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關於HPV疫苗,聊點不一樣的

關於HPV疫苗,聊點不一樣的

最近,葛蘭素史克(GSK)公司的希瑞適(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16型和18型])在中國獲得上市許可,這是在中國首個批准上市的預防HPV病毒疫苗。面對近年來日益高發的宮頸癌以及生殖系統癌症,這款疫苗在中國的上市一時間讓很多人看到了「不得宮頸癌」的希望,朋友圈的瘋狂轉發,在不明究竟的情況下互相推薦... ... 當然,更多人則是默默地觀望,在心裡留下大大的問號:HPV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遲到的疫苗,對中國是禍還是福?

在絕大部分關於HPV疫苗批准上市的報道中,或多或少能讀到一種久旱逢甘露的喜悅。人類對於癌症與生俱來的恐懼,讓我們在獲得任何可以"消滅"它們的「武器」時都顯得格外地振奮。然而,伴隨著「好消息」的傳播,卻極少有人問津:疫苗是否(可能)存在隱患?

第一支HPV疫苗誕生在2006年,隨後立即在歐美、日本、澳洲等地區迅速推廣應用。尤其在美國,在疫苗推出後不久,德克薩斯州就頒布法令要求適齡女性強制接種,至今,已有數以千萬的美國女孩接種了這種疫苗。

然而十年時間,這些被我們羨慕的,看似可以率先「擺脫」宮頸癌困擾的地區發生了些什麼呢?

從2006年疫苗問世到2010年1月31日,短短几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性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中有收錄49例因注射Garadsi HPV疫苗後不明死亡的案例。這個數字與同年在美國發生的豐田汽車因質量問題造成52人死亡相差無幾,而當年相關的豐田車型被全部召回,但Garadsi 疫苗卻仍在繼續,並鮮有人知它的這些副作用。

自2006年瑞士允許進行HPV疫苗注射以來,截止到2014年10月,已被確證的由於注射Gardasil HPV疫苗引起的副作用共有164例,其中大部分為神經系統的損傷,其中62例為非常嚴重的等級。在市場上另一種HPV疫苗Cervarix,由於在瑞士的應用率只有2%,在相關調查中只收上兩份問卷,因此暫無法得出關於副作用的相關結論。...

副作用是疫苗的必然屬性。短期反應可以在研發的臨床階段得到記錄;而長期反應往往難以預測。儘管很多科學家極力用科學數據證明疫苗的絕對安全性,但對於人體免疫系統,這個複雜、微妙,善變的系統來說,誰又可以定論,疫苗的介入不會影響它原有的機制,造成免疫系統失調,直接或間接地促成副作用的產生?

人體和病毒都是兩個極不好控制的變數,且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諸多個體差異,所謂「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儘管每一種批准上市的疫苗,其副作用和發生幾率已經被嚴格控制,然而一旦發生,對於我們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概率。因此,對於非急性流行病是否需要注射疫苗,仍值得深思。對於疾病的預防,我們其實可以有很多可用的方法。

中國是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對於任何一種疫苗的上市國家謹言慎行是必需的。所以,當有人發出尖銳的聲音,稱中國用了十年的等待,才獲准上市世界上被淘汰的疫苗版本,我卻還是懷有慶幸,有時遲到並不一定是壞事。

- 背景資料 -

目前全球上市的兩種 HPV 疫苗分別默克公司Merck & Co.的 Gardasil 和葛蘭素史克GSK公司的 Cervarix。

Cervarix :二價疫苗,能預防 HPV 16 和 18 兩種型號。

Gardasil 先後開發了兩款疫苗:Gardasil 4:四價疫苗,能預防 HPV 6,11,16,18 四種類型。Gardasil 9:九價疫苗,能預防 HPV 6,11,16,18,31,33,45,52,58 九種類型。

生命有自愈力,卻沒有一勞永逸!

