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零成本購車遭遇騙補風波 貧困縣公交所購中通客車「部分閑置」

零成本購車遭遇騙補風波 貧困縣公交所購中通客車「部分閑置」

■本報見習記者 龔夢澤

近日,一份《關於報送2015年度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情況的通知》流出,通知要求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牽頭部門,抓緊組織對認定為閑置情形的車輛運行情況進行核查確認。《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涉及「車輛閑置」的企業達69家,宇通客車、金龍汽車等多家上市客車企業涵蓋其中。

值得一提是,作為80%以上銷量依靠新能源客車支撐的中通客車,並未出現在名單當中,這家排在十名開外的客車企業真的就沒有車輛「閑置」嗎?

5月底,《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山東省多處集中採購中通客車的運營單位,掌握到了不一樣的情況。

在山東菏澤市巨野縣麟州公交運輸有限公司,200輛生產日期標註為2015年9月份和2015年12月份的兩批6.6米純電動中通客車在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通過隨機抽檢近10輛中通客車,發現大多數車輛行駛里程在1.5萬公里左右。

根據公交公司司機所述,這個季節,中通客車滿電續航里程在120公里至130公里之間。算上冬季衰減,平均續航按100公里計算,大多數車輛行駛里程在1.5萬公里左右,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車最多開了150天左右。而這些投入使用將近1年5個月的中通客車,算不算大多數時間處於「閑置狀態」呢?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巨野縣內的純電動客車總數至少達460輛,這個數字已經超出公交公司2015年私營時期的10倍之巨,頻繁而大批量的客車採購甚至使得司機數量都難以跟上,這也迫使大量車輛處於閑置狀態。

相比公交公司擔憂車多人少,公交司機愁的卻是車輛的粗製濫造。在巨野縣客運站,一位中通牌6.6米電動客車司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車駕乘體驗極差,尤其是時速在32公里/小時-33公里/小時,車身震顫劇烈。「午後開這車,甚至能把剛吃下的午飯顛出來」。記者也親自試乘了該車輛,確如司機所說,車身抖動嚴重。

與巨野縣缺少司機相比,私營的山東濟寧市梁山水泊公交公司100名左右司機卻承受著11個月未發工資的困境。據該公交公司司機透露,老闆購置了大量純電動客車,但至今地方補貼未申請下來,所以沒錢給他們發工資。

巨野縣與梁山縣同為山東省貧困縣,為何這兩地的兩家公交公司都選擇了棄用傳統能源車,完全採購純電動客車呢?玄機就在補貼裡面。據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購買這批6.6米中通客車時,售價為40萬元,然而國家補貼30萬元,省級補貼10萬元,基本上公交公司不用花錢,只需前期墊付省級補貼即可提車。

即便只需墊付省級補貼,由於數量不菲,巨野縣原有的私營公交公司也因負擔不起轉而賣給了縣政府。梁山縣私營公交公司也是負債纍纍,甚至連司機工資都發不出。

客戶靠借貸買車

遭遇騙補風波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梁山縣公交公司中投入運營的電動客車共有三種,分別是8.4米長中國重汽豪沃客車、珠海廣通客車,以及6.6米規格的中通客車。

據了解,梁山公交公司的每名司機需要駕駛兩輛車完成全天的工作。具體流程為上午完成90公里載客工作後,將車輛停放充電,再駕駛另一輛電動客車工作,循環往複維持著一輛開一輛充的狀態。

與漆面鋥亮的運營車輛不同,公交總站的辦公樓處停放的10多輛「灰頭土臉」的電動公交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記者觀察到,這10多輛電動公交以中通客車和廣通客車居多,均處於空電狀態,門窗未關,柳絮積塵滿車。「公交營運都需要保潔,臟成這副德行,肯定有段時間沒人開了。」有公交司機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根據2015年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印發《山東省節能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示範推廣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財建〔2015〕32號)顯示,2015年省內純電動城市公交車,10米(含)以上車型按20萬元/輛給予補貼,8米(含)至10米的按15萬元/輛給予補貼,6米至8米的按10萬元/輛給予補貼。

