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福最後是不是去了日本?他帶走的東西告訴我們答案

徐福最後是不是去了日本?他帶走的東西告訴我們答案

長生不老這種事,在歷史上一直都有努力尋求的帝王將相。《史記》里就記載過,戰國時的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都派人去找過仙山和不死葯,結果一無所獲。但關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卻讓後來的皇帝們前仆後繼,畢竟手握皇權再無更高的追求了,追求的無非就是如何想辦法多活幾年,享受權利帶來的快感。

歷史上最早的皇帝秦始皇,用十年時間兼并六國,一統天下後,設立郡縣,實現了中央集權,從此結束了諸侯混戰稱霸的局面,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

(千古一帝秦世皇)

然而雄霸天下的秦始皇隨著權利的登峰造極,他開始信奉方士所謂的「長不生不老」,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尋仙問葯,希求能真的活到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候就有一個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徐福。

徐福是鬼谷子的關門弟子。鬼谷子可是個厲害角色,就像孫悟空的師父菩提老祖,道行很高。有人是這樣形容他的:有通天徹地的本領,日星象緯,預知未來,無所不能;排兵布陣,六韜三略,無不精通;通言論學,明理審勢,萬口皆不能擋;修真養性,平地飛升,無不通曉。

這個說法太神了,不過,培養了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的人,確實也非同一般。而徐福作為鬼谷子的關門弟子,其水平更應該是不下於前面四個人的。而事實上,他做的一件事,確實非同小可。

話說徐福拜別鬼谷子後,就找到了秦始皇,對秦始皇描繪了一幅仙山靈界的場景,還說如果想要長生不死,就要找到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找到仙山就能找到長生不老葯。

秦始皇被徐福忽悠得很是心動,立刻催促徐福前往尋不死葯。

(方士徐福)

徐福要求秦始皇給他千名童男童女、足三年的糧食、衣服和藥品等,都一一準備好,並組成船隊。待一切準備妥當,徐福登船東渡,秦始皇還殷切叮嚀,找到不死葯一定要早回呀!然而徐福一去多年,再無消息。

就在秦始皇覺得自己受騙的時候,徐福神奇地又出現了。

徐福說:仙山是找到了,但想上得山去,卻要孝敬海神。傾盡船上財物,海神還是覺得財物給得不夠,仙山不能上。

此時的秦始皇已花費了大量的財力資金,想停手又心有不甘,既然仙山已尋到,那就多帶些財物便是。

這次童男女帶足三千,金銀珠寶堆成山,還有工匠、耕具和種子不計其數。徐福二次東渡尋仙問葯。

又過了好幾年,徐福的船隊又再回來,不過這一次,徐福依然沒能給秦始皇帶回長生不老葯。

(徐福東渡)

徐福的理由是:仙山上的確是有長生不老葯,但是上山的時候,總有大鮫五次三番搗亂,所以不能順利上山,現在回來希望陛下能加派些武藝高強的人,這樣才能滅鮫上山,如此陛下離長生不老就不遠了。

秦始皇信心大增,於是讓徐福帶足武士,第三次東渡。不過,這次秦始皇再也沒能等到徐福。

縱觀徐福三次向秦始皇的申請,又要童男童女,又要耕具、種子、工匠、藥品,又要軍隊武器,徐福這是去求不死葯嗎?明眼人一眼就明白了,徐福這是要去建立一個國家啊。為什麼後人傳說徐福去了日本,在日本建國,顯然是很有道理的。就算徐福不是去了日本,他這樣的裝備,也肯定是去某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島國的。可惜千古一帝秦始皇想長生入迷了,竟被徐福輕易給騙過去了。

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裡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後人以為是台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

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

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台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迹,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迹、遺迹、墓地,均屬後人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徐福東渡一事,最早出現於司馬遷的《史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因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藥,花費了巨額錢財未果,這時徐福謊稱由於大魚阻攔所以未能成功,於是請求配備強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謊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對於徐福東渡,《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也有記載:「(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徐福東渡把秦代文明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質的飛躍。徐福因此在日本被尊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藥神,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歷千年而不衰。但是,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第一次記載徐福東渡活動以來,也把與徐福有關的疑謎留給了後人。

疑團之一,徐福東渡是否到達日本?關於徐福的目的地的問題,學術界大多數學者認為,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也有學者對此一說法提出質疑。認為到了海南島或者是朝鮮,還有人提出到了美洲。

