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啟蒙第一課必須上,不上,孩子絕對遭受損失

這個啟蒙第一課必須上,不上,孩子絕對遭受損失

課程設計說明

一、教學進程預期:踐行這個教學設計,如果是小班化或許能順利完成;如果是大班額,恐怕就難以完成。

二、設計此課,編寫此教案的理由:

1、在一個班級建立前,孩子們一個個都只能是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照看下的基本獨立的自然人。即使在村裡,或是在小區,亦或在幼兒班,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在孩子的心裡都未能建立起同班、同學、朋友、兄弟姐妹等相關概念。更不知道既然是同班、同學、朋友、兄弟姐妹就應相互友好、相互關愛、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道理。因而開設此課的最大意義就在於讓孩子們懂得:從此以後,自己就已經進入到一個集體之中,並且,小學階段的大多數時間都將生活在這個集體里,一定要相互關愛,相互謙讓,共同進步,不得無理取鬧。同時,我們要在這孩子進入課堂的第一時間,就要讓孩子知道這課堂是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美好舞台;讓他們感受到課堂生活的無限快樂與歡欣。另外,他們也會永遠記住這第一課,感恩這第一課;永遠記住這個班級,感恩這個班級。是這第一課,也是這個班級為他們寫下人生的光輝篇章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2、從現如今啟蒙第一課看,恐怕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開場白,二是以純知識的灌輸為要務。但是,無論哪種情況都是與孩子的心理需求及其發展相違背的。

且說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開場白吧。當孩子一來到課堂,就要求孩子行的端,坐的正,說的文明有禮,規規矩矩的沒完沒了。這本來也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然而,這又的的確確實實在在地違背了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原則。從表面上看,在教師的說教下,孩子坐也端正了,行也文明了,說也有禮了。殊不知正是這天經地義的第一課竟然是讓孩子誤解課堂,誤解教育的根苗。很顯然,當孩子走出這天經地義的充滿說教的課堂時,他們想得最多的應該是這課堂原來是那麼的不自由,那麼的嚴肅,那麼的不開心。這課堂不能亂說,不能亂動,還要挺胸抬頭,還要一如既往地遵照執行,真是太不容易了。於是可以說我們的第一課首先就給孩子原本充滿活力的稚嫩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那麼,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還要不要給孩子講呢?什麼時候講更合適呢?我的想法是:講是必須的,必然的,非講不可。而且就應該在孩子相識之後馬上講。為什麼?讓我們想想看,當孩子們相識後,他們會有怎樣的心態呢?他們會不會以為這讀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這課堂是不是可以隨意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不給孩子們講點規矩了。這已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在生活中沒有凡事都正確,也沒有凡事都錯誤。另外,即使講規矩,也不能太過嚴格。太過嚴格的話,或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比如,讓孩子筆挺腰桿,兩手反靠背上,一動不動;課堂上不許講小話,搞小動作等,對於孩子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切實際的,甚至有可能傷害孩子。

再說以純知識的灌輸為要務吧。第一,有悖於健全的人格培養目標。因為孩子在沒有融入到一個和諧的集體前,他們的任何活動都只能是單打獨鬥,沒有與他人的情感關聯。這樣的話,在久而久之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的孩子就容易產生唯我獨尊或者受人欺侮等等不利於孩子成長的諸多情感反應,進而形成要強或自卑等消極心理。孩子的個人心理乃是孩子賴以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在孩子來說,一旦形成某種消極心理,無疑也就為日後孩子的培養教育埋下了難以預料的隱患。

因此,我以為,啟蒙第一課的重中之重應是讓孩子融入到一個和諧的集體之中,讓他們懂得應該相互友好、相互關愛、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道理,為日後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奠定良好基礎。也為日後班級的整體素質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3、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對於孩子來說,這啟蒙第一課萬萬不可草率從之。讓孩子在入學的第一時間,在進入課堂的第一時間,享受到教育的歡欣和課堂的快樂也是我們要著重實現的目標。因此說,讓孩子們相互認識,自我介紹等過程都是為實現上述目標不可或缺的內容。這樣,也為孩子日後的學習奠定一個初步的情感基調。

