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友會第一期——解析《童話心理學》

書友會第一期——解析《童話心理學》

6月7日晚,書友會第一期分享終於開始~(≧≦)/~啦啦啦,書友會分享暫定於每周一期,每期請一位書友分享一本和心理學相關的書,每月一期線下見面會。氣氛都比較自由,親們可以隨時提問和討論。(什麼?還沒有加群,快快掃描找靜老師拉你入群哦~)

第一期我們來分享一本小書《童話心理學》,首先介紹下作者,河合隼雄,他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亞洲第一位榮格學派的學者,後在日本文化廳和教育部工作。他的《孩子的世界》也非常受家長歡迎,大作家村上春樹最喜歡的心理學家就是河合隼雄,甚至專門去拜訪並寫了一本書《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說到榮格學派,熟悉心理學的人就會想到集體無意識和個人無意識這些概念。是的,這位靠心理學讀懂人心的河合隼雄潛心研究世界各國的童話、神話、寓言故事多年,他說:「童話誕生自每個人的心中,隱藏著我們心靈最深處的願望。童話和現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玫瑰公主,金鳥,畫眉嘴國王,每個熟悉的童話背後,都隱藏著人類內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有人在童話中會發現「教壞小朋友」的橋段,而希望修改。

其實童話是怎麼來的呢?

作者講了一個故事,有天,在街區的圖書館站著看書,不經意間聽到幾個主婦們的閑聊。她們說,有個孩子因為父親留學,隨他一起去了瑞士,結果孩子在瑞士忘記了日語,每天說德語。最近回國了,立刻想起了日語,成績很快升到了全班第一名。主婦們對這個「神童」也好,「傑出少年」也好,的故事津津樂道。但是作者卻明白這個故事和事實有很大的出入。他們說的少年正是作者的孩子。孩子去瑞士和最近回國是事實,但是忘記日語,成績很快成為全班第一卻不是。為什麼主婦們如此熱衷於這個明顯具有常識缺陷的話題,或許是因為這個故事符合她們的主觀想像,不難發現,我們的童話中也有無數「傑出少年」「神童」的故事。這些共同的期待流傳下來,便成為童話中的原型。

童話來自於民間故事,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隱去了時間,地點,名字,跨越高山大海,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孩子們弄不懂複雜的文化背景,但是可以看童話,接受各種資訊的成人也可以在童話故事中發現樂趣。童話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但在面臨人們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的人生基本命題中,卻能給我們安慰和啟發。榮格派的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童話中蘊含著原型,並且是最古老,最抽離具體時代和社會的原型。這種原型體驗符合人的普遍心理,因此被很多人接受,而流傳下來。

大家讀童話的時候,會有很多和現實不一致的地方。比如說在社會中,我們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可是童話中卻告訴你《白雪公主》想毒死女兒的也是媽媽,並且河合老爺子無情揭露:在這個故事最初的版本里,母親就是親生的。在社會中,我們都相信「勤能補拙」「一份辛勞一份才」可是在童話《三個紡織女》中,最懶惰不會紡紗的女孩就變得成功。在社會中,我們相信「言必信,行必果」,可是在童話故事中,青蛙王子是被公主仍在牆壁上才變成王子。世界上有多少箴言,就有多少個童話作為反例存在。為什麼童話如此不符合社會的邏輯?榮格派的分析師看來,恰恰是童話表現了更深層次的人類無意識。

下面從具體的童話故事中來分析原型吧~

1. 童話中的母親形象

《格林童話》中有個《亨塞爾和格萊特》的故事,樵夫、妻子、一雙兒女,這個完整幸福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饑荒來襲,食不果腹,餓得輾轉難眠的樵夫滿臉愁苦地問妻子怎麼辦,妻子的答案特別快准狠,非常斷舍離:把倆孩子都給扔了!

如果你也是個善良的讀者,一定對妻子的話驚訝萬分,畢竟是你孩子啊。緊接著,故事第二段做了交代:「兩個孩子聽見了繼母對父親說的話……」這個不經意中傳達的「母親是繼母」的信息,是不是讓你長吁了一口氣,安下心來接受故事的任何走向?

然而,河合老爺子無情揭露:在這個故事最初的版本里,母親就是親生的!不止如此,白雪公主那個惡名遠揚的母親、想毒死最美的女兒成為「天下第一美」的王后,原本也是生母。心理分析認為,我們在考量「母親」這個問題時,總是存在著正負雙重性。然而人們卻只肯承認母親的正面性是母性的本質,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文化和社會,社會上只會宣揚正面的母親,而童話卻在提醒我們人們潛意識中的負面性。

好心的人覺得,親生母親扔孩子,這多不人性啊!出於一片善意,把生母默默改成了繼母,講給孩子聽……繼母這個黑鍋啊,一背就是千百年。和她一樣臉譜化的負面形象,還包括童話中反覆出現的森林裡醜陋的老巫婆、披著羊皮的大灰狼以及偽裝成糟老頭子的惡魔等,他們各自映射著微妙的心理學動因。

