包括高於正常發展的兒童以及有輕微違法犯罪的兒童。在《美國特殊教育百科全書》中分為天才、智力落後、身體和感官有缺陷(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殘疾及其他健康損害、言語障礙、行為異常、學習障礙、自閉症(孤獨症)、阿斯伯格綜合症,感官統合失調等類型。

(2)狹義的理解,專指殘疾兒童,即身心發展上有各種缺陷的兒童。又稱「缺陷兒童」、「障礙兒童」。包括智力殘疾、聽力殘疾、視力殘疾、肢體殘疾、言語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多重殘疾、自閉症(孤獨症)、阿斯伯格綜合症等類型。各個國家規定的具體種類數量和名稱不盡相同,例如美國的法令規定殘疾兒童有11類,日本的法令規定有8類。可以在發現殘疾後即進行教育和訓練,使其達到最佳的康復水平、減少殘疾的不良後果,從而得到全面發展,能夠適應社會,成為社會平等的成員。

家長在和特殊兒童相處,會有如下幾點注意的:

( 一)態度問題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家長在與特殊兒童交往時屬於強勢的一方,因此,有些家長在交往時容易出現較強的主觀意識和個人判斷,給特殊兒童形成的感覺或是高高在上、不可接近;或是冷漠忽視,與己無關。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家長沒有從心底接納他們。家長要有對特殊兒童接納的態度,只有先接納他們,才能去親近他們,才能建立起交往關係。

( 二)溝通問題

能否實現有效的溝通,表達和傳遞信息的方式很重要。從發布信息的指向來講有兩種: 一是「你向信息」,其信息指向的對象是特殊兒童,是指特殊家長在與特殊兒童溝通時總是基於個人過強的主觀意識,忽略對方的感受,不留餘地地批評,結果造成特殊兒童的不悅。二是「我向信息」,其信息指向的對象是家長,即他們所說的都是自己對特殊兒童行為的感覺以及特殊兒童行為對他們的實質影響等。

「你向信息」是家長與特殊兒童溝通時存在的主要障礙,由於過於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家長通常的表達方式為責備、命令、嘲諷、說教等,例如「你不可以這樣做!」「你最好安靜,否則……」實際上,多數家長並不是有心責備、命令、嘲諷特殊兒童,其強烈的言辭背後隱藏著對特殊兒童的關心、指導和期望,只是沒能站在特殊兒童的角度,用特殊兒童能接受的語言來表達。正如上面所列舉的「你最好安靜,否則……」這句話表面看是警告、控制性質的語言,實際上是為了表達提醒的含義:「你不可以這樣做!」是命令、指責性質的語言,實際上是為了指導特殊兒童;「你不說,我就告訴你家長!」是恐嚇、威脅性質的語言,實際上是家長想了解某些情況;「你這樣做對嗎?」是質問、說教性質的語言,實際上家長想幫助特殊兒童。特家長在與特殊兒童溝通時應該恰當地選擇傳遞信息的方式,多傳達「我向信息」,如「我認為……」「我知道……」。

(三)信任關愛問題

特殊兒童在學校里,不是說所有的責任和義務就都落在了學校。在團體中,特殊兒童的感受可能會不舒服,不適應,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甚至是欺負,作為家長要多和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基本情況。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關注。

mmbiz.qpic.cn/mmbiz/NnNpCrZE0Tt5DgicTticMd4jysb91AcAMbP0VHmqb2acRfgEnzMtTMC5QCF0BvLMmXwTxRcQZwPh0IAc180zzTHg/0?&&wx_fmt=gif");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size: 10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問醫生 的精彩文章:

混合型散光弱視的孩子千萬不能用的弱視訓練方法
白癜風白斑和白色糠疹有哪些不同?
醫療思維與摔跤取勝之道生活總是相通,道理總是一致
惱人的「骨刺」

TAG:愛問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錦囊:如何更好的與孩子相處?
兒童腮腺炎,家長怎麼辦?
家長如何與孩子老師有效溝通?
家長該不該和孩子普及死亡教育呢?
「蒙特梭利育兒法」適合中國家長和孩子嗎?
孩子任性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怎麼提高幼兒的情商!家長、老師必看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對孩子缺乏耐心怎麼辦?
孩子怎麼由家長去正確的教育呢?
聰明家長和普通家長的最大區別,你屬於哪種呢?
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探索欲?
家長群里總會有一些特別奇葩的家長,看著真讓人無語
你在家長群里見過什麼奇葩的家長?網友:和異性家長聊得火熱
一部適合特殊兒童、多子女家庭、青春期孩子和家長看的「教科書」,一部觸及心靈的家庭親密關係寶典!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家有學齡前兒童,作為家長你會教育嗎?
熊孩子都有怎樣的熊家長?
嬰兒式多標家長:永遠無法傾聽和相信孩子
家有再障的兒童,家長如何進行護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