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系列八:二王孰優?——王獻之的作用

系列八:二王孰優?——王獻之的作用

在古代書法家中,關於王獻之與其父親王羲之誰更優秀的爭論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當然,王羲之作為書聖坐第一把交椅的地位是大多數人的看法。但認為獻之與父平起平坐甚至勝於父親的也大有人在。雖然唐太宗貶低王獻之,但即使在唐太宗時期,像虞世南等一些書家也熱衷學習王獻之。張懷瓘說:「虞(世南)書得大令(獻之)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在焉。」並說孫過庭的草書也宗法小王。唐人對王獻之的草書很重視,尤其是狂草。張旭的草書也從王獻之化出。唐蔡希綜《法書論》云:張草「雄逸氣象,是為天縱」,「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懷素也皈依小王,其《聖母帖》「輕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赤幟矣」(見趙岫《石墨精華》)。由此可見,儘管李世民貶低小王,但終唐一代,還是有很多人直言不諱學習王獻之的。有的學者就認為,在初唐,李世民要學書,必須從王獻之人手,因為那時王獻之的手跡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到後來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跡。李世民也許不甘心居於王獻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來。由於李世民推崇大王、貶低小王,當時人士懾於聖上的旨意,遂把有王獻之署名的遺迹抹去其名字,或改為羊欣、薄紹之等人姓名。

五代後周的楊凝式也兼學「二王」,學習獻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說:「草勢之變,性在展蹙,展布縱放,大令改體,逸氣自豪,蹙縮皴節,以收濟放。(張)旭、(懷)素奇矯皆從而出,而楊景度為其嫡系。」(《海口樓札叢》)宋代四大書家米芾稱:「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 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獻之,並且心儀手追這種「天真超逸」的意趣。米書與小王書血脈貫通。同代書家蔡襄也說:「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無幾。然視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號為名書,其結約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晉韻,其媚趣研潤則與小王近似。黃庭堅也稱讚「大令草入神品」,黃書「運筆圓勁蒼老,結體緊密縱橫處,從顏柳諸公上接羲獻」(笪重光語)。姜夔對小王也多推崇,曾說:「世傳大令書,除《洛神賦》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磚志》乃正行,備盡楷則,筆法勁正,與《蘭亭》、《樂毅論》合,求二王法,莫信於此。」元明清以來學小王書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趙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鐸等,例子很多,可見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巨子。

綜合以上眾人的看法,一是肯定王獻之同其父王羲之一樣也是影響深遠的書法大家,二是除了少數(如米芾)把小王抬得高於大王外,在肯定王獻之的同時並不否認王羲之的書聖地位。三是普遍認為王獻之「多放縱」,在草書上有所發展,要勝於其父。我們先比較王家父子的行書:

王羲之.何如帖

王獻之.廿九帖

雖然都是摹本,我們也相信基本反映二王的真實面貌吧。光憑几十字很難判斷優劣和風格。但我們仍可以說,父子的風格是相似的(個別字的用筆、結體很相近),比較起來,大王的稍為含蓄一點,小王的外露一點。大王行筆中始終從容收斂,而小王在規矩中似有飛揚之意。

