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浮會話題回顧:《004:古羅馬建築之萬神廟》

盧浮會話題回顧:《004:古羅馬建築之萬神廟》

「藝術不僅有用

而且它大概是除了麵包之外

唯一真正對我們所有人有用的東西」

----艾黎.福爾

盧浮會話題 004:

古羅馬建築之萬神廟

完整音頻直播回看方式見文末指引)

本月我們的話題主要集中於古羅馬的一些遺迹上,而今天我們要來聊聊古羅馬建築中一座非常有名的建築——萬神殿。在現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城中就可以看到,它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為完整的古羅馬建築之一。這次話題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

壹·羅馬的羅馬人

我的前輩和老師在研究羅馬之初都會強調:羅馬藝術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它有別與希臘藝術。但直至今日依然很多人認為羅馬的藝術只是希臘藝術的延續,它並沒有自己真正的藝術形式,它的藝術只是在模仿和臨摹著希臘藝術。而事實上羅馬的藝術是具有獨特性的,正如剛才所講它是一種獨特的藝術,並非希臘藝術的重複和單純的模仿。雖然我們這裡不能夠講到羅馬藝術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們首先可以通過建築來看到它的獨特及多樣性。

首先我們需要對「羅馬」,「羅馬的」和「羅馬人」的定義有所了解。

「羅馬」可以解釋為一個地理以及古代的政治名詞,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甚至「羅馬城」。羅馬的政治形式與中國的漢朝的政治形式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以羅馬為中心帝國式統治下的寫照,而同時期中國漢朝採用的是「郡縣制」的統治方式,即所謂的「漢承秦制」。

而「羅馬的」更多的是強調的羅馬人所擁有的東西,它所包含了藝術、文化、政治、經濟、法律等諸多方面。我們知道羅馬人曾經三次征服過世界,這種征服世界的形式,我們也稱為「羅馬的」。

「羅馬人」的界定就更為廣泛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羅馬人主要是指古羅馬人。古羅馬人是古代時期地理的西半球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種,這個名詞代表著一種身份和地位。要得到「羅馬公民」的稱號是十分不容易的,是一種至高的榮耀。 有一則故事,講的就是一個異族的外交官,來到羅馬後看到羅馬的繁華,為之驚嘆並十分傾慕於此地。他不惜放棄自己原有的地位與國籍,想成為羅馬的公民,但是羅馬的元老院並沒有同意他的請求。由此可見,成為羅馬公民並非易事,而取得羅馬公民的身份又是何等榮耀。

貳·羅馬的地理

亞平寧山脊將義大利分為東西兩半,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催人奮進。陸路交通,水陸交通便利。

叄·羅馬歷史

現在我們來簡單的回顧一下羅馬的歷史,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羅馬。羅馬的歷史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王政時期,公元前700多年-公元前500多年這200多年的時期(中國此時處在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主要是國王統治國家。第二個時期為羅馬的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00多年-公元前31年(對應著中國的西漢末年的樣子)。第三個時期為羅馬帝國時期,即公元前31年至公元後337年(大致對應著中國的漢朝以及後來的三國、西晉時期)。之後羅馬開始分裂,最後走向衰落,在公元400多年的時候,西羅馬滅亡。1000年後,東羅馬帝國也滅亡,羅馬的最後一縷香煙就在歷史上消失了。

肆·羅馬藝術

我們所要介紹的遺迹和遺物主要集中在羅馬帝國時代,我們等會兒所要介紹的主要是哈德良皇帝時代的建築。我們在了解和欣賞羅馬藝術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羅馬藝術有著非常強的目的性,藝術實際上是為王權服務的。它在形式上雖然有模仿希臘藝術的成分,但是它卻樹立了自己的藝術特徵。羅馬藝術的中心任務是表現時代性,描繪具體的事件,細節以及過程,這一點也是它與希臘藝術的重大區別。我們所看到的希臘藝術更多的是描繪理性,理想化以及崇高的東西。希臘人似乎對現實世界缺乏一種熱心和關懷。我們在羅馬藝術中可以看到實時性的藝術表現,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藝術作品一樣。