提到病毒,恐怕沒有人喜歡,並由此聯想到一連串疾病,從唇皰疹,到艾滋病。一直以來我們與病毒都保持著一種敵對的狀態。

病毒,一種沒有生命特徵的有機物種,它缺乏細胞結構,自身無法獨立生長、繁殖,必需要找到宿主,進入宿主的細胞後才能完成繁殖。由此看來,病毒進入人體的本意應該並不是「攻擊」,只是「借宿」,因為如果是攻擊,宿主的死亡,也直接導致它自身的滅亡。

原則上,地球上任何物種的存在並非為了製造衝突,相互殘殺;只有一個目的,維持地球生態的整體自然平衡。科學家Holmes在1996年發表過一篇文章《Who Rules the Waves?》,其中就提到這樣的觀點:

每一滴海水中可能有成千上萬,有時甚至上百萬的病毒,……證據顯示,病毒是海洋中的強大力量,決定著海洋生態系統可以支持多少浮游生物,最終決定支持多少魚,甚至多少人……病毒一定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若細菌被原蟲吃掉,能量便沿著食物鏈傳遞,從原蟲傳遞到浮遊動物,再傳遞到更大的掠食者,包括魚。但若細菌被病毒感染而破裂,其細胞內富含能量的物質便流入海水中,進而被其他細菌攝入。

人類之所以可以在這個星球上生活,是擁有與星球上所有物種相處的能力的。我們自身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免疫系統,原則上可以應對所有的致病病毒。然而,越來越多讓人們後怕的新型疾病產生究竟是什麼原因?簡言之:自然生態的失衡,以及人體適應自然能力的削減。

一方面,環境的破壞、基因的改造,人們有意或無意中損害了自然界中正常的共生關係,導致細菌、病毒的變異,使它們成為了致病原;另一方面,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情緒壓力、睡眠問題降低了人體免疫力,讓我們在面對細菌病毒的侵害時來不及反應,措手不及。

拋開疫苗是否具有副作用這個爭議性的話題,倘若我們在對疾病的預防上無法認識到上述的兩點,即使你注射了各種疫苗,卻依然不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並以為吃了定心丸,變本加厲、愈加放縱,相信疾病也不會離你很遠。

關 於 欲 望

在歐美,一些社會學家對於HPV疫苗的廣泛推行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由於HPV病毒主要通過性交傳播,這種疫苗的廣泛推行是否在助長本就「性開放」的西方社會更嚴重的濫交問題?

在這裡並不想聊性慾,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慾望。目前,在探究很多現代病的成因時,人們對慾望的缺乏控制已經成了主要的原因之一。譬如,肥胖症患者對食物攝入的毫無節制;部分的失眠症患者是因為迫切要在工作中達成某個目標而不懂得放鬆自己;沉迷於網路遊戲的人,黑白顛倒,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

慾望就是個潘多拉盒,其對人體健康的傷害絲毫不亞於細菌或病毒。也因此,預防疾病早已不是一場與細菌斗、與病毒爭的戰爭了,而應是一種修生養性的錘鍊。

HPV疫苗到底打不打?

寫下這篇文章的意圖並非要去說服多少人去抵制疫苗。凡事存在即有價值,至於這種價值是否適用於你,唯有你自己才最了解。

這裡,我最想表達的是:對於疾病,對於引起疾病的自然物質,我們可以抱有更寬容通達的態度。對於疾病的預防,或者說健康的維護,更多從自身去改變和調整,充分發展自愈力,會比一味地依靠於醫學手段更能活出靈動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念自生活 的精彩文章:

發現牙膏用完了,於是任性地做了一個

TAG:素念自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聊點靠譜的 體驗BYTON拜騰首款概念SUV
這個兒童節,我們來聊點少兒不宜的
今天聊點不願意聊的事:殺人者判何罪?
對於霍金,我們該聊點什麼?
今天聊點高端的,那些我們咬咬牙也能買的愛馬仕~
呲妞你得懂點米開朗琪羅,聊點她摸不到風的才行
除了聊娛樂八卦,還能聊點其它的嗎?
聽說買了洗碗機的人,最終都後悔了!洗碗機10問,聊點你最關心的
難得熬到十一長假,今天聊點輕鬆的!
鹿丸:我老婆暴脾氣,佐助:我老婆也是,他:咱們聊點別的吧!
咱聊點實際的
今天我們聊點輕鬆的!
生娃前,准媽媽們都在聊點啥
年過完了,來聊點刺激的
如何面對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相親聊點什麼不尷尬?戳這裡
年前最後一篇推送,聊點兒什麼呢?
三代:我被徒弟殺死,矢倉:我被幻術控制,他:咱們聊點別的吧!
聊天不止於呵呵:論初次約會該聊點什麼
我要在巴盟做個健身吧,想先跟你聊點兒什麼
如果貓貓狗狗可以跟人聊天,你想跟它們聊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