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問題極為嚴重:中國為何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

問題極為嚴重:中國為何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

摘 要


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是因為之前的語文、歷史、政治等教材出現重大問題,包括崇洋媚外、造謠杜撰、嚴重西化等問題,沒有能夠「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甚至背道而馳,逆向而行。這些重大問題難以解決,必須由國家成立高級別機構,統籌全國教材工作。




7月6日,國務院下發通知,決定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旨在進一步做好教材管理有關工作。國家教材委員會主任由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擔任。


國家教材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

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研究審議教材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研究解決教材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組織、協調各地區各部門有關教材工作,審查國家課程設置和課程標準制定,

審查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國家規劃教材

。」】


在這裡,「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指的是

語文教材、歷史教材和政治教材。

也就是說,之所以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是因為之前的語文、歷史、政治等教材出現重大問題,包括崇洋媚外、造謠杜撰、嚴重西化等問題,沒有能夠「

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甚至背道而馳,逆向而行。這些重大問題難以解決,必須由國家成立高級別機構,統籌全國教材工作。


國家教材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也很有講究,包含許多重大信息,透露出國家教材的制定方向,一反原先教材中所體現的嚴重西化反共傾向。 名單如下:


主 任:劉延東  國務院副總理


副主任:陳寶生  教育部部長


黃坤明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秘書長:朱之文  教育部副部長


委 員:


(一)部門委員


鄭澤光  外交部副部長

王曉濤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黃 衛  科技部副部長


陳改戶  國家民委副主任


黃 明  公安部副部長


余蔚平  財政部副部長


湯 濤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張德霖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翟 青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董 偉  文化部副部長


王江平  工商總局副局長

吳尚之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


房建孟  海洋局副局長


閔宜仁  測繪地信局副局長


甄占民  中央黨校副校長


張宏志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吳德剛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季正聚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張 傑  中科院副院長


張 江  社科院副院長


樊代明  工程院副院長

徐延豪  中國科協副主席


(二)專家委員(按姓氏筆劃為序)


馬 敏  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


馬志明  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馬樹超  研究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


王 湛  江蘇省原副省長


王榮華  教授、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


韋志榕  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


韋建樺  教授、中央編譯局原局長


文秋芳  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

田心銘  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史寧中  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原校長


仲呈祥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劉大為  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原主任


楊 河  教授、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


李 烈  正高級教師、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原校長


李 捷  研究員、求是雜誌社社長


吳岳良  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沈 岩  院士、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


張文顯  教授、吉林大學原黨委書記

林 崗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


林尚立  教授、中央政策研究室秘書長


房 喻  教授、陝西師範大學原校長


鍾秉樞  教授、首都體育學院院長


顧海良  教授、教育部原黨組成員


葛兆光  教授、復旦大學


董 奇  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韓 震  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潘雲鶴  院士、工程院原副院長


可見,中國決策層已經意識到了先前教材的嚴重問題。

先前,中國教材頻頻出問題,還鬧出了國際笑話,變成西方國家攻擊中國的把柄。

今年5月3日,加拿大媒體發文攻擊中國語文教材

充斥編造的內容,為政治服務,

該文所舉例子,是中國小學課文《愛迪生救媽媽》,加拿大媒體認為,這篇課文取材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電影《少年愛迪生》中的情節,該故事後來被證明是虛構的,而中國教材卻堅持使用該故事。


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故事,毫無疑問是編造的,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愛迪生如何聰明地幫助媽媽做急性闌尾炎手術。可是,人類做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時,愛迪生已經年過四十。

人教版語文教材選擇這篇課文,絕不是為了中國政治服務,

相反,這篇課文旨在歌頌西方人的聰明智慧,

如果說是為了某種政治服務,那也是為了崇洋媚外的政治服務。


中國之前教材中的這類極為荒謬的造假、篡改、杜撰,是非常多的,而幾乎所有的刻意造假、篡改、杜撰,

似乎都是為了崇洋媚外的政治。這是完全無視「

黨和國家關於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的表現。


借國務院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東風,下面以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談談人教社專家們都怎樣花式造假、杜撰和篡改,他們做這樣的篡改,客觀上為了一種怎樣的政治?