伍·哈德良與他的萬神殿

公元後100多年時,哈德良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我們也稱他為「小希臘人」或者「希臘人皇帝」。這位皇帝受過非常高的教育,至羅馬帝國誕生以來,哈德良皇帝可以說是所受教育最高的一位皇帝。同時,他也是一位馬不停蹄的巡遊者,他執政的一生中絕少待在羅馬城,大多的時間他都在巡行他的帝國。他是一位希臘語非常好的皇帝,在雅典我們可以看到他所花費的大量的金錢,去捐助和修建的仿希臘時的公共建築或私人建築,所以在藝術史上我們認為他是推動古典藝術復興的重要人物。我們知道在看羅馬帝國時期的藝術時,半身像雕塑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在哈德良時期,這種藝術發生了一種重大的改變。哈德良皇帝留上了希臘人才會留的鬍鬚,他的半身雕像中便可以看到這樣的表現。

而在他之前的皇帝,如圖拉真、奧古斯都這些鼎鼎大名的皇帝,他們都是不留鬍鬚的。哈德良皇帝之後的許多皇帝也都留上了鬍鬚。

哈德良皇帝在41歲的時候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早年他隨著圖拉真皇帝東征西討,但他並不戀戰。在他繼承王位之後,更多的是守城多過於戰爭。他是一位非常熱愛希臘藝術的人,他在希臘藝術上具有非常多再創與突破。我們來看他遺留給我們的這個保存最完整的重要的建築遺迹——萬神殿。

萬神殿的構造會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它的前面是一個希臘神廟似的立面,後面的部分又是一個圓形的構造,而中間又是一個球體的構造。這種奇怪的原因來自於前面翼廊包含了早期的翼廊部分,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它毀於戰火,這類似於貝尼尼所設計的梵蒂岡大教堂前面環抱似翼廊的部分。因為前廊的部分的消失,所以神廟看起來會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哈德良皇帝修築萬神殿的目的在於將這座偉大的神殿獻給所有神明。「萬神殿」來自於古希臘語中的一個詞,它所傳達的則是獻給諸神的一個神殿的意思。萬神殿是一座非常傑出的建築傑作,它也是古羅馬建築中保留最為完整,同時對後世影響也十分深遠的建築。如同其他的建築一樣,它坐落在一個封閉空間中。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萬神殿大致的一個形式。

它的出現影響著歐洲建築的發展,19、20世紀的許多建築大師都模仿過它的形式,我們來看這座「蒙地塞羅之家」的公寓,這座建築的形式上就是在學習萬神殿的構造。

而萬神殿的影響絕不僅僅與此,他就像哈德良皇帝一樣留名千古。我們來看看哈德良皇帝為什麼要修築這樣一座神廟?關於哈德良皇帝是什麼時候建造萬神殿的,具體的信息我們是非常清楚的,我們能從建築物上所使用的磚石上看到具體的時間表示。大多數燒制的磚石有非常明顯的標識,都標明了大約在公元125年左右所燒制的。

而這個門廊上的銘文還顯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更多的是表明一種榮耀性的東西。但這些信息透露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它最初的建造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27年,也就是說哈德良皇帝是在這座建築原有的基礎之上去修築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以上的這個圖片就可以看到萬神殿正面的銘文字樣,這些銘文的大概意思是獻給一位非常有名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阿格里帕,阿格里帕曾經三次當過羅馬的執政官。我們還可以看到神殿上的其他一些小文字的記錄,大概描繪的是其他一些皇帝的榮耀。而在萬神殿的正面山牆的部分,正如我們看到的門廊上的三角形區域,如同希臘、羅馬早期的建築形式。這裡以前是有雕塑的,上面附著的雕塑都是將後鑿的浮雕通過特殊的方式而連接起來的,並非是在原始的牆體上所雕鑿的浮雕,如同藏於大英博物館中的帕特農神廟上浮雕一樣。如今我們仍能夠看到三角檐楣上的一些孔洞。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萬神殿的門廊,正面的門廊是由16根單塊的花崗岩製造而成的巨大圓形立柱來支撐。其設計融合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前面的部分用的是矩形古典式的門廊形式,而整個建築的後面部分採用的是圓頂以及圓形空間的形式。通過矩形門廊神殿傳達出了一種遺留下來的古典式的莊嚴,而內部的圓形空間又體現了一種宗教形式下的思考。