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的記載:「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可以推測徐福登陸地是一平原。日本是一個由三千多個小島組成的島國。本州、九州、四國與北海道是其中四個大島,總面積達到37.67萬平方公里。全國有24%的面積為平原。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濃尾平原、畿內平原等。除日本列島外,其他島嶼沒有「平原廣澤」的地理特徵。

另外,徐福東渡日本,在後世的史書資料中也有記載。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也有記載:「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後漢書》中,把徐福入海求仙事件附在倭國之後。五代時期義楚和尚所寫《義楚六貼》中提到:「日本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 在日本學術界,也有不少史料記述徐福到日本的情況,有《神皇正統記》、《林羅山文集》、《異稱日本傳》、《同文通考》等文獻。林下見林在《異稱日本傳》中說:「夷洲、澶州皆日本。相傳紀伊國熊野之山下有徐福墓。熊野新宮東南有蓬萊山,山前有徐福祠。」新井君美在《同文通考》中說,「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傳為徐福居住之舊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間古墳參差,相傳為其家臣之冢。如斯舊跡今猶相傳,且又有秦姓諸氏,則秦人之來往乃必然之事」。和歌山新宮町《秦徐福碑文》這樣描述:「今東海可當蓬萊者,無可舍皇國他求,則謂日本國,得其實也必矣。」

在日本民間,徐福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還一些日本人認為自己是徐福的後裔,他們的根據是:在日語中,秦與羽田的發音相同。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他說:「我是秦人的後裔,我的姓在很早以前寫作『秦』,我當首相時,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我的家族進行了調查,並在祖墓碑上發現了『秦』字。」

然而,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日本古文獻中載有徐福傳說者以《神皇正統記》(1339年)為最早,其他大約是十七八世紀的記載,因此他們推斷是受了宋元以來中國文獻的影響。在隋唐時期,日本與中國交往極為頻繁,但在文獻之中卻罕見「徐福」二字。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美洲,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台灣前上海暨南大學教授、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長衛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考證,美洲特產四十多種動植物礦產為先秦人民所知。如《春秋》記載「六□退飛過宋都」,「□」即美洲特有的「蜂鳥」。是殷朝被滅國後,部分殷人逃到北美後,回國觀光帶回六隻蜂鳥,齊桓公為紀念此次遠征,特在旗上繪製「蜂鳥圖」。聚賢認為哥倫布在發現美洲之前,已有多位中國人到過美洲,故徐福後來東渡美洲很有可能。吳人《外國圖》指出「亶洲去琅琊萬里」,根據距離分析根本不是日本,而是美洲。最早記述倭國的《後漢書》是把亶洲與日本區別開來的。「亶」字有大島的涵義,美洲大陸像「亶」字。故以字形命名。現在檀香山還遺有帶有中國篆書刻字的方形岩石,舊金山附近也有刻存中國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所有這些都是徐福東渡美洲的明證。

疑團之二,徐福東渡為何東渡?關於徐福東渡的原因,據《史記》所言,秦始皇不惜以巨資支持徐福東渡,是為了尋神山仙藥,求長生不死葯。《十洲記》也這樣記載:「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數有鳥銜草,覆死人面皆登時活,有司奏聞始皇。始皇使使者齎此草,以問鬼谷先生,雲是東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瓊田中,一名養神芝。其葉似菰,生不叢,一株可活千人。始皇於是謂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樓船入海,尋祖洲不返。」

並非所有的言論都支持這種說法,還有不少史書提出了避禍說,《漢書》及《後漢書》中都有相應的記載。《漢書·郊祀志下》這樣說:「徐福、韓終之屬多齎童男女入海,求神採藥,因逃不還,天下怨恨。」《後漢書·東夷傳》說:「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唐代詩人汪遵在《東海》詩也寫道:「漾舟雪浪映花顏,徐福攜將竟不還。同舟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作者把徐福入海不歸比作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寫的武陵郡漁人避秦亂而移居桃花源之事。南宋祖元和尚為了逃避元代的統治,也東渡到了日本。他有一首祭徐福的詩:「先生採藥未曾回,故國山河幾度埃。今日一香聊遠寄,老僧亦為避秦來。」祖元把自己去日比作徐福避秦。日本新宮市徐福墓碑文也寫道:「蓋徐生之避秦……」