先前人教版語文教材的造假方式是多樣化的,比如,遇上品質較差的小孩,就改用中國人名,遇上品質較好的小孩,就保留白種人名;遇上印第安對白種人的控訴文字,就悉數刪去,遇上歌頌白種人的故事,就盡情虛構拔高;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將人教版語文教材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閱讀,才能體會這些造假並不是偶然的,也並不是孤立的。

現舉例如下。


一、

品質較差的小孩人物形象,刻意改用中國人名


先前人教版語文教材上冊5單元,是教孩子如何「團結合作」的單元,安排了一篇講中國孩子如何自私自利、勾心鬥角的故事,這篇課文便是《藍色的樹葉》。


仔細考究會發現一個驚人事實,這篇故事的主人公原先是西方人,

而不是中國人。《藍色的樹葉》一文根據烏克蘭作家瓦·奧謝葉娃作品改寫,原文主角是外國人,名字分別為卡佳與蓮娜,到了中國的教材中,卻莫名其妙被改寫成中國人名:

林園園和李麗。


為什麼西方小孩不能出現自私自利的故事?為什麼負面故事要改用中國小孩人名?


筆者此問並非攻其一點,同樣是奧謝葉娃的作品《三個兒子》一文,由於是對外國孩子的讚美與歌頌,所以,人教版並沒有對其進行改寫,保留了外國人名,選進二年級下冊第23課。


通讀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會發現,哪個故事選擇怎樣的人物形象,是經過教材編寫組精心設計的。《藍色的樹葉》一文,實際上是12個「品質」主題教育單元中

唯一一次出現虛擬的中國小孩人名,這個虛構的、篡改的故事卻偏偏是專門用來貶低中國小孩。



二、虛構也要歌頌外國小孩品質,反襯中國小孩品質差


事實上,人教版語文教材很少虛構中國人名,如上述,《藍色的樹葉》課文中的虛構只是

為了貶損中國小孩

。但是,教材卻

虛構了很多外國人名,

客觀上大量增加了歌頌外國人的課文數量。


教材有許多虛構的故事讚美外國小孩


——如《燕子專列》一文,偽造故事歌頌外國孩子,講述瑞士小姑娘貝蒂「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隻燕子」;


——如《我不是最弱小》一文,虛構外國小孩薩沙的故事,「激勵我們每一個孩子挺起腰板」(教師用書語);


——如《檢閱》一文,虛構外國孩子博萊克的故事,「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使學生在閱讀時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用書語)。


我們仔細看看《燕子專列》一文的造假及其課文安排用意。


人教版語文課文三年級下冊2單元,主題是「環保」,其中,第五課《翠鳥》與第六課《燕子專列》形成對比閱讀,在《翠鳥》中,中國小孩沒有環保意識,想要捉小鳥,結果被老漁翁制止;而在《燕子專列》中,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在冰天雪地下,「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隻燕子」。這種對比,不可謂不明顯。


關鍵是,《燕子專列》這篇文章,是不折不扣的違背基本事實的造假。


貼圖為敬。首先是《翠鳥》的課文:



然後是《燕子專列》的課文: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年春天,瑞士有成千上萬隻燕子從南方向北方在遷徙,遇到風雪,氣溫驟降,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為此,政府呼籲人們行動起來,救助燕子,並用火車把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


這是對外國故事進行無限地美化誇張。


瑞士鳥類研究所(Swiss Ornithological Institute)是瑞士研究鳥類最大的機構,瑞士鳥類研究所的專家介紹,在瑞士是有過用火車運輸燕子的事情,但一些細節跟中國教材中描述的不一樣,相差有點大:


①書上說是春天,實際上是秋天。 ②書上說的燕子從南向北飛,實際上是從北往南飛。 ③書上只說了火車,實際上除了火車還有汽車。 ④書上說是成千上萬隻,而實際上只救出了幾百隻。


