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聶曉陽:如果能像習慣抱怨那樣習慣感恩

聶曉陽:如果能像習慣抱怨那樣習慣感恩

有句形容君子風度的老話,叫作「溫潤如玉」。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不太理解這個詞,更談不上將其作為自己做人的標杆。

印象中,我十來歲的時候似乎和比較謙虛,甚至有些自卑。二十來歲的時候開始變得自信,說話做事大概還不招人討厭。可是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尤其是三十五歲之前,言談舉止卻頗有些張狂,往往三兩句客套話之後就露了原形,鋒芒畢露,夸夸其談。

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就容易皺眉頭,自己的意見一不被採納就面露「猙獰之相」,加上本來「面冷」,所以有時候在別人看起來就好像七個不服八個不順的樣子。

有時候單位開會,領導沒有聽取自己的意見,內心的不高興就立即會在臉上顯露出來。同事之間有了爭執,也往往喜歡呈一時口舌之利。至於下屬提出的一些不同看法,有時候也能裝出一些有涵養的樣子,但有時候則簡單武斷地予以「鄙視」,臉上也自然會顯露出不耐煩甚至輕蔑的神情。

說實話,儘管有時候事後也很後悔,但是總體來說,我總在內心深處把這些當做直率、正直的優點,覺得這樣憤世嫉俗沒有什麼不好,甚至還頗有些為自己的不老謀深算和老奸巨猾而自得。

現在想起來,在這種心態下,那個時候我在不順心的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事情做好的了是因為自己的才華,事情沒做好就開始怪別人。抱怨領導甚至領導的領導,抱怨下屬乃至下屬的下屬,以及抱怨環境,抱怨對方,抱怨做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後來我曾仔細反思,認為這種心態固然和社會環境以及當時流行的網路表達的影響有關,但是最重要的卻是自己缺乏修養,歷練不夠,吃的虧不夠多,以及內心沒有開悟、智慧欠缺的原因。

後來多虧一位領導的提醒,我才開始注意反思自己。那位領導對我說:你怎麼一不順心眉毛就擰得跟疙瘩似的?你能不能把表情放鬆,不要整天跟個怨婦似的?

很奇怪,儘管當時我多次和這位領導頂撞,但是這麼一句「重話」我卻居然聽得進去,並且從此開始時常提醒自己臉上肌肉要「放鬆」,從學會「和顏悅色」開始,一步一步地改變業已形成的思維慣性,不要一聽到不同意見就覺得自己受到侵犯,就要反駁和辯論,以便維護自己的「正確」。

還記得因為我曾經在巴格達工作過,寫過一些有關薩達姆的文章,我那位領導於是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作「聶達姆」。每次我們聊天,他總是達姆長達姆短地亂叫,甚至有時候開會也這麼稱呼。我並不覺得這個外號有什麼不好的東西在裡面,我只是覺得有些好笑。

然而,每次聽到這個稱呼,我都會提醒自己要更加溫和,更加寬厚,將心比心,站在別人尤其是那些你以為不如你的人的角度,去認真思考那些你原本不屑一顧的觀點背後的道理。

這麼一來,周圍的人很快感受到我的變化。很快,就連我那位領導也不好意再叫我「聶達姆」了。不過,時間過得真快啊,我自己還依然沉浸在青春年少的美好感覺里,一轉眼周邊的人都已經開始叫我「老師」了。耳朵里聽到這個稱呼聽多了,我也愈發提醒自己要「溫潤如玉」。

回顧這段經歷,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開始不抱怨。無論生活如何對待自己,抱怨總是最差的回應。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碰到各種挫折、困難、挑戰乃至迷惑,但是放到更高更遠的時空去看,其實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都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平常不過的體驗而已。

從哪裡跌倒了,再從哪裡爬起來就是了。對於生命本身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任何損失。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的得失,從靈魂層面來說,都只不過是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和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沛而已。

喜歡抱怨的人,總是認為別人或者外因應該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但是,這個世界的規律是種因得果、自作自受。所有的結果儘管也會是受到外物的影響,但是最初肇始的起因卻是自己。

無論道路如何崎嶇,自己的腳步邁向何方,歸根結底都是自己的選擇,怪不得別人。無論抵達哪裡,路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與他人又有多大的關係呢。

很多事自己盡了力也無濟於事,那就更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了。順天命盡人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因為很多結果要取決於很多因素,自己的努力只是一個內因,環境和諸多機緣不成熟,結果不如人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這時候,「接受」某個與自己期望不符的結果,這並非意味著軟弱,相反卻是深明事理、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

生命最大的意義在於追求和奮鬥過程中的體驗。何況,沒有一個結果是永恆存在的,任何事情都處於瞬息萬變的過程中,好事壞事相伴而生,互相轉化,又何必過於執著在意某一個在下個瞬間也許會隨時轉變的所謂結果呢。

