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八萬噸的雙體航母是什麼鬼?中國未來真的會建造嗎?
1、十八萬噸的雙體航母是什麼東東?
我國的航母發展,一直都是外界爭相炒作中的焦點;特別是未來中國航母的發展方向,更是吸引不少軍迷的關注。
是建造美式的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還是建造俄式的滑躍起飛甲板型的航母?又或者獨闢蹊徑,建造電力推進系統的航母?
甚至有人臆測:中國未來會打造噸位超過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自遼寧艦服役以來,外界對中國未來航母的猜測從不間斷,早在2013年就有人臆測:中國為了挑戰美國的航母霸主地位,未來會打造排水量超過十八萬噸的超大型雙船體航空母艦。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為十萬噸左右。而未來中國的航母,真的會達到十八萬噸嗎?
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於是就有人列出了雙體航母的優勢:
第一,從單一用途的航母發展成為開放結構、多用途的「雙體母艦」,相比之下它執行的作戰任務更多,戰鬥力更強,建造維護保養成本更低。
第二,採用艦、機分離的靈活作戰體制,「雙體母艦」可以根據作戰任務來配置不同種類和數量的艦載機、相關設備等。
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第三,可以獲得廉價和強悍的航空母艦,重塑傳統航母的作戰地位和作用。
他們認為,十八萬噸級的航母建造費用大約是十億美元,改裝的艦載機和無人機費用約是六億美元,其他設備的費用是三億美元。因此,一艘戰鬥力強悍的新型航母僅用十九億美元就能建造服役。
這和美國航母建造動輒一百八十多億美元相比,優勢明顯,而綜合作戰的戰鬥力基本相當,甚至更強。
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這樣,航母就從昂貴稀罕的奢飾品變成物美價廉的日用品了,中國因此可以大量生產和裝備,從而改變中國海軍的戰略實力和地位。
他們還繼續臆測:中國在迫切需要提升海洋力量的背景之下,開始研製規模更大的航母,未來,十八萬噸的雙體航母會成為一種趨勢。
十八萬噸的雙船體航空母艦
2、好奇!中國未來真的會建造這種大噸位的雙船體航母嗎?
自二戰和冷戰以來,各國在發展航母的過程中基本上獲得了一個共識:大型航母的排水量在十萬噸左右,中型航母則是6萬噸左右,輕型航母則是三萬噸左右。
美國最大的航母之一「福特級」,艦寬約為77米,艦長約為340米,而這「雙體航母」設計的艦寬就達到了118米,長度也有400米。
這個號稱十八萬噸的雙體航母,是不是過分的追求龐大了?
「福特級」航母
雖然它的構想很好,綜合了很多優勢的戰鬥力量,並且還能針對作戰需要進行靈活的配置;但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想在海洋上隱蔽自己,難度太大,一旦被擊中,過於集中的作戰力會導致損失慘重;另外,目前看來,要解決製造能力、技術支撐、資源消耗、後期維護等問題似乎難度也不小。
美國也曾提出過「積木式航母」的方案,也就是模塊化的航母,比這「雙體航母」還要龐大,但是為什麼美國一直沒有做這個方案的試驗呢?這也提醒我們要理性看待「雙體航母」。
「福特級」航母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提倡「大而強」,但也不要否認「小而散」的優勢。對「雙體航母」的構想,也只是外界的臆測而已。


※美國為了制霸藍星,研製了這款先進戰略潛艇,搭載兩大尖端武器!
※國之重器的魅力:遊客參觀遼寧艦,美女調皮出鏡處處有亮點 走你
※參觀遼寧艦,但也別忘了來看看這艘中華神盾艦,它的艦徽有點萌哦
※新動態:軍迷偶遇多架殲15戰鬥機編隊飛行,殲15服役數量喜人
※遼寧艦參觀指南:登艦都能看些什麼?國之重器的魔力,大寫的自豪
TAG:軍視圖書館 |
※造了十幾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為何不造雙體航母?
※中國造出一艘雙體怪船,這又是什麼「嚇人」的黑科技?
※一艘航母都難以建造出來,俄羅斯真的能夠建造出雙體航空母艦嗎
※創新中國海軍又下水一種雙體船,身材較小的他是幹什麼用的呢?
※這座博物館有件雙體「怪」罐,不僅是鎮館之寶,還自帶三個謎團
※全球第一艘雙體航母即將誕生?專家:搭載百餘架殲20不成問題
※中國海軍新增雙體航母?外媒:這艘「怪船」不一般
※全世界首艘雙體航母即將問世?可容納上百架五代機!美俄都做不到
※全球首艘雙體航母即將誕生?可容納上百架五代機!美俄都做不到
※中國海軍雙體「怪船」真的是敵方潛艇的噩夢?
※雙體導彈艇有什麼優勢?看完你就知道了
※雙體航母出世?中國又下水一艘「怪船」,核潛艇最怕遇到它
※雙體航母真的優秀?為啥美國堅決不造,俄羅斯卻準備開工
※將兩架戰機拼到一起,這就是二戰德國的黑科技,被稱為雙體怪物
※中美為啥不造網友青睞的雙體航母呢?即便有錢有需求也不敢用!
※又下餃子,我軍這款神秘船已刷舷號,雙體設計號稱水下千里眼
※北歐的雙體精靈丨自帶「拖車」上戰場的坦克,卻是最正宗的瑞典血統?
※航母體積再翻倍?雙體航母會不會成為「新任海洋霸主」?
※這款雙體合一的戰機是二戰最厲害的戰鬥機,曾擊斃山本五十六
※全球首艘雙體航母曝光,可載30架殲15,中國會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