顯然,瑞士小姑娘「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隻燕子」,是違背事實、違背常識、為了抬高外國小孩、對比貶損中國小孩,所杜撰的謊言。


三、違背基本事實,杜撰也要歌頌白人資本家


前些時候,有教師質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四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歌頌美國資本家少年時代崇高品質的《尊嚴》一文與事實完全不符。


《尊嚴》主要內容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在青年時期

是一個吃不上飯的難民,

其在接受救濟時強調一定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因此得到了鎮長傑克遜大叔的賞識。20多年後他便從一個難民成了美國頂級的富翁。


但是,

哈默自小家境優渥,讀書期間就接管了父親的製藥廠

,並成為美國第一個大學生百萬富翁,這與《尊嚴》中所講的完全不一樣。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吳兆華指出,「一個實業家,什麼時候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地逃難要飯?他的前兩任妻子一個是俄國的女男爵,一個來自新澤西州,哪一個是南加州小鎮鎮長傑克遜許配給他的?」


上述被加媒指為造假的《愛迪生救媽媽》一文,也是類似的「作案」手法,為了歌頌西方小孩,為了給中國小孩樹立西方小孩從小高大偉岸的形象,

毫無原則,不惜進行刻意造假


四、灌輸白人至上:篡改歷史,強行洗白白人的惡劣環保形象,洗白西方對印第安民族犯下的罪惡


人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4單元,這單元里出現一篇「驚世駭俗」的

改編

文章:《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這篇文章改寫自《西雅圖的天空》,原文是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長·西雅圖一篇動人心弦的演說,

發表背景是在白人對印第安人進行長期屠殺和掠奪後,美國政府強迫西雅圖簽約,要以15萬美元買下印第安人200萬英畝的土地。印第安酋長知道反抗只會帶來更多的屠殺,無奈發布演說,演說中充滿著對白人嚴重破壞生態和種族滅絕的控訴。


但是在人教版專家的筆下,把所有白種人的負面言論都刪去了。這是為了何種政治?


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天空》里核心對白人的控訴,被教材編寫組刪得一乾二淨,又改寫得面目全非。白人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掠奪史,對印第安土地的破壞史,變成了印第安人主動「放棄」和「轉讓」,變成了白人「善待」環境。


人教版課文截圖如下:



為了做對比,我們看看沒有被人教版胡亂改寫的原文,

下面摘錄《西雅圖的天空》原文(

注意與人教版專家們改寫的重大區別

):


【白人不能體會我們的想法,這點,我知道。


在白人眼裡,哪一塊地都一樣,可以趁夜打劫,

各取所需,拿了就走。對白人來說,大地不是他的兄弟,大地是他的仇敵,他要一一征服。


白人可以把父親的墓地棄之不顧。

父親的安息之地,兒女的出生之地,他可以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天、大地、母親、兄弟都可以隨意買下、掠奪,或像羊群或串珠一樣賣出。他貪得無厭,大口大口吞食土地之後,任由大地成為片片荒漠。


你我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紅人的眼睛只要一看見你們的城市就覺疼痛。白人的城裡沒有安靜,沒地方可以聽到春天裡樹葉攤開的聲音,聽不見昆蟲振翅作樂的聲音。城市的噪音羞辱我們的雙耳。晚間,聽不到池塘邊青蛙在爭論,聽不見夜鳥的哀鳴。這種生活,算是活著?