有時候,一個人的抱怨並非針對別人,而是針對自己,怨恨自己為什麼沒有這個,沒有那個。這實際上並不同於「後悔」,因為這只是對自己處境的不滿,而不是對自己選擇和努力不夠的自責。我覺得,這種抱怨,實際上是怨恨命運不公,看起來是在抱怨自己,實際上依然把自己置於一切之上,以為外在環境和別人的存在都應該為自己的目標服務。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自大和無知。

當然,抱怨有時候也是一種拐彎抹角的誇耀。抱怨比直接的誇耀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誇耀達不到的效果,抱怨卻不動聲色地做到了。只不過,這種欲擒故縱的小聰明,其本質依然是自我中心,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重要,相應地也就有了強烈的想要一展自己某種優越感的衝動。

但是,這個世界的規律是,一旦你起心動念,想要把自己凌駕於其他人之上,你的智商立即會斷崖式下墜,你所有的判斷都會變成自欺欺人的虛妄,你所有的言行都只會帶來別人的冷笑和自己的煩惱。

如果說所謂悲劇,就是把本可美好的或者不至於那麼悲慘的事情,認為甚至變得不那麼美好或者更加悲慘,那麼,我想,抱怨就是最能夠製造悲劇的一種心態。

記得曾經讀過的一本書里說,猶太學者阿米曾倡導人們對待煩惱要象秋風掃落葉一樣。他的老師,著名的學者兼醫生納帕哈也是個「從不抱怨」的人。他的十個兒子先後死掉,在別人看來是如此不幸,而他卻把死去孩子的牙齒拿給那些沮喪的人看,以此來鼓勵人們接受事實,積極地面對生活。

另一位猶太先賢哈希德曾經從腰纏萬貫的富人變成了不名一文的窮漢,但他顯不出絲毫的焦慮,更沒有什麼抱怨。他說,這種經歷也許會讓別人一年都愁眉不展,但對他來說只需要不高興一小會兒就夠了。他說,想要忘掉煩惱,不妨給自己穿只小鞋子,這樣就可以把心思從煩惱轉移到小鞋子上,忘掉煩惱。

猶太學者阿克瓦更是「怪異」,他常常在別人遭遇不幸而哭泣的時候笑。當別人感到疑惑問他為什麼死,阿克瓦說,他笑是因為上天將會為這些遭遇不幸的人更多補償。

不過,我想,這些遭遇不幸的人最終能不能得到上天給予的補償,則取決於他們自己面對同樣處境的時候,是怨天尤人還是平靜地「接受」。

很多人喜歡強調自己的道理,他們並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自己的道理並不是全部的道理。難怪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真正困擾我們的,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想法。

沒有人能把誰送入天堂或者打入地獄。在宗教的教義里,即使上帝或者佛祖也不會完全憑著自己的好惡把任何人送到天堂或者打入地獄。在聖經里,神創造了人,但是也同時賦予了人以自由的意志,這種選擇的自由讓人有了尊嚴和存在的價值,但是也相應地承擔了對自己負責的義務。

面對同樣的事,人可以選擇抱怨,也可以選擇感恩。重要的是,選擇不同,你的人生也會完全不一樣。

是的,對治抱怨的妙方就是感恩。一家人能一起用飯,就該感謝。看來平凡的生活,其實充滿了恩典。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卻很少感恩,無論生活如何,都是習慣於稍不如意就抱怨連連。

人總是習慣抱怨,而不是感恩,直到失去那一刻,才知道無論多麼平凡的生活,其實都充滿了恩典。我常常想,如果人們都能像習慣抱怨那樣習慣感恩,那麼,世界上將增加多少幸福的人。

有意思的是,《聖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群人在一家人的園子里幹活,不同時間來的人最後得到的工資一樣。於是,最早幹活的人感到不公平,但耶穌告訴他們說,你自己並沒有少拿,至於園主願意給別人多少那是他自己的事,與你無關。

所以,這實際上揭示了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秘密:「上帝」最終並不會虧待任何人。你如果感到不公平,那很可能只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只能自己面對和解決自己的負面情緒。

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最終得到「上帝的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濤匯悅讀 的精彩文章:

TAG:長濤匯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好習慣和壞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你知道嗎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說話習慣?
孫允珠:習慣思念,習慣等你,可是卻一直沒有習慣看不到你
這些壞習慣?竟然是好習慣?
瑜伽坐姿,你為什麼會習慣性弓背,老師這樣說!
雷佳音:我很想火,但也得習慣平凡
如何養成鍛煉的習慣:正在健身的你須知這些好習慣
說說那些關於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的事
習慣難受,習慣思念,習慣等你,可是卻一直沒有習慣看不到你
這些不良習慣竟能讓你一夜變胖?
不良習慣誤傷耳朵!七旬老伯的這個習慣你可能也有
說說你堅持過的那些好習慣?
摩羯座的壞習慣大概就是不習慣把話說清楚,想要你自己懂
這些小習慣能讓你變美!
如何培養睡眠好習慣?
對抗衰老,你的習慣正確嗎?這些習慣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聰明的女性都會有這些習慣。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有效的緩解衰老,永葆青春
如何讓你的孩子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你知道嗎?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可能把你的顏值毀於無形中
拒絕牙齒敏感,你需要跟這些壞習慣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