當我們走入萬神廟的時候,它所給予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它那厚重的牆壁;同時我們也能夠感覺到整個牆壁支撐起了巨大的屋頂,這個建築的結構完全囤積在這牆壁的厚度上,從這個平面圖中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它的形質。牆壁巨大的壁墩充分體現了它在力學上的價值,而萬神殿的整個結構是由磚、石、混凝土來完成的。這裡的混泥土主要是指羅馬時期的混泥土結構,是羅馬人繼承了伊特魯立亞人的發明,經過自己不斷改良而形成的羅馬人所獨有的混泥土結構。古代的混凝土和現代的混凝土其實在配方和作用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古代的混凝土中沒有鋼筋,而現代混泥土結構中有了鋼架。我們所要強調的是整個內部結構的混凝土使用的方式:它所配置出的不同的混凝土的成分也是十分複雜的。神廟的下半部分用的是一種比較堅實而較重的材料,這裡所配置的混凝土中有較大比例的石灰華,以此種石材的成分為主。隨著神廟內部空間的不斷提升,配置的混凝土中所用的石料也更為輕便。而到了天頂的部分(我們所見的圓洞的部分),混凝土中則主要用了輕便的浮石來構造這樣完美的天頂。從萬神殿建造中可知羅馬人在使用各種材料以及銜接各種材料上已經爐火純青,它不單單體現了建築的結構美學,也是羅馬人在追求形質和搭配上美學的成熟表現。我曾經講過混凝土最早不是由羅馬人發明的,希臘人和伊特魯尼亞人曾經也使用過混凝土,但是他們並沒有大量的使用到它。我們所看到的希臘神廟或者伊特魯尼亞神廟,大量使用的是大理石雕以及整石雕。它們之所以不大量使用混凝土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它們沒有解決混凝土在建築構造中如何體現它的美學效果;但是羅馬人卻找到了混凝土和磚石結構中如何去表達一種新的美學的方法。

看了萬神殿結構的形式,我們再看看它內部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到矩形的門廊和圓形的室內兩種元素產生了一種視覺反差的效果。相信去過萬神殿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從一個空間穿過到達另一個空間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到空間尺度的變化。而羅馬的建築學家又把內部圓柱的直徑和高度進行了重新的評估和設計,使得地面與穹頂完美而和諧的結合為一體。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內部牆面以及地面大都用了大理石來做裝飾,但是能夠看出羅馬建築學家的用意,這種彩色的石板以及不同紋飾的石板,可以看到萬神殿在裝飾上給我們帶來的視覺衝擊。萬神廟讓我們一睹了羅馬建築原始狀態的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有時候甚至會去設想天花板的穹頂上是不是有各種各樣的裝飾,當我們看到眾神所在的穹頂之時,似乎讓我們想到了這座建築的名字由來。這種花格式嵌板(用中國的說法就是澡井的形式),我們可以從文藝復興時對萬神殿所描繪的畫作中看到,當時在這個方格中有一些鍍金的銅花花飾,但是今天已經看不到了。但是無論怎樣,圓頂所形成的象徵的意義是非常強烈的。

當我們抬頭仰望,所看到的一些標誌性的符號也是十分明確的,這一切都在加強著「萬神的場所」的這樣一種含義。關於萬神殿中大家最感興趣的也許就是這個圓頂天窗,當我們進入這個空間時,就會發現這個引人注意的圓洞。它也是這個建築中唯一的採光點,因為它的牆體十分厚,厚度達到了8米,加之牆體需要起著受力和承重的作用;因此在牆上開洞或是開窗是不可行的,於是萬神殿選擇了在頂上開窗。當人們站在這個宏大的萬神殿中心時,就能夠看到一束光亮穿過穹頂的圓形天窗照射到神殿內部。