紅人珍愛大氣:人、獸、樹木都有權分享空氣,靠它呼吸。

白人,似從不注意人要靠空氣才能存活,像坐死多日的人,已不能辨別惡臭。

若賣地給你,務請牢記,我們珍愛大氣,空氣養著所有的生命,它的靈力,人人有份。


白人終將隨風消失,說不定比其他種族失落的更快,若污穢了你的床鋪,你必然會在自己的污穢中窒息。


對比原文和人教版改編文可以發現,這已經不僅僅是改編了,而是為了白人殖民主義洗白脫罪。

做這樣的改編,最令人髮指的,是強行用印第安人自己的口去美化白人、洗脫白人的種族屠殺罪和環境破壞罪。

我不知道,今天的美國教材,是否還敢做出如此肆意踐踏印第安人歷史、強姦印第安人感情的事情來。


沒關係,大洋彼岸的中國人教版編寫組做到了。


五、明知造假,卻竭力保留歌頌美國父母的雞湯文


小學語文教材唯一一次以「

父母之愛

」為主題編寫的單元,是五年級上6單元。


5年級,正是孩子逆反心理極強的時期。


這個單元的精讀文章中,又百分之百歌頌了白人父母,哦,不,是歌頌了美國父母。人教版教材要引導孩子渴望怎樣的父母?


這組文章的第一篇,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編寫組早就知道這篇文章是純粹是偽造杜撰、為了讚美美國父母而讚美的雞湯文。

教材編寫組每隔兩三年就要修訂一下,唯一修訂的地方就是開頭第一句話的時間。請看:


——2002年和2003年版本的課文是這樣的——「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但事實上,1989年美國洛杉磯並沒有發生地震,發生地震的是舊金山。


——2004年6月份印刷的課本,課文的開頭改成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的確發生地震了,不過地震的時間是當地時間凌晨4點31分,凌晨的學校按理學生只在宿舍,但前面卻只寫教學樓,並沒有出現類似宿舍的詞語。


——2005年6月,課文又進行修訂,文章開頭變成了「有一年」。


——2009年12月,課文開頭又變成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


——2012年,課文又進行修訂,文章開頭又變回了「有一年」。


——2016年,課文開頭又變成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


總之,無論如何要保留此文,讓中國兒童看見:


「瞧!美國父親做得多棒!」


六、歌頌朝鮮小孩優秀品質的寓言,被改成日本小孩


人教版不單通過篡改、造假來歌頌西方白人,

還會通過篡改歌頌日本,有著奇怪的媚日情節。


如一年級下冊7單元《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

原本是個朝鮮的寓言故事,

歌頌小孩誠信,主角原名宋金,卻被改成一個日本人名「雄日」,配圖中孩子形象頭上包著白色布條,明顯是日本人形象。在日本文化中,白色被賦予男性的、獻身的、勝利的等含義。


這個朝鮮的寓言故事,在80年代我國的連環畫中,文中小孩子的形象是這樣的:




可是不知道出於什麼意圖,到了人教版教材里,小孩子的形象就變成了這樣:




可以看到,人教版插畫中孩子形象頭上包著白色布條,明顯是日本人形象。在日本文化中,白色被賦予男性的、獻身的、勝利的等含義。


在朝鮮原寓言中,小孩名字叫「宋金」,而到了人教版這裡,變成了「雄日」。


難道討厭朝鮮就要媚日嗎?而且,就算現在朝鮮制度有些封建色彩,日本難道就沒有軍國主義問題?朝鮮人民、朝鮮兒童何辜?筆者才疏學淺,實在想不出人教版這樣篡改的用意。


就算要改,為什麼不改成中國人名?


在《藍色的樹葉》一文中,專家們不是很擅長把外國人名改為中國人名嗎?怎麼一碰到歌頌小孩優秀品質的,就改成日本人名了?


七、體現中國智慧的古代寓言,被改成西方人物形象


經典的中國古代寓言,韓非子《矛與盾》,被改寫成一篇外國文章《矛和盾的合集》,

教材編寫組似乎對歌頌中國古人的辯證思維十分不感冒。

於是,《矛和盾的合集》歌頌了西方人從古代到現代、從古人到今人,都很聰明智慧,值得學習。


《矛和盾的合集》一文被安排在三年級上冊7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智慧」。但是,這個單元里,沒有一篇中國形象的文章。其中,26課,《科利亞的木匣》,讚美了科利亞的思考「層次非常清楚,合情合理,富有邏輯性,令人信服」(教師用書語)。27課《陶罐和鐵罐》、28課《獅子和鹿》,均是擬人化文章。