母性具有孕育死和生的雙重性,既有培育生命的正面力量,也有吞噬一切生命致其死亡的負面力量。母性的正面力量人們可以輕易感受到,但負面力量則在於它對孩子有強大的支撐力,因為阻礙孩子的獨立,最終限制孩子的發展。孩子的成長,必須伴隨著與母親的分離,走上獨立成長的道路。

母親對孩子竭盡所能,為孩子在所不惜,而在家中,母親非常強勢,甚至承擔起一部分父親的職責,督促孩子學習,扮演著嚴父的角色。而母親的特徵越來越少,比如她們不會與孩子溫柔相處,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是軟弱的父親注意到這一點,並開始憐憫孩子。

一方面孩子享受這物質上的寵愛,另一方面缺乏人性化的溫柔對待,體驗著冷酷,很多母親會說著「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的將來」,想著把孩子送進某個好的學校或托養機構,她們不是緊緊抓住孩子,就是完全撒手不管。物質上過度溺愛的反面,往往是精神上愛的缺失。而孩子的成長,必須伴隨著與母親的分離,走上獨立成長的道路。

2. 童話中的懶惰

格林童話中《三個紡紗女》的故事,講了一個姑娘不喜歡紡紗,惹惱了母親,被揍得嚎啕大哭,正好王后路過,問怎麼回事,母親騙王后說,女兒太喜歡紡紗了,紡得停不下來,只好把她打哭了。王后信以為真,說自己正好需要一個幹活勤快的人,讓女兒進宮,她想紡多久就可以紡多久。

進宮後,懶惰的女兒不知道如何是好,哭了起來,這時出現了三個奇怪的女人,第一個女人長著一雙大平腳,負責踏紡車;第二個女人長著大大的嘴唇,負責舔濕紗線;第三個女人長著寬闊的大拇指,負責捻線。三個女人幫女孩紡線,但提出一個交換條件,如果她與王子成親的話,一定請她們喝喜酒。女孩答應了她們的條件,她們源源不斷地紡線,紡出來的東西讓王后讚不絕口,王后果然讓女孩嫁給王子。

婚宴上,女孩邀請了三個女人,王子見後非常驚訝,問她們為什麼長成這樣?三個女人回答是紡紗造成的,王子聽罷大吃一驚,決定從今以後再也不許自己美麗的妻子碰紡車。故事結尾:如此一來,這個女孩就擺脫了紡紗這討厭活兒。在這個故事中,懶惰的女孩獲得了成功。

一方面,大家將勤奮視為美德,另一方面,人們創造出懶蟲成功的童話。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需要不斷地勤勞地紡紗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疲憊不堪的人們在紡紗女的故事中加入了自己的願望。人們暫時將僵化的道德撇在一邊,開心地讀著懶人大顯身手,獲得成功的故事。在殘酷的生活面前,人們在懶人故事裡寄託了自己的願望。

我們現代人說「慢慢走啊,欣賞」,「慢生活」就是最小規模的懶惰。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只是埋頭狂走,有時會離終點越來越遠,而慢下來,卻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學習,寫作,工作都是這樣,如果我們時時刻刻想到要考比別人更好的分數,取得比別人更高的成就,可能做著做著就做不下去了。因為在攀比競爭中會迷失自己的方向,而變成別人希望你成為的自己。

童話講述了很多不在自我決定範圍內的事,在很多童話中,危機莫名其妙地開始了,又莫名其妙地結束了,主人公好像也沒有做出什麼關鍵性的決定,只是堅持等到某個時候,轉機就悄悄發生了。這種「等風來」的謙虛和被動,比如公主沉睡了100年,大概是現代家長和教師最缺乏的品質。在很多時候,家長和教師越努力,小朋友的癥狀就越嚴重。所以,還是把培優補差的錢省下來,多讀讀童話吧。

總結一下,人們主流意識中,追求卓越,討厭懶惰。但是偷懶成功的童話來源於人們繁忙工作中的樸素美好願望,也有在退行中發揮出創造力的故事。所以,我們愛勤奮,也並不討厭懶惰,偶爾偷個小懶也不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3.童話中的父性

《格林童話》中有篇《金鳥》的故事,開頭用了很短的篇幅描述國王作為父親的使命。國王的宮殿後面有一座花園,花園中長了一棵結金蘋果的樹。蘋果熟了,就將它們的數量記錄下來。但每過一個晚上,蘋果都會少一隻,國王便派人去看守。國王擁有金蘋果是絕對王權的象徵,他不但掌控這一切,還期待世上的一切都擁有良好的秩序和規範(檢查蘋果的數量)。一旦他發現秩序沒有得到嚴格的遵守,就要採取手段糾正。

在前面講過母性的原理:包容一切,擁有生育和養育的功能,母性的正面有溫柔和慈愛,負面則是控制。父性具備的功能是阻斷,它與母性的一體化功能相反,會對事物進行分割和剝離。它將世界分為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父母與兒女等,由此建立起秩序。父性是秩序和社會規範的施行者,擁有權力,訓練孩子遵守規範。母性包容一切的功能與父性區別善惡的功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時,人們的生活才能過的圓滿。