4、這個設計雖然僅僅是一堂課,可它產生的能量卻是無法估量的。教育要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講究因材施教。歸根結底,要求我們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適應日常生活的邏輯。只要是違背了生活的邏輯,都將是無法逆轉的。孩子是一張白紙,這啟蒙第一課就是我們在這張白紙上點染的第一筆。七彩可用,十二色任挑。我們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然而,要創作出一幅令人欣賞的精美圖畫來,我們是無法背離繪畫的諸多原則的。這就是生活的邏輯。事實上,孩子積極思維的培養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形成(包括學習習慣),認知能力的培養形成,能否做到優質高效,對於這啟蒙第一課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這是萬里彩卷的第一筆,也是萬丈高樓的第一塊磚。切不可隨意為之!

三、關於課程中運用「題板」的說明:

1、本人的意思是:可以為每個孩子設計一塊隨身攜帶,課堂隨時可用的題板(長寬、材質依據教學的實際把握)。在題板上用粉筆書寫,可以即時向全班展示並能隨寫隨擦。

2、題板設計的理由:

A.題板是實現課堂客觀教學反饋的最佳選擇。通常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聆聽講授;看黑板;隨教師的引導,與同學討論;做練習等等。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受教育的目標。其效果的好壞優劣的及時反饋是教師最注重的內容,也是教師檢驗教學的必要手段。一般的,我們常常是問孩子:知道了嗎?聽懂了嗎?孩子的回答往往是:知道了。聽懂了。而實際是孩子真的知道了,聽懂了嗎?是每個孩子都知道了聽懂了呢,還是少數孩子知道了聽懂了呢?亦或是只有個別孩子知道了聽懂了呢?事實上,根本無法確定。再者,課堂上我們讓孩子聽寫,做練習,效果怎樣?我們往往不得而知。興許偶爾巡查課堂,能了解掌握些許情況,也不足以回答效果如何的問題。因而我們的教學效果的好壞優劣只有通過一次次的嚴格考試才能更好地了解。這是大費周折的事情。更何況,孩子的大多考試都是不具實效的,大多是勞民傷財的事情。那麼,教學效果的好壞優劣如何才能得以較迅速而又較準確的得以反饋呢?請給每個孩子一塊題板!讓他們好好地利用這塊題板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就像那些參與各種公共競賽的PK者,就像那些考核各種PK者的評判者,手中握著題板,關於PK雙方的一切活動,還能無動於衷嗎?在他們的題板上寫下反饋信息還能不迅速、客觀、忠懇嗎?

B.題板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最佳選擇。在通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總在強調學生的合作學習。實際上,學生真正的合作了嗎?學習了嗎?沒有!為什麼?因為合作學習這個詞在孩子的心目中大多隻不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罷了。太多的時候他們沒有合作的心理,也沒有合作的必要。他們更多的只要單打獨鬥就行。雖有多少時候,我們的教學活動也需要孩子們的合作完成,可合作的程度及效果總也難以如我們所願。除了少數幾個對於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專門探究的教學單位外,也許我們的教學情況基本如此。問題出在哪裡?我認為,問題就在合作夥伴在合作過程中,彼此之間的行為及思維關聯都存在一定的障礙。比如,彼此關於合作內容的思考結果總會寫在他們自己的練習本上。寫在練習本上的文字形體太小,若再潦草點的話,相互之間如果不埋頭抵近同伴的練習本,或是把同伴的練習本拿過來,總是難以看得清楚的。這樣的話,彼此間要想互為了解彼此的思路及思考所得,就將遇到諸多問題。有如,有可能打斷對方的思路,彼此之間不能及時有效地相互參考相互點撥,也難以引入問題的討論甚至爭論,且更不方便隨時向全體師生展示小組裡的PK成果等等。試想,如若我們給予每個孩子一塊題板,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比較孩子在練習本上寫下的文字,在題板上寫下的文字字體總要粗爽的多。小組裡的同伴看來總可以是一目了然的。一切都可以比照對方的文字內容引入思考,進而產生質疑,討論,亦或爭論。這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再如,?