其實,教材並非沒有選用中國古代寓言,只是幾乎全部選用了表現中國人愚蠢的寓言,

如我要的是葫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像《矛與盾》這類反映中國古人智慧領先西方千年的寓言,卻只能遭受無情篡改主角的命運。



八、為了記住「智慧」外國人的名字,徹底放棄語文識字教育原則,強行植入識字


二年級下冊4單元,是一組以智慧為主題的單元。精讀課文中,兩篇讚美外國人,一篇讚美中國人。


第一篇,13課,《動手做做看》,讚美的是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和外國小孩伊琳娜。


事實上,這裡所謂的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學界從來都是譯作「朗之萬」,

而課本之所以改成「朗志萬」,是為了讓中國小孩識字。

更誇張的是,通過「朗志萬」這個外國名字,中國小學生必須要會認和寫「朗」與「志」兩個字。

整整兩個字。


此刻,我已經聽到小學生在組詞:


朗,朗志萬的朗


志,朗志萬的志


……




隨後14課,《郵票齒孔的故事》,讚美的也是英國發明家阿切爾。阿切爾的名字和他的國家他的城市,都是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爾,阿切爾的爾


英,英國的英


倫,倫敦的倫


敦,倫敦的敦


好吧,後面這三個地名好像靠譜一點,然而也全部脫去了漢字本意,抽離了漢字的中華文化根基。


明眼人都知道,一個人長期侵染在某種文字的表達方式之中,他的志趣、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也很可能受到其影響。


一個長期閱讀國外翻譯小說的青年作家,他對文藝的理解、他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式也很可能深受翻譯小說的影響。舉個例子,年輕時候的余華,其小說風格就深受胡安·魯爾福和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很深。他的許多句子、語調和胡安·魯爾福頗為相似!這種現象不僅表現在余華身上,上世紀90年代成名的許多作家身上都存在這種影子。那時候正是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流行的時候。


所以就有了一個疑問,為了認字,難道非得選擇外國的辭彙和名字嗎?

小學生連自己的母語還沒有學好,連中國名字還叫不上多少個,連中國的省份還不知道幾個,卻為什麼要學那麼多的洋名字、洋辭彙?難道是要讓外國的名字、辭彙更順口,在牙牙學語時候就感到無比親切嗎?的確,牙牙學語時候的記憶一定是最親切的,也是最持久的。這時候最方便培養崇洋媚外的情結!


九、人教版語文教材通過花式造假、篡改,大量增加歌頌白種人優秀品質的課文,全面碾壓中國人物形象


筆者對先前人教版語文教材做了一番詳細統計。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最核心的主題,是「品質」和「智慧」教育,這關係到一個中國兒童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和思維方式的培育。

這兩大主題,也是教材篇幅安排最多的兩大主題。小學語文教材12冊,總共有12個單元涉及「品質」教育,9個單元涉及「智慧」教育。在這整整21個單元里,「西化」問題極為嚴重。


如整整佔據12個單元的「品質」主題教育中,

4個單元涉及「環保品質」,8個單元涉及怎樣做人、誠信、努力、互助等品質教育。在4個「環保」單元中,中國小孩頻頻以「捉小鳥」、「扔垃圾」的形象出現,作為對比閱讀,教材卻頻頻通過造假、刪改等方式,違背現實常識和歷史常識,去歌頌西方白人的環保意識(如《燕子專列》、《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而在後面這8個「品質」教育單元的精讀課文中,只有一個單元,中國人正面形象與外國人正面形象在數量上保持1比1,而其他所有單元,中國人的「品質」均被外國人碾壓,或者被動物碾壓。


