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系列:三旨宰相 一個傳達室大爺

宰相系列:三旨宰相 一個傳達室大爺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嘉祐立皇子,中書召珪作詔,珪曰:「此大事也,非面受旨不可。」明日請對,曰:「海內望此舉久矣,果出自聖意乎?」仁宗曰:「朕意決矣。」珪再拜賀,始退而草詔。——《宋史·王珪傳》

譯文:

宋仁宗嘉祐年間,議立太子,中書召王珪起草詔書,他說:「這是大事,一定要當面接受聖旨不可!」第二天,仁宗親自召見,王珪說:「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亂,這次果真是陛下的聖意嗎?」仁宗道:「朕意已決。」王珪再拜稱賀以後,才退而起草詔書。

歷史上有好幾個出名的王珪。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王叔玠,山西人;北宋將領王珪王秉直,河南人;元朝畫家王珪王君璋,河南人;明朝武將王珪,安徽人……

今天要說的是北宋宰相王珪王禹玉,祖籍四川。

一個名字出了那麼多名人,還文武兼備,是個好名字。

王珪有個外號,在歷史上很出名,那就是——「三旨宰相」。

什麼是「三旨宰相」呢?

簡單的說就是:取聖旨、領聖旨、已得聖旨。

業務部門的請示來了,王珪呈送給皇帝——取聖旨;

皇帝看完彙報,寫上處理意見,王珪面見皇帝——領聖旨;

回到辦公室,答覆有關部門——已得聖旨。

基本上這是一個傳達室大爺就能幹的活,王珪當宰相當了十六年,這活兒一干就是十六年。

王珪是個學霸,二十歲出頭參加高考,成績一般,全國第二。

在地方任職時間不長,就進入中央,因為文章寫得好,字也漂亮,成了專門給皇帝寫聖旨的官,姑且算是國務院辦公廳秘書長吧。

早慧的孩子往往會不知天高地厚,把王珪一手拉扯大的叔叔王罕很是擔心,每次給王珪寫信,都告誡他「以盛滿為戒」,不要忘乎所以,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王珪把叔叔的話當成金科玉律,執行得極為徹底,甚至過了頭。

王珪為皇帝寫了十八年聖旨,當了十六年宰相,卻在史書上落了個「無他建樹」的評語,說他明哲保身,只會上傳下達,離開聖旨就沒主意了。

官場或許是用混的,但王珪在歷史、文學方面的成就不容置疑。

撰寫《宋兩朝國史》120卷、編著《在京諸司庫條式》130卷、整理《王珪集》100卷、續著的《宋六朝會要》……

清朝的《四庫全書》收錄了王珪的《華陽集》,在《總目》中是這樣介紹王珪的——其文章博贍瑰麗,自成一家。揖讓於二宋之間,毫無愧色。謝及、陸遊、楊萬里等往往稱之,殆非虛美。

當著大官,領著工資,享受著爵位,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是王珪。

王珪當「三旨宰相」,實在是因為「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腦袋搬家。

就拿引文來說,辦公廳讓王珪草擬立太子的聖旨,王珪非要向皇帝當面求證,足見其小心翼翼的程度。

話說回來,這事不能不小心,萬一是個坑,自己落了筆,不是稀里糊塗掉坑裡了嗎?

即使小心成這樣,還是出了波折。

當時冊立的太子後來當了皇帝,有人說小話,說王珪當年就是因為對太子的人選不滿意,所以才故意拖延,弄得新皇帝很不待見王珪。

雖說後來君臣之間消除了誤會,但是官場的險惡可見一斑。

小心尚且如此,不小心那還得了?

說點趣聞軼事。

當年,韓琦當揚州市長的時候,市政府花園裡種的四盆名叫「金帶圍」的芍藥開花了。

這種芍藥,花瓣紅色,中間有一圈黃蕊,形似身穿紅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帶的官員。

在宋朝,只有宰相才有資格穿紅色官袍、系金色腰帶,所以公務員們都把觀賞到這種花作為陞官的吉兆。

韓琦邀請了王珪、王安石、陳升之一起飲酒賞花。期間,韓琦剪下這四朵「金帶圍」,在四個人每人頭上插了一朵。

這就是「四相簪花」的故事。

王珪和王安石的關係很好,也有說法說王安石正是王珪推薦給皇帝的。

王安石是個邋遢人,有一次上朝的時候,一隻虱子爬上了王安石的鬍子,皇帝和好些大臣都看見了,大家抿著嘴直樂。

下朝以後,王珪提醒王安石,王安石手忙腳亂地抓虱子,王珪開玩笑地吟了一句詩「屢游相須,曾經御覽」。

這隻虱子待遇很高。

王珪最出名的是「三旨宰相」這個外號,和這個外號在歷史上並稱的還有「三不開相公」和「三覺侍郎」。

「三不開相公」說的是五代後唐廢帝時的宰相馬胤孫。

馬胤孫是個書獃子,身居相位卻從不敢決斷政事,任人擺布。

所謂「三不開」是指「入朝印不開,見客口不開,歸宅門不開」,堅決不摻乎政事。

「三覺侍郎」說得是宋朝的天官侍郎趙叔問。

趙叔問是個胖子,喜歡睡覺,不喜歡熱鬧,家門口經常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

所謂「三覺」是指下朝睡一覺、飯後睡一覺、回家睡一覺。

「三旨宰相」也好,「三不開相公」、「三覺侍郎」也罷,說得都是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庸官。

貌似現在這樣的官還真不少。

而且,貪官有把柄可抓,這些官還真的是滑不溜手,因為他們的程序總是對的。

GIF/116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太監一不小心成了大收藏家(太監系列)
勾踐滅吳 原來和孔子有關(八卦史記90)
八卦史記31:兵陰陽家?神漢?孔子的老師!
太監系列:建炎南渡的插曲 苗劉兵變的棄子
八卦史記29:一場因為寶馬發動的戰爭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宰相滅掉大清
宰相隨意貶掉一個大臣,皇帝怒斥:兩人交換官位,大臣成宰相
大宋千古奇觀,四位一起簪花的個性宰相!
一個宰相滅掉大清?
皇帝問宰相自己該傳位給誰,宰相只說了四個字,皇帝大喜
巾幗宰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宰相
帝賜宰相一名六旬老婦做妻子,宰相看了一眼婦人,竟大呼萬歲
皇帝給宰相賞賜一個老婆,揭起蓋頭髮現是一個六旬老人,宰相大喜
四位身份神秘的宰相,黑衣宰相一出現其他三位黯然失色
古代歷史上宰相、丞相及相國三個同等稱號卻有如此巨大區別!
皇帝問宰相:什麼最大?宰相靈機一動回答4個字,皇帝連連誇讚!
大宋一縣令,把宰相的小妾據為己有,宰相得知後:賞你做二品大員
宰相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職位?所以宰相究竟是一個什麼官位?
皇帝問宰相:什麼最大?宰相冷汗一冒回答了四個字,皇帝連連稱讚
宰相吐槽大會!歷代宰相放在一個群里,會怎麼開懟
一條家訓,共四句話,讓一家族「父子雙雙宰相,一門六代翰林」
先秦時期四大宰相,個個影響歷史進程,第一個孔子說的大賢只有他
宰相離家1年妻子懷孕了,宰相:解釋一下?妻子說4字宰相大喜
歷史上最傳奇的五位宰相,以及殺戮與任用宰相最多的兩位皇帝
唐代三傑指的是誰?第一 乃是開元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