有些地區的生產廠家為了促進銷售,與用車單位共享補貼利益。這一方面降低了運營單位的用車成本,另一方面則激發了運營單位的購車慾望,一般只需客戶墊付每輛車10萬元的省補款項,就可以提車用車。但近年來,客車行業本身越來越呈現出規模狹窄、效益單一以及市場薄利的特點,尤其是對於像梁山這樣的貧困縣來說,拿不起10萬元定金款的客戶大有人在,所以有很多用車單位都選擇通過融資租賃來解決資金缺口問題。

在新能源客車的政策利好之下,多數融資租賃公司也會借錢給這些平素里看來不算「優質」的客戶。因為他們相信政策收益高且預期穩定。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騙補」事件徹底打亂了各方的算盤。

「領取補貼順序是先國補再省補,國家補貼的證明文件拿到手以後客戶才可以申請省補。」某電動客車企業負責人介紹道,2015年的國補是在去年年底才陸續下發,而山東省的省補是在2017年1月份才開始上報,造成了像梁山公交公司這樣的企業欠發職工工資,遭遇資金斷流。

另據某新能源客車企業的銷售人員透露,2015年聊城市的某客運公司一次就購入了200輛8米長宇通牌電動大巴,相比之下那家客運公司墊付的費用更多。「不論是國營的還是私營,這種情況在山東非常普遍。」

打時間差不花錢購車

純電動車是過去傳統車10倍

離開梁山縣公交公司,《證券日報》記者來到巨野縣麟州公交運輸有限公司客運站。客運站內櫛比鱗次的停放著數百輛電動客車,記者注意到其中大部分為6.6米的純電動中通客車。

據知情人士透露,巨野縣投入運營的中通電動客車共計200輛,出廠日期分別為2015年9月份和2015年12月份。「中通與巨野縣政府交通局下轄的公交公司的合作始於2015年5月份,合作訂單200輛。」該人士表示,合作談成後,中通先調給了巨野公交100輛,也就是5月份生產的車次。之後又投產了100輛,兩批次共計200輛公交大巴最終於2015年12月份陸續交車,並正式投入運營。

該人士還對記者表示,上述200輛6.6米電動客車每輛售價為40萬元整,而在2015年國家對於該車的補貼為30萬元,省級補貼為10萬元。換句話說,補貼金額幾乎完全覆蓋了車價。在實際交易中,車廠同樣只是要求客戶先行支付了等額的地方補貼費用。

「那個時候買這種電動客車,大部分客戶都是幾乎不花錢的,只需墊付一小部分定金。巨野縣的200輛車就只預交了400萬元定金,剩餘的1600萬元則是通過融資租賃補齊。」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縣財政對於新能源客車的推廣力度不可謂小。幾年間,從地方各級政府到相關主管單位,分解並具化年度目標和購置車數。用車單位一方面為了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另一方面也為了運營車輛更新換代,縣內城市公交車聯合客車企業,快速實現了新能源化,尤其是電動化。「一個貧困縣光是興建4個充電站,涉及用地和配套投資就達1億多元。」知情人士稱。

另外,由於原有的城鄉公交線路考慮進一步互通擴建,縣公交公司或繼續加大客車採購力度。「現在城鄉線路還有160多輛6米的柴油車在運行,這些車還有1年半的時間到期,屆時公司將會用電動客車替換掉所有柴油車」。

據了解,目前巨野縣內的純電動客車總數至少達460輛,這個數字已經超出公交公司私營時期的10倍,頻繁而大批量的客車採購甚至使得駕駛員數量都難以跟上。

「合規謀補」背後

核查閑置車輛進行時

事實上,從企業的騙補、謀補,到政府打擊騙補,再到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重新回爐,以及出台新政策要求行駛里程數,企業與政府之間基於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博弈一直在進行。

