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龜甲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龜甲

龜甲/Gui jia

TESTUDINIS CARAPAX ET PLASTRUM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鱉甲| 第 252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SETARIA ITALICA(L.)Beauv.的背甲及腹甲

別名

龜甲、龜板、龜版、下甲、神屋、坎版、龜殼、龜筒、敗將、文武板、龜腹甲、敗龜板、烏龜板、烏龜殼、龜下甲、龜底甲、拖泥板、漏天機、制龜板、燙龜板

產地

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野生或家養。

性狀鑒別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橋相連,背甲稍長於腹甲,與腹甲常分離。背甲呈長橢圓形拱狀,長7.5~22cm,寬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條;頸盾1塊,前窄後寬;椎盾5塊,第1椎盾長大於寬或近相等,第2~4椎盾寬大於長;肋盾兩側對稱,各4塊;緣盾每側11塊;臀盾2塊。腹甲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6.4~21cm,寬5.5~17cm;外表面淡黃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塊,每塊常具紫褐色放射狀紋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縫均長,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縫最短;內表面黃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帶血跡或殘肉,除凈後可見骨板9塊,呈鋸齒狀嵌接;前端鈍圓或平截,後端具三角形缺刻,兩側殘存呈翼狀向斜上方彎曲的甲橋。質堅硬。氣微腥,味微咸。

飲片 醋龜甲

呈不規則的塊狀。背甲盾 片略呈拱狀隆起,腹甲盾片呈平板狀,大小不一。表面黃色或棕褐色,有的可見深棕褐色斑點,有不規則紋理。內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邊緣有的呈鋸齒狀。斷面不平整,有的有蜂窩 狀小孔。質鬆脆。氣微腥,味微咸,微有醋香氣。

性味歸經

甘、咸,寒。歸肝、腎、心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能滋補,質重鎮潛,寒能清泄,入肝、腎、心經。 既滋腎陰、清虛熱,又補肝腎、潛肝陽,還益腎健骨、養血補心、涼血止血。

功效

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涼血止血。

主治病證

(1)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熱病傷陰之虛風內動。

(2)陰虛發熱。

(3)腎虛腰膝痰弱、筋骨不健、小兒囟門不合。

(4)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

(5)血熱崩漏、月經過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 打碎先下;或入丸散。

注意

本品甘寒,故脾胃虛寒者忌服。又據古籍記載,能軟堅祛瘀治難產,故孕婦慎服。

龜甲的故事

傳說,烏龜的背部從前是光滑的,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烏龜自找的。

原來烏龜和梅花鹿是一對好朋友。一次它們同游東海,正好趕上東海龍王得了頭痛病,懸賞能醫好的人可享高官厚祿。烏龜看後便丟下梅花鹿去找東海龍王,它聲稱自己能治龍王的病,而藥方就是梅花鹿的腦子。

梅花鹿得知烏龜如此陷害自己,十分惱火,為了脫身它便對龍王說自己的腦子放在家裡,要烏龜將自己送上岸去取,龍王答應了。上岸後,梅花鹿背起烏龜飛速奔向深山峻岭,跑到山頂後便將烏龜扔下懸崖。

烏龜掉下懸崖後雖然沒有摔死,可背殼卻摔成了一十三塊。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長好,背殼上留下了好多深深的痕迹。後來梅花鹿還告訴人們,烏龜的腹甲可治療好多疾病,從此烏龜就再沒好日子過了。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臨床應用253期
絲瓜全身是葯,絲瓜18個鮮為人知的功效
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臨床應用252期
藿香正氣水新用途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鱉甲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牛膝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水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乳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小豆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石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升麻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黃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羚羊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僵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