還有一些人持「海外開發」的觀點。他們認為,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絕不會輕信長生仙藥之說,他派徐福出海,可能跟海外開發有關。《呂氏春秋·為欲篇》指出了秦國統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戶,西至三危,東至扶木,不敢亂矣。」「扶木」就是「扶桑」,即後來所說的日本。秦始皇一再派徐福等入海尋找三神山,決不是單純為了采神葯,而是為了把東方疆土開拓至日本。

秦始皇統一天下只有十二年的時間,但是四次到東方沿海巡視,這說明他對東方諸島的極大關注。有的學者說:「始皇東巡的根本目的在於實現東至扶木的理想,而徐福探海東渡正是實現始皇理想宏願的具體行動。」秦始皇曾琅琊刻石中說:「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又說:「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從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早有吞併日本之意,徐福東渡,或許正與此有關。

疑團之三,徐福的船隊從哪裡啟航?關於這一點的主要說法有:河北省的秦皇島和黃驊附近說,浙江省慈溪和舟山說,江蘇省海州一帶(現在的連雲港贛榆縣)說,山東省登州灣(龍口市黃縣)及膠州灣徐山(青島)琅琊、成山頭說。

對於河北鹽山縣出海說的說法,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徐福入海確有其事,無棣溝入海處即徐福入海處,至今猶存的古秦台舊址就是見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東巡至琅琊,徐福第一次請求入海。因入海地點選擇不當,中途受阻而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再次來到琅琊,徐福請求再次入海。他根據秦始皇的旨意,更換了出海地點,在原齊國舊地饒安(今鹽山縣舊縣鎮),經無棣溝入海。這次東渡到達日本一直未歸。

然而,最有可能的一種是琅琊出海說。徐福的渡海求仙,與琅琊的關係最為密切。秦始皇巡視天下曾三臨琅琊,其間兩次召見徐福。由於他上書地點在琅琊,其出海準備工作和入海地點自然就是琅琊。《史記》這樣記載,「(秦始皇巡幸江南),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琊。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葯,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葯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問占夢,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琅琊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至平原津而病。」司馬遷明確的指出,秦始皇與徐福自琅琊啟航北上,繞成山至之罘,射殺一巨魚後,秦始皇返回至平原津而病,不日逝世。而徐福則自之罘射巨魚後即遠航異域,從中可以看到,徐福船隊的啟航港應是琅琊港。

迄今為止,仍有眾多有關徐福的疑謎無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大海茫茫,徐福東渡之迷,遂成千古懸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戰略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採用電擊成功刪除人類大腦內指定記憶
歷史上唯一「禽獸王朝」美人被做成琵琶
魏忠賢為何死在一個17歲的孩子之手?
俄國孕育13年戰機 為何卻引來一片唏噓
阿拉伯四國宣布繼續制裁卡達 土耳其力挺多哈

TAG:中華戰略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子說「如果你不是警察,我還不告訴你」話沒說完就被帶走了
日本投降後,以死威脅要帶走一樣東西,蔣介石的回復讓他們傻眼
《快把我哥帶走》收官,但是請留下最好的曾舜晞!
軍人退伍以後哪些東西是不能帶走的?現在知道還為時不晚!
上帝想看摔跤,於是帶走了他,吾王,願你一路走好。
歷史上鑒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士兵退伍後,最不想帶走的是哪樣東西?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酒店老闆不會告訴你:退房時,這3樣東西可以帶走,不然虧大了!
《快把我哥帶走》電影沒看完就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士兵退伍後,最想帶走哪幾樣東西?現在知道還不晚
老兵退伍之後,哪些東西可以帶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原來軍人退伍時可以帶走這幾樣東西,最後兩樣卻是哭著都不想要!
二戰後日本堅持帶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寧願自殺也不願意上繳
日軍投降後要帶走一樣東西,蔣介石直接拒絕,竟有日本人為它切腹
史上鑒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南京三歲娃哭著說:我不要這個媽媽了,你把我帶走吧
提到沈月武藝害羞到結巴,王鶴棣:我都看煩了,你快把她帶走
日軍切腹自殺都要帶走它,蔣介石說了一句話,日軍立即不敢出聲
柯南:什麼,我又被帶走了?
孫允珠:最怕有些人,雖然早已走遠,卻從不肯把屬於他的回憶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