近日,一份《關於報送2015年度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情況的通知》流出,通知要求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牽頭部門,抓緊組織對認定為閑置情形的車輛運行情況進行核查確認。有數據顯示,涉及「車輛閑置」情況的企業共有69家,涉及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共有50942輛。

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欲通過制定「3萬公里政策」進一步遏制騙補,促使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能提升。另一方面,緊鑼密鼓的要求各地新能源汽車牽頭部門抓緊對為閑置車輛進行核查確認,以便未來順利開展整治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巨野縣客運站內,記者意外地發現了早在2015年9月份生產的6.6米中通牌電動客車,其總計里程竟只有9099公里。對此,有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表示,大部分作為公交車使用的新能源客車,基本上半年就能達到2萬公里至3萬公里的里程。2015年投入運營的公交客車只有9000公里的里程,在累計里程和使用頻次上確實有些少,如果是大範圍的現象,有可能會涉嫌違規謀補。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根據四部委督查結果的定性,騙補和違規謀補行為被歸納為三種:車輛未達到推廣標準甚至根本就未生產,違規取得牌照騙取補貼;車輛符合規定,但賣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未達到補貼條件提前謀取補貼;車輛賣給終端用戶,但在獲取補貼後大量閑置,造成財政資金嚴重浪費。

有客車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2015年政策相對寬鬆時,關於行駛里程的規定只涉及到運營補貼:6.6米電動客車一年內行駛滿3萬公里可領取4萬元的運營補貼,8米客車則是6萬元。

不同的是,彼時如果沒有跑過3萬公里,充其量也就是不能領取運營補貼,但不影響國補領取。而如今,如果累計行駛里程不夠的話,不僅拿不到相應補貼,甚至會涉嫌「騙補」。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從企業反映的問題來看,一方面表明補貼已成為如今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利潤支撐,拿不到補貼,企業壓力徒然增大;同時也從側面說明,新能源汽車無論從發放補貼還是治理「騙補」方面都面臨著科學管理的問題。

(龔夢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汽轎車2016年虧損近10億元 公司最新公告稱董事長秦煥明請辭
新規「月考」分級基金:拉開清盤序幕 份額減少13%
證監會:穩妥處置退市等高風險公司
碧桂園2400億元領跑房企銷售榜 龍頭房企上月銷售金額均出現環比下跌
天龍光電重大合同遭深交所問詢 2億元大單源自註冊資本200萬元公司

TAG:證券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影視圈補稅風波一線藝人補繳數億 空殼公司狂招人
金融危機風波漸息 東芝將悉數回購自家存儲部門股票
元寶E家捲入「被貸款」風波 租房分期展業現困境
網約車風波不斷,易到用車被曝用戶餘額清零?
甘比懶理老公事業風波,帶女兒遊樂園玩耍,開廉價車配豪華車牌
《愛情公寓》掛「公寓」賣「盜墓」後又傳偷票房風波?
東本風波未平廣本又攤上「無人駕駛撞車」 本田神話已成笑話?
大勢男藝人捲入車禍風波 因涉嫌酒駕協助罪遭網友狂噴:這是殺人
元寶E家捲入租客被貸款風波 激進推廣釀苦果
俄間諜中毒引風波 外媒:或經汽車通風系統下毒
區塊鏈產品「網易星球」陷收集用戶隱私和抄襲風波
「雙積分」風波再續,長城汽車榮登「負分」榜
華帝陷退款風波!線上只退購物卡,線下用戶因未簽協議被拒絕退款!
賓士風波後續,汽車金融服務費會「熄火」嗎?
滴滴順風車風波
「詐捐」風波後熱巴補位,楊冪遭「封殺,暫別」娛樂圈?
「金小妹」閨蜜風波後首次被拍 家人陪同乘車外出
雪鄉明價宰客風波還未過,又一5A級景區欺騙遊客,遊客:該去哪
出車禍!?這個大勢男藝人捲入車禍風波 因涉嫌酒駕協助罪遭網友狂噴:這是殺人!
南陽「巴鐵」「水氫車」風波背後:一個中部城市的招商突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