C.題板是激發主動聽課,調動積極思維的最佳選擇。在通常的講授教學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師傾情灌輸,學生被動聽取。這種狀況恐怕從孔子的私塾起就延續到今天,僵局始終未能打破。啟蒙之初,我們的孩子倒還天性活潑,充滿聽課的激情,有疑必問,有問則答。可是,由於教師經年累月的傾情灌輸,很少有孩子插得上話的時候;要麼就布置幾道練習題,死任務,必須完成。於是,我們的孩子就必然形成一種定勢思維。那就是:上課就是聆聽聆聽再聆聽,課後,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無需思考,無需表達。久而久之,一切也就木然了。最終,多少課堂便成了一潭死水。學生沒有激情,沒有關注,沒有思考,沒有心靈的互動,只有享受煎熬。從古到今,多少孩子在這種狀況下熬成了廢物。試想,如果為每個孩子設置一塊題板,這題板或許就是師生之間一個交流互動的平台,也是我們掌控課堂的一個抓手。在這個平台上,既是孩子個性耕耘的絕佳境地,也是班級統一管理的極致領域。我們的課堂活動就可以憑藉這一平台更好地展開。

D.題板是改變課堂模式,是教育追求生活,體驗生活的最佳選擇。應用題板,我們可以更多的將課堂搬到室外去,就像美術專業的野外寫生。讓我們的課堂很好地融入到生活當中去,讓孩子憑著所學知識,去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描繪大自然。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孩子盡情地投入生活,享受生活,必然其樂融融。另外,在室內也可以任意變動桌椅的擺放,呈現各種樣式的室內課堂。有力增強課堂的新穎性、獨特性、推理想像性,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利而無害的。

總之,這個啟蒙第一課是孩子拜師學習的第一關,必須過。不過,孩子的後續培養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特別是孩子人文素養的培育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孩子而言,這個第一關,比較戰場上的沖關奪隘更重要。比較競技體育的沖關奪獎牌更重要。

啟蒙第一課——相識(1) 教 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

1、教師與學生相識。

2、學生相互認識。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的主動認知交往能力。

2、培養孩子的積極表達能力。

3、增進互識,相互友愛,相互幫助,建立友誼。

4、培養孩子的積極思維習慣。

5、培養孩子的主動和樂觀品質。

三、教學重點:相互認識。

四、教學難點:培養主動交往、主動表達和積極思維的習慣。

五、課堂模式:自主活動式。

六、教學過程:

1、相見第一言:孩子們,我來啦!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每一個孩子!!

2、教師自我簡介,並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進而與孩子溝通:

首先讓孩子們好好地觀察站在他們面前的教師(教師前後左右轉動任由孩子們觀察);再教孩子們把教師的名字寫在自己的題板上(教師還可把自己名字的多種寫法板書在黑板上,任由孩子們模仿書寫.書寫過程中要求孩子們相互驗證書寫的正誤);然後要求孩子們回到家裡把自己仔細觀察過的教師介紹給自己的長輩。

3、讓孩子們按高矮順序排成兩列並相對站立。

4、要求每個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題板上。(可讓孩子們比一比:看誰的名字寫得端正一些,漂亮一些)然後兩兩相對,主動介紹相互認識。

5、讓孩子們逐個主動到前面學著老師作自我介紹,並要求同學們好好地看清自己寫在題板上的名字,好好地觀察自己認識自己(學著教師前後轉動),然後將自己題板上的名字擦掉,再教同學們寫一遍。

6、上述活動完成後,教師運用鼓動的語言(比如,同學們,從今天起,讓我們永遠做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好不好?!)鼓勵孩子們尊敬師長,熱愛同學,熱愛學校以及學校生活。同時讓孩子們緊緊地團聚在一起,或者擁抱,或者將小手搭在一起,感受同學相聚的開心快樂,以及學校生活的開心快樂。