結合前人的評論,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王的書風比之其父更放一點,更追求放縱與舒展的意趣。王獻之生活在取得如此書法成就的父親的光環下,如果僅僅滿足於達到父親一樣的成就(雖然他未必超過父親),他便不配與父親並列了。他在父親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下,有了堅實的筆法基礎。史傳王獻之跟父親學習書法,從小就立下大志,要像父親那樣做一個大書法家。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是手不釋卷,細心觀看,待到把它的字體特徵、筆畫形態以及結構布局等方面有個通盤的考慮後,再動手下筆,臨寫數十百遍,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歲時,書法已寫得別有意趣。相傳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的書房,請父親告訴他寫字的秘訣。王羲之聽了,領著王獻之來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缸水裡,你只要把這十八缸里的水寫完,自然就知道了。」王獻之聽了父親的教導後,不敢偷懶貪圖捷徑,夜以繼日,腳踏實地地練習(但傳說中也有荒誕淺薄之說,如說王羲之想試試兒子的功力,就從背後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於是嘆息著說:「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如果抓筆抓得紋絲不動就有功力,那麼書法光比誰大力就行了)。正如蘇軾所言「凡事之貴,必貴其難」,書法要達到抒寫性情,當然要經過刻苦的練習,但王獻之卻並不是光是勤奮而沒有悟性的書家。相傳有一次獻之外出,見北館新塗的白色牆壁很乾凈,便取帚沾泥汁寫了方丈大的字,觀者如堵。羲之見而嘆美,問是誰所作,眾人答雲「七郎。」可見王獻之書法早年成名,也頗有人氣。王獻之有學識,有遠見。他勸父親改體,也不過十五六歲。唐張懷瓘《書議》記載王獻之對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體。」獻之認為事貴變通,章草的字字獨立以及波磔的生髮,不能表現出更宏大的氣勢、奔逸的律動。在深入研究之後,他認為章草與行書之間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當「改體」。王獻之對於傳統書體的深刻研究,對於創新路數的用心探索,確有過人之處。而在藝術素養方面,相傳王獻之亦擅丹青。桓溫嘗清他畫扇面,獻之一時失手,誤落了一點墨,索性順勢畫成「烏駁牸牛」圖,尤為妙絕,又在扇面上寫《駁牛賦》,可謂機敏過人。

創新變體是書法的靈魂,引導主宰著這位書聖的後代,他要突破成法,另闢一新天地,而且也要超越父親,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別樹新幟。虞和《論書表》載,謝安嘗問王獻之:「君書何如右軍(指王羲之)?」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獻之並非不知天高地厚,他的自信也並非沒有根據。

他明顯超過父親的,無疑就在於草書。

王羲之.姨母帖

王獻之.新婦服地黃湯帖

在這兩張行草中,王獻之比之父親的淡定無疑表現出更輕靈更活潑一些。這不僅在於字與字連,而且抒寫之中上下的運動關係,在於意興與氣脈的連貫性。

王羲之.二謝帖

王獻之.中秋帖

王羲之也擅寫草書,但即使在《十七貼》、《得示貼》等草書中,也基本上是字字獨立的,很少兩三字以上的連筆書。而在草書中王獻之就不一樣了,他很少有單獨不連的字。當然,並不是說連筆的就優於獨立的,但至少可以說,在秀雅的點線中,王獻之比之父親更多地表現了草書放縱與暢快的意興。王羲之學張芝草書,從形勢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鉤連,但一般不作多字聯綿,僅二至三字一筆出之。他用張草的使轉,發展為內向的、斂蓄的今草。王獻之既學其父,也學張芝,突破王羲之的呼應模式,成為更多字的貫通,成為「一筆書」;由內向而轉為外侈,由斂蓄而化為奔逸。所謂「一筆書」,是指「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詣,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參見《書斷》)。世稱「一筆書」始自張芝,王獻之則是以張芝為「槓桿」,以羲之草書為「支點」,完成一種「破體」的創造。

當代美學家宗白華認為,晉人藝術境界造詣的高,不僅基於他們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個性,生機活潑,更主要的還是他們的「一往情深」!無論對於自然,對探求哲理,對於友誼,都有可述(《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一往情深,王羲之是這樣,王獻之也是這樣。

而王獻之在突破父親的努力中,終於突破了王羲之的「中和」,走向更加張揚的境地。

王羲之書藝的哲學思想的「中和」,主要表現在多種對立因素之中調和統一。他在書法的形質(如肥瘦、方圓、短長、骨肉等)方而能無過無不及,在書法的神采(如奇正、氣度、韻趣等)方面無乖無戾。項穆《書法雅言》云:「逸少一出,揖讓禮樂,森嚴有法,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與突破其父草書模式一樣,王獻之也是有意識地改變其父的創作思想,他將「中和」轉為「失衡」,走向以「奇」、以「險」爭勝的新境界。項穆也認為「書至子敬,尚奇之門開矣」。

