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堅持還是順從?——育兒觀念有差異,聽媽媽的還是聽奶奶的?

堅持還是順從?——育兒觀念有差異,聽媽媽的還是聽奶奶的?

最近小區里跟我們家孩子一起玩耍的Nick小朋友遇到了點麻煩。

他媽媽跟奶奶的在如何育兒觀念上產生了分歧,據說還鬧得挺嚴重的,倆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誰也不肯讓步。

育兒問題升級成為了婆媳問題,這可苦了Nick的爸爸,三天兩頭跑來我們家訴苦避難。

每次問他解決了沒,Nick爸爸只能苦笑攤手說,「哎,就那樣唄。」

媽媽與奶奶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很常見,畢竟生活的年代與接觸到的環境不同,有這方面的代溝也是很正常的。

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就要看是媽媽的性格更強勢還是奶奶的性格更強勢一點了,通常情況下強勢的那一方一般會取得最終的話語權,而弱勢的那一方只能妥協。

分析

當然啦,遇到nick家這種,媽媽跟奶奶都很強勢的,就會比較讓人頭疼了。雙方也都有理由啊,雙方都覺得自己對啊,雙方都覺得自己是最愛孩子的啊,這能怎麼辦啊?!要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們從身份與背景上分析一下一般媽媽與奶奶產生觀念差異的原因。一般來說,現在的媽媽多為80後媽媽,甚至很多90後也開始晉陞為媽媽。

他們中間許多人是高學歷的,像Nick的媽媽,還是在海外留學多年的海歸,接受西式教育影響多,思想開放。

而奶奶們,大都成長在紅旗下,受傳統觀念以及父輩的影響較大,在他們的身上,有更多的規矩與保守。這種身份與背景上的差異,造成了思想觀念上的差異,也是形成育兒衝突的主要原因。

例子一:

有一次,Nick說熱了想脫衣服出去玩兒, 奶奶不讓說那樣容易著涼。媽媽卻說可以,再不脫孩子就要蒸熟了。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有一種熱,叫奶奶覺得你熱(苦笑臉)。雖然我們都覺得,孩子嘛,確實需要特別呵護,但有的時候確確實實沒必要捂那麼嚴實。那麼這個時候,作為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錯誤的做法

像Nick的媽媽那樣,直接當著Nick的面說:「沒事你熱了就脫。」是絕對不行的!奶奶怎麼說也是家裡的長輩,權威還要不要啦!面子還要不要啦!要以後跟孩子說話,即使是對的孩子也會說「媽媽說不用聽奶奶的。」可怎麼辦啦!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想必是新手媽媽們沒有想到的吧。

正確的做法

有時候,奶奶跟媽媽置氣,不是因為媽媽說錯了,而是因為媽媽說話的方式不對。像這個問題吧,其實挺好解決的。

當孩子一直嚷嚷著太熱要脫衣服而奶奶卻不讓時,當媽媽的可以把這件事的裁判權交給奶奶,跟奶奶說:「媽,您幫我摸摸那小兔崽子的背,看看是不是濕了。」

這樣一來,就把權力交給了奶奶。奶奶一摸,呀!的確是濕了一大片呢,這下子不用媽媽說,奶奶自己順手就會給孫子脫衣服了。學會這招了嗎?敲黑板劃重點:親身體會比口舌之爭強。

例子二:

nick犯錯了,媽媽想要批評他,奶奶卻覺得孩子還小,幹嘛老說他呀,你不能這麼對我孫子。

有沒有覺得這個場景更加熟悉!這大概是每家每戶都多少會遇到的問題吧。

錯誤的做法

正面衝突,頂撞老人說她的教育方法錯了,引發爭吵。

正確的做法

先讓孩子離開現場,然後跟老人好好溝通。對於這個問題,一定要好好溝通,涉及到這種問題,家裡的步調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讓孩子覺得有某一方更護著自己,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這個時候,建議做媽媽的先想一想: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嚴重到這一次不嚴厲批評之後就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如果不是,建議媽媽換一種教育方式。

可以改為嚴肅說理,這樣子,奶奶也不會心疼,也能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雖然嚴厲的批評對孩子的震懾力更大,但從小還是要給孩子形成一種「有理不在聲高」的觀念,這才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例子三:

