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裁縫師傅名震香江,香港傳統洋服店輝煌不再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內地大批上海裁縫師傅從上海等地南下香港,並在太子道、尖沙咀以及著名酒店內開設店鋪,一下火遍了香港。據業界人士指出,這些上海裁縫師傅與廚師、理髮師和修甲師名列「上海四把刀」。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裁縫店當中的佼佼者,乃位於香港半島酒店商場的「詩閣」。這家上海縫紉襯衫專門店,自1955年開業至今,貴客人數多達十萬人,國籍更是遍布全世界。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香港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金沙賭場大老闆謝爾登·安德森、前美國總統老布希等都是熟客,「詩閣」還為每位顧客都設立了檔案,以記錄他們的尺寸數據。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手工裁剪洋服。
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店面積大概5平方左右,所有的洋服和布料堆滿了店裡,老師傅在做洋服。
據悉,現已百歲高齡、向來以樸素著稱的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邵逸夫,也是「詩閣」30多年的常客。「開始只是邵氏電影的演員、導演來定做西裝,後來有一天邵爵士突然親自到來,之後就不斷光顧我們店。他通常是與太太方逸華到半島酒店的咖啡室飲茶時順道來做衣服,每次都是一大批人來,除方逸華外,還有不少保鏢、護士。」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香港最有名的洋服店「詩閣」生產部經理陳良本接受香港《東周刊》周刊採訪時說:「邵逸夫不會用最好的衣料,每次只做一些中等價格的襯衫,永遠是純白色。印象最深的是一般客人的襯衫穿久了都會扔掉,但六叔(邵逸夫)會派人送過來,要求只換領口和袖口,因為這些位置最容易壞,換過領口就好像是另一件衣服,價錢也只是做新衣服的三分之一。」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香港裁縫業的全盛時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內地來港的大批上海裁縫師傅,將他們為女士巧制旗袍的手藝,轉為製作男士西裝。他們一針一針手工縫製衣服,一絲不苟,使西裝筆挺耐穿,使得香港裁縫業在外國享有盛名。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據業內一名老師傅說,現在該門手藝已今非昔比,除因經濟不景外,成衣的興起和香港市民喜歡北上做衣服,使香港裁縫業開始式微。目前裁縫師傅多集中在加連威老道、么地道一帶,顧客以歐美遊客為主。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在香港的上海裁縫師傅多在1949年後來港,以工藝精湛見長,例如有輕微「駝背」的客人來定做西裝,上海師傅會以熨拔的技巧,令西裝穿上後有挺拔的效果。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掛著做了一半的洋服。
香港現在只有約200名上海師傅仍在工作,大多數都年逾60歲,過去數十年又鮮有年輕人入行學師,因此「退一個就少一個」。圖為香港寸藝洋服店老師傅在做洋服。
為挽狂瀾於既倒,近年來,多家專門為客人量身定做的洋服店,紛紛推出減價、上門量身甚至香味西裝等服務,盡量吸引顧客,或多或少反映了該行業如今不易生存的困境。
百年寸藝洋服店就座落在這條老街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zhang200yi


※考場外小販派發傳單 充斥著各種「商機」
※56歲高齡考生,執信校門被美女記者「圍攻」道出實情
※「小胖」第二次參加高考,下午第一個走出考場
※百年中學擺放紅色考生通道,為考生「保駕護航」
※廣州56歲高齡考生,執信校門被美女記者「圍攻」道出實情
TAG:張藝攝影 |
※濱海灣新區香江「自薦」
※香港周記:紅旗依舊耀香江!他們都站出來硬剛亂港暴徒
※香江之畔「一天一夢」,上昆粵港澳大灣區巡演收官
※香江健康小鎮 錦繡香江醫院守護家人健康
※香江傳道,寶島仙風:羅天大醮朝真、道德壇小記
※小米IPO,雷軍香江盛宴知交故友
※《石獅文藝》︱李天錫:香江情意深
※「絲韻杭州」耀香江 獲香港花卉展覽「最具特色大獎」
※「水墨滄桑」激起香江春潮
※韓國瑜夜遊香江,心情大好
※香江美麗傳說:天涯歌女梅艷芳
※香江美麗傳說:她是香港最命硬的女人
※首期中國烏龍茶非遺傳承人高級研討班於武夷香江茗苑開班
※香江資訊網編委:趙軍
※香江·紅星美凱龍家博中心正式啟航 將引領湖湘傢具建材產業的發展
※錦鯉太鮮活!「魚躍香江樂滿城」春節彩燈讓香港夜不眠!
※香江美麗傳說(八):「花瓶女」劉嘉玲的前半生
※獨家∣香江集團長子迎娶富力李思廉愛女 豪擲10億香港半山購置豪宅
※硬核官宣!駐香港部隊:不忘初心 守護香江!
※《家國情匯香江 復興夢耀中華》新書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