「尚奇」,也許就是唐太宗因為喜歡他的父親而不喜歡他的原因吧。要知道,追星本身就存在著極為強烈的個人偏好。

王羲之.平安帖

王獻之.鴨頭帖

從這些「尚奇」的快意的點線中,我們完全可以確信張旭、懷素們的確曾經得益於王獻之的草書。

因唐太宗貶獻之而不購求其書作,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唐內府的王獻之書跡「僅有存焉」。宋初的書法,並舉「二王」,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十卷,這就是著名的《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單著錄王獻之書帖的有七十三件,經後人考證為偽作或他人所書者達二十餘件,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餘件。但這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有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

儘管王獻之的書法對後世產生過較大影響,儘管也存在二王孰優孰劣的爭論,但總體上,王羲之的書聖地位還是不容置疑的。如孫過庭《書譜》就載:羲之往京都,臨行題壁。獻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寫過,自以為寫得不錯。羲之回家看見了,嘆曰:「我去時真大醉了。」獻之內心感到慚愧。這傳聞要印證的,當然是獻之雖有志與父爭勝,卻亦有自知之明。

—end——

「花落書香」書法群

免費群:

隨到隨學,自由臨帖,不定時指導

群里不定時邀請名師或優秀群員分享練習心得

公益性質,不收費,

你需要每周轉發2篇以上本公眾號的文章到朋友圈

以幫我推廣公眾號

收費群:

在免費群的基礎上

免去轉發

每天晚上7~10點在線指導,每周5天以上

你需要:付費1000/1年

加入方式:

第一步

關注微信公眾號,以便接收教案

公眾號:hlsx16

第二步

加我個人微信,備註「加書法群」

以便拉入微信群

微信號:bysb2015

文末的廣告與本號無關,但你的每次點擊,都會為我增加一點點收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落書香 的精彩文章:

練了多年書法還寫不好?教你改掉習氣
兩部《千字文》的異同——為二月、劍橋而寫,教你改掉習氣
系列七:聖人亦夢——王羲之書法的意義
系列六:繁法到頭是簡法——解析趙孟頫楷書
系列四:筋肉精神篆法來——解析顏真卿楷書

TAG:花落書香 |

您可能感興趣

與王羲之並稱二王的王獻之,寫滿了「十八缸水」仍然不及父親?
孫過庭書譜取法王羲之、王獻之,筆勢堅勁,直逼二王
八王之亂之一:二個小人物的恐懼和貪婪導致司馬亮 司馬瑋二王被殺?
王義軍:「二王」和「丑書」一樣寂寞……
故宮藏 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的神韻
米芾此作,神韻直逼二王
俗語說:「七劉八張十二王,天下獨一房」是何意?姓房的很少嗎?
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書法誰更好,從歷史的變遷談二王書法誰更勝一籌
方臘麾下武將排名:一石二王三方傑、四厲五鄧六萬春,戰績如何?
沈尹默和白蕉的失敗,成也二王,敗也二王。陳忠康和陳海良這下沉默了……
小鮮肉的說唱實力排名:華晨宇第四,第二王嘉爾,第一當之無愧!
經典之迷(二十七)——北蘭亭《十七帖》與二王手札墨跡專題研修班招生簡章
金庸武俠最強掌力:一天二王三虛竹,四丑五俠六鐵掌,楊過最後
王獻之草書欣賞《眉壽堂二王法帖卷四》
宋克《七姬權厝志》,直駕吳興而上窺二王
華夏有二王三恪傳統,為何這三個王朝滅亡,皇族還會慘遭追殺?
淺談「文武二王」以及西周遺俗,並「除夕」之王
卷尾撇:「二王」如何變新漢隸古法?
李勇剛行書既深得「二王」之要義,又米蘇之韻致,古雅雋秀
淮趙二王相攻害,孫秀害潘岳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