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說說道教的「齋醮」

說說道教的「齋醮」

齋醮,俗稱「道場」、「法事」,是指道教的祭禱儀式,道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高功法衣,手持法器,在壇場里設壇擺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誦經、讚頌,步罡踏斗,翩翩起舞,並配以燭燈、禹步和音樂等儀注和程式,以祭告神靈,祈求消災賜福,這就是道教齋醮科儀。

齋醮即供齋醮神,藉以求福免災。其法為清心潔身,築壇設供,書表章以禱神靈。齋者,戒潔行事,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齋,齋必有戒,故亦云齋戒。醮者、祭也,祈禱也。道教所建祈禳法事道場,皆曰建醮,又統稱為「齋醮」。

「齋」的原意指齊和凈,後為齋戒、潔凈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須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示祭者庄誠。道收此禮,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潔身,謂之「修齋」的初為「積德解愆」,再則「和神保壽」,後為「專道」、「樂道」、「合道」,即為「修道」,此為修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視修齋,並制定了一整套齋法。按照它的規模和作可以分為:

(一)內齋(極道):包括心齋、坐忘、存思等等(見《洞神經》)。

(二)外齋(濟度):包括三篆七品,三篆指金篆齋、玉篆齋、黃篆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見《洞玄靈寶玄門大義》)。

各種齋法有著不同的意義,如金篆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玉篆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黃篆齋「下拔地獄九幽之苦」等等。

現在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正一派道觀在初一、十五或其它宗教節日,均要素食,等等。都是在持齋以奉道。

齋法是不設壇的,只是禮敬神明;而對於齋醮來說,是需要設壇的,所以又稱為「醮壇」,或者「法壇」。壇,指的是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泥土或者其他建築材料堆積而成的高台,主要用於祭祀天地、神靈、祖先以及誓師等大典。

「醮」的原意是祭,為古代禮儀。《說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藉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會有相應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龍醮、正一傳度醮、羅天大醮等等。齋法與醮法本不一樣,後來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後,「齋醮」合稱,流傳至今,成為道教科儀的代名詞。

「齋醮科儀」指醮禱活動所依據的一定法規。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太平醮之類的法事。

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鍊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

宮觀道眾每逢朔、望日,重要節日,祖師聖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統屬齋醮科儀。

(編輯鄧跑跑)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解讀之六,本周日開講
五月十三,恭祝關帝聖君降臨日
學習道教經典,不僅僅讀經這一種途徑
戒律對一名道教徒的意義
《道德經》解讀之六,周末開講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淺說道教的「炁」
說說道教祝由術
魯訊說:中國的根本在道教——淺談道教和道家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道教認為人做夢的原因
道教的「道」與「德」
道教-道之本體老君說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十方叢林」指的到底是什麼?
說說開元之治那些事兒-推崇道教,道士皇帝
靈魂之靈魂永恆說!道教元神說!佛教業力說!
道教齋醮 齋
道教的五道輪迴與六橋說!
為何說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神仙二郎神和楊戩是一個人嗎?關於二郎神的傳說及其依據介紹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道教與茶道
紫宸道:道教從來沒有「道姑」這種稱謂!
小道士說道:道教「四大天師」之——薩守堅
道教小知識:道教中所說的「供斗」,到底是在供奉哪位尊神?
道教是不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和佛教有關係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何為「教練」?你又想對敬愛的跆拳道教練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