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通過一個1:1的木製模型設計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通過一個1:1的木製模型設計

現年93歲的黃旭華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長征一號」的總設計師,當年就是黃總帶領的他的團隊,在我國最困難的時期,就憑一把算盤計算出核潛艇許多關鍵數據。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在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上馬之後,獲得了國家極大的支持和扶持,尤其在核潛艇工程所需要的人員、經費、設備,材料和協作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幫助。由多個部門和單位共同組建研究核潛艇最重要的核反應堆和核動力。

中國長征一號核潛艇

核潛艇在研究,設計和生產要比常規潛艇複雜得多,僅研究課題就多達百項,相關設備500多台,協作單位3000多個,分布在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協作,所有參加的核潛艇項目的人員,共同為核潛艇「添磚加瓦」。

青島海軍博物館碼頭的中國首艘核潛艇

當時我國對於核潛艇的認識很模糊,有關專家提議在陸上建設一個1:1的木製模型,有關裝備也全部用木頭仿製出來,於是,一座木質核潛艇就矗立起來。各種學科的科學家在這座大木質宮殿內修修改改,反覆改動布局和內部設置,終於把有關核潛艇的所有技術數據吃透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才開工建設。

「長征一號」核潛艇前艙門

該型艇採用當時國內新研究的水滴型線型和十字形尾舵,一座90兆瓦壓水堆單軸推進,首水平舵置於指揮台圍殼前部,艇體採用雙殼體結構。耐壓艇體內設有魚雷艙、指揮艙、反應堆艙、輔機艙、主機艙及尾艙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聲系統導流罩。091型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數據為:排水量:水上排水量為4500噸,水下5500噸。主尺寸:長98米,寬10米,吃水7.5米,艇首部設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使用魚三型反潛魚雷和魚一型反艦魚雷。該級艇水面最高航速12節,水下最高航速25節,最大潛深300米,乘員為75名。

「長征一號」核潛艇

核潛艇所涉及的科研項目更是多得數不勝數,甚至還有很多我們從未涉及的領域。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核動力裝置、反潛魚雷以及發射裝置、導彈發射器、水聲、耐壓船體、反應堆主體,冷卻劑泵等等。

塞拉級(簡稱s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屬於前蘇聯

中國當時為何要以舉國之力來研製核潛艇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時的歷史條件,美國和蘇聯在當時一段時間內與中國為敵,中國面臨世界兩大超級大國的核威懾,我們不自己研製核潛艇,又如何來保護自己呢?中國當時考慮,核武器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既要發展陸基核武器,也要研製海基核武器,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可以在海上發起第二次反擊。有這個能力不一定要使用,但是沒有這個能力只能受欺負。在當時一窮二白的年代,經過許多科研人員以及黃總的「一把算盤」,才在1974年成功服役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我們要像老一輩的工程技術人員致以崇高的致敬!

094核型核潛艇

現如今中國094型戰略核潛艇已經正常戰備值班,我國的水下戰略威懾力都在逐步提高,這其中也包含前輩們的「心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和歷史探索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100年前的春熙路,一座充滿故事的城市
曲湘建油畫人物,理性精神的完美與現實主義真實相互交融的審美
深海的極端環境,孕育了外形也很「極端」的恐怖生物
茅台酒的製作全過程,我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

TAG:電影和歷史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征11號火箭成功發射:其實這是一枚偽裝的東風41洲際導彈!
一箭五星!長征十一號成功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
長征11又一飛:中國第12發,全球第39發
長征火箭相繼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第七、第八顆衛星和高分一號02、03、04星
中國將第一次海上發射衛星:長征11號擔綱
包為民:長征五號「復飛」是2019年中國航天的重頭戲
「長征九號」火箭預計2028年首飛,目標是月球和火星
一箭七星!中國長征11號火箭完成海上發射任務,起源於東風31
中國長征11運載火箭:一箭7星,海上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B火箭或於2019年6月首飛
搭載長征11號上太空的小衛星,將實現我國一項零的突破
我國規劃新一代長征火箭型譜,重型火箭將於2030年首飛
中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2019年首飛
長征11號一箭6星,竟用發射車發射,這一模式意義重大
長征火箭又立新功,再次傳來一箭雙星,第42、43顆北斗升空
長征第一功!這位將軍曾打過3000場戰鬥,所有將軍中數一數二
長征火箭第274次發射,10年匠心打造,搭載新「天眼」創世界第一
長征11號順利攜帶衛星入空,實現一箭多星計劃,中國正式崛起
趕超「重型獵鷹」:「長征九號」計劃2030年前後首飛
中國長征11火箭成功海上發射,一箭7星,完美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