再如佔據9個單元的「智慧」主題教育中,

識字階段(一年級)以外,有8個單元涉及「智慧」主題,其中精讀課文中,歌頌外國智慧的有10篇,歌頌中國智慧的有4篇,貶低中國智慧的有3篇。


十、對愛國主義、革命先烈等主題學習,進行刪減、空洞化、甚至逆向處理,鼓吹懷念民國,抹黑新中國


我們知道,愛國、革命故事,一直是小學語文的核心主題,但是由於這兩大主題的特定內涵,西化處理的操作空間不大。


但是,人教版教材也有辦法。


人教版在安排「愛國」主題單元學習時,有三大手法:


第一,簡化處理,只安排兩個單元;


第二,將一個單元放在識字階段,即二年級上冊,這階段重點是識字,而不是內容吸收;


第三,另一單元的重點文章安排一篇懷念民國的文章。


第一次愛國主題教育,在二年級上冊3單元,4篇文章,分別講國慶、首都、申奧、兩岸同胞。這個階段,中國兒童還處於識字階段。


另外一次在六年級上冊2單元,這個階段,中國學生已經到了塑造價值觀的重要時刻,而且,六年級的課程,也是初考的重要內容。


於是,編寫組安排了兩篇精讀,一篇《詹天佑》,雖然故事發生在清朝,但文章著重講了詹天佑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臨危受命,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儘管維護的是大清朝的尊嚴,但主要是對抗帝國主義,有其進步意義。


第二篇精讀則是《懷念母親》,季羨林在留學期間寫的,日記白紙黑字註明「1935年」,

實際上是對民國時期的無比懷念和美化。

試想,國民黨如果反攻大陸成功,編寫小學語文教材也不過如此吧。



通觀教材整體可以發現,編寫組對民國有著明顯的歌頌情緒,反倒對新中國有某種惡意。這種懷念與惡意導致了上述愛國主題課文的安排。


新中國前三十年,是這樣的:貧窮灰暗,「極其瘦弱」、「脊背彎曲」的母親在「雜訊震耳欲聾」的紡織工廠里像奴隸一般工作。


這篇文章來自5年級上6單元《慈母情深》,正是與上述歌頌美國父母放在一起的。作者梁曉聲,1949年生,他找他母親要錢,顯然是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情景。梁曉聲儘可能地將他母親描寫成一個

奴隸模樣,實在令人不忍卒讀


插圖為敬:






相較於新中國的童年,民國的童年是怎樣的?


在五年級下冊2單元,有一組專門圍繞童年而編寫的文章。其中有兩篇歌頌民國時期的童年陽光燦爛,一篇歌頌外國人的童年。


所以,相較於上述新中國時期陰暗的童年,民國的童年是這樣的:


【6課,《冬陽·童年·駱駝隊》,作者林海音,1918年生,這篇文章歌頌了民國童年:


「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樣的美好,它可能有一點單調,但是有了駱駝隊,有了清脆的鈴鐺聲,有了對駱駝隊的思念,一切又變得妙不可言。」】(教師用書語)



【7課,《祖父的園子》,作者蕭紅,1911年生,這篇文章歌頌了民國時期童年是:


「這裡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這裡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的,蟲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麼都是自由的,空氣里瀰漫著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這自由是她童年快樂的源泉。」】(教師用書語)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6課作者林海英在大陸的時候一點名氣都沒有,要不是跑到台灣,根本不會有人關注她的文學作品。7課作者蕭紅的作品整體還不錯,但是人教版課文選擇時,

卻硬生生斷章取義。

《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蕭紅作品《呼蘭河傳》,

全書主要是寫民國時代社會黑暗的,童年時代的自由快樂生活恰恰是為了反襯後來的社會黑暗,教材中節選的這一段把的原意給徹底改變了。如果不是為了鼓吹民國,筆者想不出做這樣節選的意義。


人教版安排「革命先輩」主題單元學習時,也有三大手法:


第一,簡化處理,歌頌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的精讀文章僅僅7篇;


第二,部分文章移到識字階段,前述7篇精讀文章,有2篇安排在一年級(識字階段);