相信去到萬神廟的人都會被這束神奇之光所吸引,隨著地球的旋轉,通過穹頂的光線也在發生著變化,光與建築內部的澡井又相呼應,凹凸之感所帶來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彷彿置身於眾神之中與他們對話一般。這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宇宙的力量,諸神存在的力量。當然,在下雨之時,雨水也會通過天窗落入神廟之內,但是神廟內的地面築造了非常完美的排水系統,直至今日都很好的發揮著它的作用。我們做過調研這些排水系統的管道最終都直接接到了羅馬地下的排水管道中。

我們剛才講過,關於萬神殿的混凝土結構是越往上走,混凝土越薄,顯得越發輕盈。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圓頂天窗洞口的直徑大約9米左右,能開出這樣一個洞,在當時的工程中是一個奇蹟,在今日看來也令人們覺得不可思議。神廟的體量十分巨大而壯觀,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到萬神殿,可以沿著它側腰的樓梯通道往上爬,然後俯瞰神廟的下方,會感覺到下面的人如同螞蟻一般。

今天我們很容易把萬神殿和位於土耳其境內,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所修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進行比較。它們都有一個非常大的穹頂,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很多方面(如結構,力學,造型等)都超過了萬神殿,但是在穹頂的大小上它無法與萬神殿相比。直到15世紀,在布魯內萊斯基設計了一個的覆蓋整個佛羅倫薩的大穹頂之後,萬神殿40多米的穹頂跨度才被超越,而這個穹頂跨度之最的記錄在歐洲歷史上保持了1000多年的歷史。我們一開始就提到了萬神殿是哈德良皇帝所建造,我們根據哈德良皇帝現在遺留下來的非常重要的建築,像哈德良別墅,哈德良皇帝的陵墓等都可以看到,哈德良皇帝對審美品位的折中追求。作為一位希臘語非常好的君主,他在審美上也是傾向於希臘的藝術形式。所以萬神殿不是在哈德良皇帝時期所建造的,而是由哈德良皇帝在原始建築的基礎上重新修築的。所以我們現在討論的一個重點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萬神殿的型制,究竟是否是哈德良皇帝時代所設計的?現在學術界比較公認的觀點是萬神殿是由哈德良皇帝翻修過,這點毫無疑問,但是萬神殿的型質是羅馬帝國初期時的型質, 即在哈德良皇帝對它進行翻修前100多年就已經存在。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宗教上來進行感知,由於當時東方宗教的侵入,使得萬神殿具有非常明顯的東方宗教元素的表現。大約在公元609年的時候,萬神殿內部有了些小小的改動,這些改動的部位被稱為「異教之污物」被清除。這就是說在當時教皇的宣言之下,他將整個萬神殿改為了一座基督教堂。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才避免了在後來的基督教運動中遭到破壞。在後來許多基督教的運動中,非常多的古代遺迹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像羅馬建築中戰神馬爾斯的神廟,維納斯的神廟,和平神廟等等都已經在世界上消失了,如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遺留下來的羅馬的圓形競技場破損程度也是十分大的。到了18世紀40年代,萬神殿也遭受了一次大的破壞,這次破壞主要集中在圓形天窗周圍的裝飾帶上。 原本是青銅式樣的裝飾帶,被完全拔掉,原因不得而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之後用石灰石將其重新抹平了之後的樣子。

除了以上所說的兩個方面的變動之外,萬神殿基本上保留了原來的樣貌。神殿內所使用的名貴的大理石都來自於地中海的東部(西亞境內或者近東地區)。正如剛才所說,它的建築特徵中含有強烈的東方宗教色彩韻味,因為基督教發源於東方,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基督教會願意去接受這樣的建築風格。

