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局發布上半年9起較大化工事故情況,動火作業、精細化工成重災區!

總局發布上半年9起較大化工事故情況,動火作業、精細化工成重災區!

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10起化工和危險化學品較大以上事故,導致41人死亡。

特別是6月份以來,已接連發生了5起較大以上事故。相比於2016年全年,發生了12起較大事故,未發生重大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異常嚴峻。

昨天,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召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視頻會議,通報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夏季汛期以及下半年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調。

2017年以來,在浙江、吉林、安徽、河南、上海、山東、內蒙古、青海及江西等地共發生10起較大以上事故。

據監管三司司長孫廣宇分析,其中動火作業環節事故佔50%、精細化工事故佔40%,還發生了一起裝卸作業環節的事故。

動火作業事故

吉林松原石化

「2·17」爆炸事故

一起在裝置試生產時發生的事故。操作人員在酸性水罐中安裝液位計,在進行動火作業的過程中,片面地認為酸性水罐中無可燃氣體,未分析罐內可燃氣體含量,只檢測了罐外大氣中的可燃氣體,也沒有有效隔斷就在罐體上進行作業。最終發生爆炸,3名操作人員均被炸到空中。

河南濟源豫港焦化

「4·28」爆炸事故

事故發生部位為氨水澄清槽,其中有氨水、焦油,異常狀態下還可能含有煤氣。

在12時50分,操作人員用攜帶型可燃氣體測定儀在澄清槽東側觀察口揭蓋檢測,14時才簽字動火作業。從時間上已經超過了規定要求。

澄清槽上部還有很多「里外通氣」的地方,隔離措施不到位,最終焊渣引發爆炸。造成4人死亡。

上海松江民強精細化工廠

「5·2」爆炸事故

在動火作業加裝環保設施的過程中,反應系統仍在進行。反應生產偏硅酸鈉,副產氫氣,邊動火邊生產,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孫廣宇表示,該企業的安全管理十分混亂,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也未經過正規設計,其法人沒有基本的化工知識。根本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

內蒙古烏海市華資煤焦公司

「6·27」爆炸事故

在與脫硫溶液循環槽相連接的管線進行動火時,未進行有效的隔斷,也沒有檢測罐內、管線內的可燃氣體含量,未辦理動火作業票,引發爆炸。

事故調查人員到現場發現,該企業以前辦理的動火作業票也存在很多問題,包括不分析可燃氣體含量、風險辨識流於形式等。在風險辨識時是對觸電燙傷進行辨識,根本沒有發現會著火爆炸。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吹掃、通風、隔斷等工作。

共性問題

一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不重視,缺乏風險管理的意識,不清楚動火等特殊作業的安全風險,不具備基本安全管理能力。

如吉林松原石化的總經理在企業檢修及試生產期間還在國外度假;河南濟源豫港焦化的總經理把發生事故的原因歸結為員工素質低。內蒙古烏海市華資煤焦公司總經理不懂得受限空間需檢測那幾種氣體含量。

二是法治意識差,《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範》(GB30871-2014)已經實施兩年,而且總局每年都將特殊作業尤其是動火作業專項整治作為重點工作,但從事故看都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三是風險意識差,對動火過程的風險辨識、分析、管控缺失,相關設備不進行隔離,不分析可燃氣體含量,有的甚至動火作業不進行審批。上海松江「5·2」事故企業更是什麼制度和措施都沒有。

「動火作業不到位就是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

精細化工企業事故

浙江台州華邦醫藥

「1·3」爆炸事故

對物料危險特性和反應安全風險不清楚,企業將加熱方式擅自更改為蒸汽加熱,明顯增加了超溫的可能性。沒有安全操作規程,自動化控制系統未投用。

精細化工反應過程中,沒有辨識風險、沒有控制風險,最終出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

安徽安慶萬華油品

「4·2」爆燃事故

萬華油品企業違法出租給江蘇的一家製藥企業。製藥企業違規生產,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生產車間內有烘箱對危險化學品進行乾燥處理,但其所有的電源開關均是非防爆的。在啟動烘箱過程中發生爆燃。

同時暴露出,經濟發達地區安全環保要求提高,部分條件不好的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所帶來的安全生產問題。

浙江紹興林江化工

「6·9」爆燃事故

該企業總經理及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都是國外留學回國,對化工有一些了解。但是其重發展、輕安全,為了使企業儘快上市,在生產裝置上進行新產品試驗,安全風險很難規避。在試驗過程中發生爆炸。

在事故調查時,實驗室模擬中間產品[1,4,5]氧二氮雜庚烷的溫度和壓力變化曲線,40℃以下開始緩慢分解,但到達130℃左右時壓力劇增,急劇分解發生爆炸。但該企業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情況,最終導致3人死亡。