第三,空洞化處理,如開國領袖毛澤東專題,精讀兩篇,一篇是詩歌,一篇是講開國大典,毛澤東本人的形象十分空洞。該單元另外兩篇《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毛澤東形象比較豐滿,具體講毛澤東熱愛人民群眾、為人民事業犧牲長子的高貴品質與寬闊胸懷,均為略讀。


由於篇幅所限,上述只是談到小學語文教材問題的某些方面。事實上,存在嚴重西化問題的,還包括中學語文、歷史和政治教材。

正因為有教材西化的嚴重問題,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這次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的深層次原因,我們才能理解國家教材委員會主要職責中的這幾句話:


【「

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

研究解決教材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審查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國家規劃教材。

」】


教材西化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得不進行重大調整與改變的時刻了。這種改變,不是文章的更換,不是用一批崇洋媚外的文章替換舊一批崇洋媚外的文章,而是教材編寫思想的徹底更換。如果編寫組成員思想無法更換,執意逆向種族主義,那就必須更換一批編寫隊伍。


從目前形勢看,教材西化的嚴重問題,如果不由國家牽頭的強力機構強勢介入干預,恐怕已經到了「

針插不進

水潑不進

」的地步。

2016年,教材改了新版,但是,新版教材中選擇了大量台灣的「心靈雞湯」,比例遠遠超過了以前各版本教材。甚至逃往台灣的反共作家胡適成為了僅次於魯迅的「現當代經典作家」。在胡適的作品中,保留了原本用來取代朱德《回憶我的母親》的那篇《我的母親》。在新版的教材中,關於第三世界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學內容全部被刪除了,外國文學部分變成了清一色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文學。而在這些課文當中,也刪去了全部關於批判資本主義的內容,只有對於西方國家的肯定。譬如說,

新教材雖然選了馬克·吐溫的一篇文章,但不是批判西方民主制度的傳統名篇《競選州長》,而是歌頌西方國家自然環境優美的《登勃朗峰》。


為了中國孩子的未來,國家教材委員會應運而生。教材西化問題已經討論了多年,2016年更是形成全民參與討論、反思、批判的輿論高潮。教材的嚴重西化不僅會毀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兒童、青年,使他們從孩提時起就在精神上向西方人下跪、自我矮化,還會讓國際媒體頻頻攻擊中國,嘲笑中國教育主權的淪陷。是到了需要清理教材西化問題的時刻了。


【吳斌,察網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優才計劃 的精彩文章:

G20峰會領導人合影站位藏玄機,川普:我怎麼就靠邊站了?
奧地利薩爾茲堡旅遊管理學校留學項目介紹
保姆危險!剛剛,馬雲打響第一槍!
今日:小暑,原來這才是養生王道!

TAG:德國優才計劃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稱:中國金融科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風險控制
中國國家隊運動員指定康復師教您——無葯養膝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澤培
美議員鼓吹:快把中國媒體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中國這項產品技術任何研製航母的國家都必須擁有?真相令國人驕傲!
他曾擔任國家副主席,其家族被毛主席稱為中國最大的財團,他是誰?
美機構:中國已成第三大最強國家!
學好中國話,走哪兒都不怕的節奏?東京教委決定:中文將成必修課
社評:修憲將為中國法治建設注入新動能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裡,全民如何參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制定?
中國獨立導航系統即將成功組建,打臉西方「中國不行」言論
印度和美國合作將研製這一項新型武器,專家稱:有機會和中國媲美!
印度和美國合作將研製這一項新型武器,專家稱:有機會和中國媲美
中國權威媒體為啥事公開「教育」德國駐華大使?
美國人為何崇拜中國女英雄?
都說德國尊重二戰歷史,為什麼德國民眾提問:中國也參加過二戰?
國防部:炒作「中國軍事威脅」是枉費心機
伊德耶:與主教練、俱樂部間存在問題,中國球員很一般
英國評論:遠大的夢想,中國為何需要大農場?
國外問:中國朝鮮族更親近韓國還是中國?網友答:我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