我們現在看到下面這張圖片,通過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到萬神殿的內部有六根壁柱。

這種壁柱是與牆體連在一體的,不要與旁邊的圓柱形立柱弄混了。我們來看看柱頭的部分,這種科林斯柱的原物在大英博物館還可以看到,柱上的浮雕和磚雕實際上是已經被運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立柱的柱頭是後來加上去的。這裡補充講一點,希臘的柱頭分為三種類型:愛奧尼亞柱式、多立克柱式以及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雖然是希臘人所發明的,但是希臘人極少用到它,而在羅馬人的手中卻被廣泛用之,這是因為羅馬時期美學上的變化,羅馬人更喜歡以複雜的形式來表現。

正如前面所說萬神殿後來被用作基督教堂並非偶然。因為基督教起源於東部,又因為神殿與建造時的東方宗教的神秘教派也有著非常多的關聯。在它內部型質上有大量東方宗教的符號和元素,加之萬神殿與傳統的希臘、羅馬神廟的型質上有著極大的區別,所以基督教更願意接受這樣的建築來作為基督教堂。也正因為此,才使得它較為完整的保留至今,同時也不斷地被建築師所研究使用。像文藝復興時期,一些致力於重新恢復古羅馬、希臘時期的建築的大師多那泰羅、布魯內萊斯基等都對萬神殿進行了研究與模仿。 除了對萬神殿的結構,天窗以及一些內部的了解,當我們身臨其境時便可感受到這座偉大神廟帶給我們的震撼,與諸神相處的靜謐以及感知宇宙中的強大力量。如果大家有機會可以在萬神殿中度過一天,看看日照的變化。以前有的學者認為在天頂的藻井中有諸神的形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裡所表現的是星辰布滿宇宙的狀態,所以藻井中是沒有任何神明的形象的。但無論怎樣,光束穿入所照亮的萬神殿帶著一份宏大而莊重的神秘之感。

對於萬神殿的介紹就講到這裡,雖然我們今天只講到萬神殿,但是哈德良皇帝所遺留下的東西也是非常多的,另外哈德良皇帝也有著非常多有趣的故事,他與他同性戀人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我們下一次將對古羅馬城中非常有名的三座凱旋門進行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羅馬人對於凱旋門這樣的建築的一種推崇。再下周我們會講到偉大的圖拉真皇帝所呈現給我們的一些東西。再之後我們還會將到羅馬的奧古斯都皇帝呈現給我們的東西。

話題直播內容回看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浮會 的精彩文章:

TAG:盧浮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埃及發掘3200年前神廟
6399:我的世界叢林神廟結構講解 我的世界叢林神廟結構一覽
魔獸世界8.0:塔里斯神廟複製與奈奇的視角
大都會博物館為什麼會有個2000多歲的埃及神廟?
土耳其空襲敘利亞 3000年神廟被炸成廢墟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花費20年建造神廟,只為了她
到卡納克神廟旅遊,重溫3800年以前的故事
酸雨的危害:人類行為將導致4000年歷史的瑪雅神廟消失
佛山旅行:這彈丸之地,為何有神廟148座之多?
海賊王935預測:索隆與山治相遇財神廟,兩人說出的話虐死人了
實拍羅馬萬神廟
印度南部 500 萬婦女組成 620 公里「人牆」,還是為了「進入神廟」
印度人有多富裕?神廟藏百億寶藏,土豪每天從1000平米房間醒來!
3D列印技術助UCLA科學家重建距今1500年的普馬彭穀神廟建築
埃及遊記:盧克索和盧克索神廟
埃及遊記:阿布辛貝神廟和哈索爾神廟
土耳其軍隊攻佔敘利亞戰略山頭揮舞國旗,竟還炸毀3000年歷史古神廟
古印度神廟出現外星文明痕迹,「戰神之車」飛船時速達5700公里
墨西哥一神廟裡,刻3600年前「月球圖」,現代技術也難以複製
埃及遊記: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