江西九江之江化工

「7·2」爆炸事故

該企業在同一個廠房內布置了27台反應釜,且都是硝基苯系列。硝基苯系列都非常容易爆炸。當天其中一台反應釜發生了爆炸。

員工對反應風險不清楚,安全閥跳了半個小時還在應急處置,仍然沒有緊急逃離,最後爆炸失控,3人死亡。

事故調查發現,死亡的員工大部分是初中畢業。早在2012年,總局30號令就已經對涉及危險工藝操作人員提出了明確的學歷要求,不能低於高中畢業。這反映出,政府在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時對人員素質把關不嚴。

企業自動化控制及安全聯鎖缺失,但其安全評價報告中還寫著「自動化控制及安全聯鎖已經配置齊全」,評價報告不符合事實。

孫廣宇表示,該事故仍在調查中。2014年的評價報告顯示,企業所用的都是比較小的反應釜,但到事故發生時已經換成了11立(最小6立)的反應釜,什麼時間換的?是否向政府部門申請重新安全檢查?安監部門日常檢查中是否發現了有變動?發現後是否採取了相關措施?

河北利興特種橡膠公司

「5·13」氯氣中毒事故

該事故造成2人死亡,24人入院治療。企業私自建設液氯儲罐,與企業一道之隔就有2個村莊。事故發生時,村莊正好處於上風口,如果在下風口就非常有可能發生重大事故。

人員素質不滿足相關法規要求,死亡人員均為初中畢業的周邊村民。液氯泄漏後不知道怎麼處理,任憑20噸液氯全部泄漏。

其安全評價報告罔顧事實,報告表示「企業周圍500米範圍內沒有村莊及人口密集區」。

共性問題

一是重發展、重效益、輕安全。浙江紹興林江化工公司為增加上市籌碼,急於研發新產品而忽視安全。

二是自動化控制系統缺失或不投用。如浙江台州華邦醫藥公司設臵了自動化控制系統,但現場仍用人工操作;江西九江之江化工反應釜溫度、壓力僅有遠傳,沒有自動調節功能,更沒有安全聯鎖。

三是人員素質不符合相關法規要求。浙江紹興、江西九江及河北滄州事故都暴露出從事重點監管化工工藝的操作人員僅為初中學歷。

四是沒有按要求開展精細化工反應風險評估。

地方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近期事故頻發,也暴露出地方安全監管的問題:

1.專項整治不徹底。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專項行動、特殊作業安全專項整治不徹底,有關自動化控制改造、特殊作業的要求在基層企業不落實。

2.源頭管控不嚴,安全許可走形式。

自動化控制、人員素質達不到要求,特殊作業管理缺失的企業都通過了當地安監部門的安全審查和換證許可。

3.日常監督檢查流於形式。

日常監督檢查走過場,查不出關鍵問題,就是查出了問題也不處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企業沒有壓力和動力。

4.對評價報告不認真審查。

評價公司不負責任,評價報告罔顧事實,監管部門審查時不能發現或視而不見。河北滄州「5·13」、山東臨沂「6·5」及江西九江「7·2」事故企業安全評價報告都存在類似問題。

5.對總局的工作要求宣傳和貫徹不夠,推動企業建立雙重預防機制還停留在紙面上。

《勞動保護》雜誌

尊重·熱愛·保護生命

64年專註安全生產行業發展

編輯 哈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勞動保護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勞動保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基礎化工:煤化工、大煉化、農化行業景氣持續上行
國金化工:化工行業重點排查「小而散」 行業集中度或大幅提升
鹽城化工廠爆炸已致47人遇難,十多年來該化工園區事故頻發
貿易戰將刺激我國精細化工產業發展
領跑化工行業數字化轉型激發投資者興奮
動能轉換十強產業解析:化工大省的價值重塑
全球最大化工巨頭浮出水面
環保部設整改「大限」將至,化工業迎來漲價潮
貴溪一化工基地突發火災 沒有造成環境污染
上海落實18個重點生態廊道項目:阻隔化工區、凈化環境……
基礎化工行業:行業負債水平下降 關注半年報業績
AI,化工行業智能轉型的催化劑
創新引擎動力澎湃,中國化工強勢推進農業科技領域布局
能化基地20年之大開發: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獲批
施耐德電氣助力青海大美,實現煤化工行業數字化轉型
印度化工廠發生爆炸 造成至少8人死亡
致化工行業:響應時代綠色發展號召,生物基溶劑迅速崛起,部分產品已經實現替代!
痛心!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事故傷亡慘重!
一周機構去哪兒?化工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蘇北爆炸事件或推升染料價格
油價上行、環保持續發力,重塑化工供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