小孩子生病,媽媽想要立刻帶孩子打吊針,奶奶覺得西醫不可靠,還是應該看中醫。

像這一類的問題,也是文化差異引起的,看著孩子生病,每個人都難受,都希望孩子能夠趕緊好起來。

錯誤的做法

僵持不下,Nick媽媽就有一次強行把發燒的nick抱出去輸液,雖然病是很快就好了。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奶奶都埋怨Nick媽媽對孩子太殘忍了,說明明有更好的辦法,非要讓他挨針扎。

正確的做法

當媽媽與奶奶在採用什麼辦法給孩子治病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時,建議交給專業人士,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其實只要不是十分危急的疾病,中西醫都也有渠道與方式能治好,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

不管是選擇看中醫還是看西醫,都建議媽媽奶奶一併去,並在看完病後詢問醫生這中西醫的差異。醫生作為一個專業的第三方人士,他給的說法往往更具有說服力,比起媽媽與奶奶在家裡爭個沒完強太多了。

看了以上的幾個案例,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媽媽與奶奶發生育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的小訣竅?

其實,家長里短不外乎就那些事,只要媽媽掌握好以下的幾點原則,就可以化矛盾為烏有,化干戈為玉帛,甚至有時候還能變敵軍為同盟呢!快快拿起紙筆做好筆記:

1

奶奶的確錯了的時候,要採用迂迴戰術,一般可以讓她親自體會,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不要直接指出。

2

媽媽奶奶都說不清誰對誰錯的時候,讓專業說話。(注意千萬不能讓爸爸說話哦,避免矛盾轉型,爸爸成為無辜的犧牲品~~)

3

做媽媽的不要太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我的孩子我最了解。要知道,奶奶可是把你的老公培養得這麼優秀的人吶。奶奶心中比你更有資格說那句話吶!

4

同理心同理心同理心,同理心非常重要,有的時候老人的方式方法是錯的,但出發點和態度是好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先肯定老人對的地方,讓老人明白:您的真心我都懂。

5

最後,在平時一定要多多讚美和引導奶奶。當奶奶的觀念跟你一致或者你覺得奶奶做得對的時候,一定要大力地去讚美。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來奶奶會覺得跟你是同個陣營的,孩子會覺得你倆一個陣營,於是以後犯了錯孩子就不會去尋求某一方的庇護;二來呢,這樣可以對奶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奶奶得到了認同,以後遇到同樣獲類似的事就會用同樣的方法。

看到了以上幾點,是不是突然覺得,與上一輩有育兒觀念衝突也不是什麼特別棘手的事。

的確啊,孩子是你的世界中心,也是老人們的心肝寶貝,只要意識到這一點,在產生觀念衝突的時候,就一定要告誡自己,多點耐心,多點溝通,多點愛。

要知道,你們可都是最愛孩子,並且孩子最愛的人吶,只有你們彼此都充滿愛,才能共通給孩子更多的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太胖,是媽媽的錯還是奶奶的錯?
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無論哪種,媽媽都是最偉大的
生娃後,婆婆都變壞了?哪有那麼誇張,奶奶對孩子還是很好的!
其實我能擁有現在的一切,還是很感謝我爸爸的
是我想要的太多,還是你能給的太少?
小貓咪,還是你會找地方休息,我也想有這樣的待遇
你們覺得趙麗穎是瘦了好看,還是胖嘟嘟的時候好看?
感冒了沒胃口,但是還是要堅持,吃些什麼好呢?
不催婚,你們還是我最好的爸媽
面對這些「慘無狗道」的訓練,它們還是堅持下來了!!!
孩子長大後跟媽媽親還是奶奶親,這三點已經說明了!不要不承認!
真的瘦|忍住不吃的你,為什麼還是沒有瘦?
王力宏,我雖然是個男的,但是我還是得承認你真的很迷人!
雖然歌很好聽,還是不建議心思重的人聽!尤其是女孩子
終於可以回家吃媽媽做的飯菜了,吃後讓我想哭、還是媽媽好
我還是想你,媽媽:陽光照耀著我的臉,那麼溫暖……
早上空腹喝水是對身體好還是壞?很多人都沒做對,可能就有你!
孩子身高隨爸還是隨媽?你可能還忽略了這個!
他不愛我和兒子,二婚的我,是走,還是留呢?
疼爸爸還是疼媽媽?當爸媽分別摔倒,寶寶們反映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