父性的正麵價值可以在童話《青蛙王子》,公主想取回掉進井裡的金球,有口無心地對青蛙做出了承諾,答應青蛙做她的朋友,陪她一起玩。沒想到青蛙真的來到了王宮,逼公主履行諾言。國王父親教育她:「你不管答應了什麼,都得辦到。」當青蛙提出要和公主躺在一張床上,公主害怕地哭了起來,國王生氣的說:「在你困難的時候,無論誰幫助了你,過後都不應該瞧不起!」

這裡明顯表現了父性的功能,有恩必報,必須履行自己的諾言,這些原則具有不可違背的絕對性,哪怕對方是醜陋的青蛙,也不能找借口逃避責任。這種嚴格的父性原理為後來公主與青蛙王子帶來了幸福的因緣。

正如母性擁有正面與負面的雙重性,父性也有雙重性。不可違背的要求過於嚴格,便會走向扼殺生命的負面性。《沒有手的女孩》講了一個磨坊主漸漸變窮了,除去他的磨坊和磨坊後的一棵大樹,沒有任何財產了。一天,一個陌生老頭對磨坊主說:「只要你答應把磨坊後的東西給我,我就讓你富起來。」磨坊主答應了,立刻變成了富人,但磨坊後站著的正好是他的女兒。原來陌生老頭是惡魔,想用奸計帶走磨坊主女兒的靈魂。惡魔逼迫磨坊主履行承諾,他無法拒絕,惡魔命令磨坊主砍掉了拚命反抗的女兒的雙手。

在這裡,履行諾言也帶來了破壞性。對父性原理的過度強調,阻斷了女性的功能。過於強調和維護秩序,會將人類原始的感情抹殺得一乾二淨。

4.童話中的女性(阿尼瑪)和男性(阿尼姆斯)

童話中有很多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生活的主題,現在很多學者從社會角色變遷的角度抨擊童話中過多的王子和公主結婚的話題,因為這些強化女性僅僅隸屬於家庭,從意識層面來看是正確的。但是從深層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童話中王子與公主的結婚,並不是指現實層面兩個人之間的「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而是指所有男女個人心靈深處都必須完成的整合阿尼瑪/阿尼姆斯的任務。通俗來說,就是優秀的人都必須發展自己的男性特徵和女性特徵。

阿尼瑪是男性心靈中女性形象的原型,她讓男性產生情調,包括感受情緒,預見性的直覺,對非理性事物的感覺,愛的能力,對自然的感情,以及與無意識的關係。阿尼姆斯是女性心靈中男性形象的原型,他讓女性敢於要求。他們是靈魂的象徵。如果不能解除對其的壓抑,就會感到生命深處的乾涸,如果被其過度吸引,則會導致在現實世界中的毀滅。阿尼瑪/阿尼姆斯帶來的衝擊力,在現實人生中常常是通過婚姻關係里反覆的衝突表現的,而在童話之中,則更具象性地以一對男女關係中「相遇——吸引——結合——衝突——分離——重新結合」的螺旋形上升來表達。

《謎語》的主角是王子,《畫眉嘴國王》的主角是公主,卻都受到了迷人而危險的異性的吸引。公主不願意結婚,於是給求婚者出了三個謎語,求婚者如果猜錯便會被處死,她因此保持了獨身。直到有一天,卡拉夫王子出現,他猜中了謎語。他們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去迎接挑戰,在真正的結合到來之時,誘惑者的邪惡和危險就會得到轉化,化為無比的美與純潔。我們被這樣的結局打動,一定是因為它不僅表現了社會層面的相配或成功,更讓我們體驗到心靈層面的活力和完滿。

分析了這麼多,其實童話並不完全符合「懲惡揚善」的價值觀,它是人們集體無意識的體現,追根溯源,探尋童話和寓言的心理學解讀,也別有趣味。童話中的青春期,男性女性形象,和自體的實現都是探尋集體潛意識之旅,所以推薦大家讀讀這本《童話心理學》。

最後以一位一年級小朋友山下美智子的詩作為結尾,詩的名字是《神》

山下美智子

神無論是開心的事

還是悲傷的事都看在眼裡

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

也許神也會厭倦

神啊

既創造聰明人也創造傻瓜

就是因為厭煩

生活與心理

一起分享世界的點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與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與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解析常見夢境
《三命通會》乙日戊寅時生的八字解析講解
「剩女」現象的心理學解析
八字命理漫畫版解析一
《妄想代理人》解析
方圓三角理論理念解析
八字核心之日主衰旺,易學鬼手解析
專業解析:一篇文章告訴你,加國哪個大學最會「談錢」
看漫畫學算命,漫畫解析——八字命理之十神六親
無兄弟不遊戲《妖尾》手游公會玩法解析
王鐸書法解析教材《草書字譜》
命理學基礎,「十神」經典解析(二)
鄧石如篆書解析(一)
「相由心生」的心理學解析
一個算命大師解析「八字」正官理解
茶學 《茶經》解析
古代八字命理論女命白話解析
日久生情的心理學解析!
《我不是葯神》之人性解析
看漫畫學算命,漫畫解析——八字命理之納音神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