7、最後提醒孩子們:回到家裡別忘了向家人(特別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介紹自己剛認識的老師和同學。

啟蒙第一課——相識(2)教案計設

一、教學內容:增進互識,增進交流,爭取全面認識。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的主動認知交往能力。

2、培養孩子的積極表達能力。

3、增進互識,相互友愛,相互幫助,建立友誼。

4、培養孩子的積極思維習慣。

5、培養孩子的主動和樂觀品質。

三、教學重點:相互熟悉了解,增進友誼。

四、教學難點:積極主動的品質培養。

五、課堂模式:自主活動式。

六、教學過程:

1、看誰能最快正確書寫老師的名字。(比一比)

2、按上一節課的隊列重新排列組合,並各自將自己的名字寫在題板上。

A.看誰認識的同學最多。(比一比)

B.看誰寫出同學的名字最多。(比一比)

3、讓全班孩子圍成一個圓圈。之後讓孩子分別主動站到圓圈中央簡介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家裡有哪些人,常常同哪些人在一起生活,自己有哪些生活習慣等等。

4、特別關註:

A.把孤兒、單親孩子、殘疾孩子、個別的留守孩子(如果有)都領到圓圈中央,讓他們舉起手中寫著自己名字的題板並逐個介紹給所有孩子。讓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這些孩子更需要得到大家的關愛。同時鄭重申明:這些孩子就跟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自己一定會給予他們親生父母般的疼愛。也要求孩子們更加喜歡他們,與他們友好相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嚴令禁止一切欺侮這些孩子的事情發生。並要求這些孩子跟全班同學一道同歡心共快樂。

B.領著這些孩子與所有的孩子逐個握手言歡。

5、告誡孩子:從今以後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一定要更多地喜歡別人,包括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伯伯和老師同學等等。

6、課後提示:請同學們在家裡挑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並準備把這個人介紹給老師和同學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逝水有痕 的精彩文章:

童書分級多餘,影視劇分級不必,重在實際規範引導適宜
湖南2017四個高考狀元為什麼會有這些習慣?
中國在科技領域到底有哪些世界強項?
既可彰顯傳統文化,又讓語文教育譜新篇,這文本能行嗎?

TAG:逝水有痕 |

您可能感興趣

萬一有一天,你也遭受了性侵,希望你能這樣留下證據
孩子在流產時遭受的哪些磨難,許多人看到這,眼淚情不自禁落下!
只因一個感冒朋友的探望,這對雙胞胎遭受了一場從未想過的劫難!
她在歷史上只存在了四年,卻成清朝第一寵妃,死後卻遭受冷遇!
那些骨子裡自卑的人,大多遭受過這幾種經歷,真不是偶然
每年這個月份最不適合坐月子,孕婦需遭受各種罪,很多都哭過
此皇帝一生遭受4次暗殺,每一次都很奇葩,最後一次不是人乾的
胡宗南再三叮囑妻子一件事,她沒有做到,最終遭受折磨後被逼瘋
產後一年,寶媽們都會遭受這4種心酸,對照一下,看看你中了幾條
孩子遭受欺負時,千萬別教他說這三個字,不然會讓他變得更加懦弱
產後,不少寶媽易遭受這種尷尬和不適,別只傻忍著
雖然這一個大家庭不斷遭受苦難,但這四兄弟卻是令人鼓舞的存在
她是唐代才女之一,一生受人追捧,卻為何死後遭受千人唾罵
二龍不相見:這個皇帝一生遭受詛咒,不能見太子,見面必死
生不如死:歷史上有哪些人,遭受過這種痛感極限的酷刑?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這麼多年遭受過很多惡意攻擊,我卻笑對世界!
每個人都不是平等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的,總有人會遭受更多的苦難
美所遭受的恐怖襲擊 三十年內從未停止過 都這樣還不反省自己的問題?
讓你生不如死:歷史上有哪些人遭受過這種痛感極限的酷刑?
剛上幼兒園不久,女兒就變沉默了,這種問題你家孩子可能正在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