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歸A股讓分眾傳媒嘗到甜頭 卻遭大股東冷臉拋售

回歸A股讓分眾傳媒嘗到甜頭 卻遭大股東冷臉拋售

分眾傳媒(行情002027,診股)最近有點背。6月底,公司因為信息披露違規,被廣東監管局提出警告。自今年2月以來,分眾傳媒大股東不斷拋售公司股票,目前已套現超262億元。6月16日,公司公布第二大與第四大股東將減持公司股票後,6月19日當天,分眾傳媒股票下跌9.81%。

分眾傳媒如何看待市場給出的估值?股東們減持股份,是否說明其對公司未來發展不再看好?公司未來將如何提高投資人對公司持股信心?就以上相關問題,記者向分眾傳媒致函,並得到公司比較認真的回應。

股價曾大起大落

分眾傳媒創辦至今,不過十餘年時間。2003年,一位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名叫江南春的青年創辦了分眾傳媒。從此,這家以樓宇媒體(即電梯里自動展示廣告的屏幕)為主要產品的公司,步入了快速發展期。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頂著「中國傳媒第一股」的光環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好景不長,2011年11月,渾水發布了一份有關分眾傳媒的研究報告,認為公司財務問題嚴重,這讓分眾傳媒當天股價跌幅達66%。2012年,分眾傳媒完成了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當時有分析認為,分眾傳媒之所以退出美國市場,遭渾水做空,是一大原因。

退出美國股市後,分眾傳媒迅速將在A股上市提上議程。2015年11月16日,七喜控股正式公布,分眾傳媒借殼重組方案獲證監會通過,後者將成為首家從美股退市再登陸A股的公司。

實際上,早在當年的9月初,分眾傳媒將借殼七喜控股的風聲已傳出,公司股價隨即大漲,2015年9月2日至11月27日,兩個多月時間內,股價從15.05元漲至62.34元。但很快,分眾傳媒大漲的趨勢便逆轉,2016年1月15日,分眾傳媒股價跌至31.15元,可以說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裡,股價便經歷了大起大落。此後,公司股價走勢便每況愈下。

股價再未翻身,讓分眾傳媒的市盈率大幅低於其他中概股。截至7月6日,分眾傳媒市盈率僅為23倍,而同屬回歸中概股的巨人網路(行情002558,診股)為65倍,暴風集團(行情300431,診股)高達237倍。

儘管市盈率低於其他回歸的中概股兄弟,但在A股上市後,分眾傳媒市值仍獲得大幅增長。目前,分眾傳媒的市值為1131億元,2012年從美國退市時市值僅37億美元,增長近4倍。

回應跨市場套利

中概股在中美兩地的估值差,提供了市場套利,使得大批中概股受此鼓舞,紛紛欲私有化回歸A股。對於為何回歸A股,分眾傳媒也間接承認了A股估值吸引力的問題。

公司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回歸A股的出發點和影響,其實都是回到投資人更了解分眾模式的環境中。美股的投資人看不到分眾的屏幕,也並沒有一個可以對比參照的模式去了解。而A股市場的投資人更加了解、認可分眾的模式,溝通也更加順暢。」

相比於其他中概股,分眾傳媒並未享受到多高的跨市場估值差。對於回歸A股後股價表現,公司似乎並不太滿意。公司相關人士回應記者,「公司市值的增加主要靠得是業績的增長,我們2017年的盈利預期為50億元~56億元。相比私有化時,2012年約合13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盈利也同樣增長約4倍多。根據市盈率來看,事實上分眾的估值並未提高很多。」

對於2016年以後,股價再未明顯爬坡,如何評價目前市場給出的估值?分眾傳媒回答,公司的股價受資本市場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司經營業績長期以來均保持著穩定持續的增長,公司管理層將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證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回饋投資者。

遭大股東拋售

雖然股價長期不漲,與其他回歸中概股市盈率差距大,但分眾傳媒大股東不知出於什麼目的,今年以來不斷拋售公司股票。

7月1日,分眾傳媒發布公告透露,自2017年2月14日至2017年6月29日間,公司第四大股東Giovanna Investment (HK)共減持超過兩億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2.4%。

對於該股東的減持,分眾傳媒在6月16日還發布公告提示,Giovanna Investment將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股票,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份6.77%。這意味著,其對分眾傳媒的減持將仍繼續。

提示要減持分眾傳媒股票的不止一個大股東,同樣在6月16日,占公司總股份7.41%,位列第二大股東的Power Star(HK)也提示,將在未來6個月內賣出公司股票。

就在分眾傳媒提示兩位大股東將減持股票後,6月19日,公司股價下跌9.81%。但即便如此,撤出的股東仍套利豐(港股00494)厚。記者通過Wind數據得知,自今年2月14日以來,Giovanna Investment (HK)斷斷續續的拋售,共套利超過262億元,已超出分眾傳媒從美國退市時的市值。

股東們的減持,是否說明其對公司未來發展不再看好?若並非如此,是因哪些原因?公司未來將推出哪些舉措提高投資人對公司持股信心?

就上述問題,分眾傳媒回應《投資者報》記者:「上述股東僅為公司的財務投資者,而非實際控制人和公司管理團隊,此次減持計劃也是出於股東自身資金需求的考量,公司未知上述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不再看好。公司將繼續深耕主營業務發展,保證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來回報廣大的投資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擁擠地球:每秒4.2人出生,2100年112億人將爭資源!
北京濟春堂中醫古法混搭新技術 實力引領大健康產業
嘉泰激光任命鄭宣成為總經理
茅台葡萄酒「去茅台化」:半年銷售額增四成仍在「療傷」
17家造紙企業價格壟斷被罰778萬:上游提價 下游「喊苦」

TAG:金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再析阿里入股分眾,看好全域營銷
「捧紅」滴滴、分眾傳媒後 中國「最不差錢」投行為何要赴港IPO?
逆襲分眾傳媒,這件事兒到底有多難
分眾傳媒江南春:廣告市場要擁抱不變 沒有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分眾傳媒正在成為阿里進軍新零售的下一個車前卒?
新潮傳媒與分眾傳媒的競爭真相是什麼?新潮傳媒有望換道超車!——寫在前瞻調研後
阿里巴巴為什麼斥巨資入股分眾傳媒?答案來了!
線下新型空間媒體興起,「西柚媒體」要做車庫場景的分眾傳媒
怎麼才能讓分眾胃口大開?給新潮支個招
技術升級帶來梯媒大變局,分眾白費了一手好牌
分眾傳媒去年凈利出現罕見下滑,但這還只是個開始
釋放網約車的營銷價值,奔跑寶要做打車場景的「分眾傳媒」
股價「深」不見底的分眾,現在究竟是個什麼水平?
打破壟斷,新潮PK分眾,電梯廣告傳媒的「龍爭虎鬥」開始了!
150億入股分眾傳媒 看看阿里媽媽這邊怎麼說
分眾傳媒——「大佬的聯姻」之續集,繼阿里戰略入股,業務層面合作鋪開
拿下分眾盯上頭條,這源於阿里的流量焦慮
阿里150億入股分眾傳媒,到底看上它什麼?
情報:阿里百億元入股分眾傳媒;愛貸網暫停老系統提現
瞄準3億都市主流人群 快狗打車牽手分眾傳媒引爆網約貨車C端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