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點心的音樂家,不是好將軍
菩薩蠻.雲岡
鏤山移岸開龐廡,
鏗鏘尤自回千古。
大塊結金剛,
雲飛衣帶揚。
蒼茫凝慧目,
風雨平城處。
興廢不關情,
蔥籠草木生。
雲岡石窟的名片:曇曜五窟,曇曜是北魏名僧,在魏太武帝滅佛之後,擔起了復興佛教的重任。曇曜五窟對應著北魏五個皇帝的形象,此像為開國皇帝拓跋珪。鮮卑族發源於大興安嶺,匈奴衰後,一路經蒙古草原入主山西,建都於大同,古稱平城,後遷都洛陽,史稱北魏。
初唐風格的第三窟,雙眼眼球已經被挖,眼球是白陶上黑釉色做成。身上鑿孔是清代修繕大佛敷泥描金的工藝。這麼個修繕,真不知是哀是幸。
兩個菩薩對坐的小洞窟,風化得只剩下影子了。
小洞窟門口的千佛造像,消磨殆盡
經年的水蝕和風化
古人開鑿了很多
菩薩蠻.小南唐
無邊禪境雲岡窟,
千秋愁覽天愁暑。
館外小南唐,
主人喚客嘗 。
苦蕎冰飲後,
漸覺涼初透。
素手釀瓊羹,
復將心意呈。
雲岡博物館外的甜品店。店主人姓南,遊學日本,學唐式茶點,目前在博物館外經營一家小店,名叫小南唐,恢復古法,作羊羹、麻油酥等等糕點。小南唐名字頗有意味,如果朝代也有味道的話,南唐的確當得起甜香糯軟的精緻味道,做茶點名字再好不過了。
釋義與閑扯:
羊羹初見於《宋書》,史傳羊羹是南方小吃,由宋國降將毛脩之帶到了北魏,在北魏發揚光大。
毛脩之在戰爭中被人暗算,成了夏國的俘虜,夏國後又被北魏滅了,於是輾轉到了北魏。
毛脩之擅長打仗,又會玩音樂,而且做得一手好菜,如此懂戰爭,會藝術,愛生活的人堪稱奇才。
到了北魏,毛脩之發揮特長,獻上了南方的點心羊羹,魏帝拓跋燾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嘴還沒抹乾凈,就趕緊把毛脩之提拔成太官尚書,掌管御膳房。
後來毛脩之一路升遷,隨著魏帝東征西站,立下了不少戰功,成為那個亂世里得以善終的一個武將,七十二歲死於北魏太平真君七年,離曇曜五窟的開鑿還有14年。
太平真君這個年號,正是道家的說法,當時魏帝拓跋燾聽從道士的建議改了年號,正在大舉滅佛殺僧。
拓跋燾可以說是北魏朝最牛X的君主,北朝之前群雄紛起戰亂延綿,拓跋燾以一人之力,橫掃長江以北,統一了北中國。當時的平城作為北朝首都,與塔什干,拜占庭,伊朗,克什米爾,斯里蘭卡,印度等地區均有貿易交通,文化異常繁榮。
拓跋燾字佛狸,辛棄疾的名篇《永遇樂北固亭懷古》中一句「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說的佛狸祠正是拓跋燾經過的遺迹。
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裡,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並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胡人皇帝,可以說是少數民族打擊漢民族的典型代表,故被辛棄疾引用在詞中。
後來拓跋燾後期聽信南朝來的一個道士和一個寵臣,殘酷好殺,大搞宗教滅絕政策。
這個繼承了大東北興安嶺上野蠻基因的胡族皇帝,太容易就受到了「優秀」的漢族文化的影響,一個道士就能讓他滅佛,一個做甜點的俘虜就能成為大將軍,真是讓人感慨。
滅佛之後,其孫魏文成帝又開始興佛,啟動了曇曜五窟的開鑿,這是雲岡石窟的肇始。


TAG:飲酒讀離騷 |
※朴經「夢想很多的音樂家,看看他的可能性」
※不好好練琴?音樂家也要挨媽媽打!
※王維的一首詩:不想當詩人的畫家不是好的音樂家
※一句話評價陳後主:不想當音樂家的詩人不是好皇帝
※你有沒有做音樂家的天賦呢?檢查你的大腦可能進行判斷
※好嗓子並非音樂家、演員才能有,找到發音問題,自信出聲
※歷代英軍最勇敢的兵種是音樂家? 有了他們英軍才有了一顆勇敢的心
※世界著名音樂家:音樂界聖人,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不可超越的神話
※他們的愛情眾說紛紜,但人人皆知,但他們都是音樂家你知道嗎?
※吳牧野坦言自己看重的是未來 希望做一個快樂的音樂家
※一位音樂家的忠告:即使學音樂是痛苦的,為什麼我還讓孩子堅持?
※讓大眾聽了流淚,讓音樂家聽了驚呆的神操作是什麼?
※音樂家的人生不只有跌宕樂章,有一隻愛情叫陳數趙胤胤
※從大老粗到音樂家,這還是你認識的胡軍嗎
※AI只是工具,並不能代替音樂家
※如何辨別音樂家,看看大腦對音樂的反應吧
※關於「戰鬥民族」的偉大音樂家,這三件事你可能想錯了
※搞笑漫畫:音樂家的交響曲金庫密碼,不是一般人能破解的!
※松露是蘑菇中的莫扎特,音樂家們對食物的迷戀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音樂家,以及他們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