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片故事:歷經風雨 長春百年氣象站蝶變新生

圖片故事:歷經風雨 長春百年氣象站蝶變新生

延續百年的業務傳統,讓如今的探測中心在觀測業務方面獲得諸多殊榮。近年來,共有60餘人次榮獲國家部級獎勵,團體和個人都曾在國家、省、市級測報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春市巾幗十傑」「長春好人」等榮譽稱號,傳遞出獨屬於百年台站的精氣神兒。圖為全自動GPS探空氣球試放成功-長春。(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近幾年,長春氣象站增加了微波輻射、風廓線、全自動GPS探空系統觀測,氣象探測資料在國防建設、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精細化預報、氣候資源開發與利用、氣象科研和服務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此外,還不定期承擔東北冷渦加密、雨滴譜、降水對比分析等外場實驗觀測項目。圖為全自動GPS探空系統遠程監控平台。(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探測環境面臨遭破壞的危險。探測中心多次聯合長春市氣象局執法大隊,與違規建設的開發商據理力爭。伴隨著氣象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探測中心的探測手段和內容發生了質的轉變,氣象探測能力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圖為20世紀90年代,工作人員進行高空氣象探測。(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1990年配備了286微機用於查算編報;2002年建成了CAWS600SE-I 型自動氣象站,並且一直保持人工觀測和自動24次定時觀測的雙軌道業務。2005年7月,長春氣象站被命名為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以下簡稱探測中心),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圖為人工觀測比對數據信息。(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進入上世紀80年代,長春氣象站開展了大規模基本建設。1984 年啟動辦公樓、鍋爐房建設,1987年建成後,辦公面積達470 平方米;1989年由挑井水升級為自來水;1992年進行路面硬化等一系列投入使得辦公環境、居住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也讓長春氣象站的職工為之振奮。環境改善的同時,觀測技術手段也不斷進步。從1986年開始,長春氣象站開始使用圖為20世紀90年代,長春氣象站更新技術手段,用微機取代PC-1500袖珍機編髮報。(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1985年至1993年國家改革風起雲湧,各項觀測業務順利完成,為氣象服務各行業提供了基礎而全面的觀測數據,並向省、市氣象部門輸送了大批業務骨幹人才。期間雖然條件艱苦,憑著大家的決心和毅力創造了多個250班無錯情的好成績。(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面對每小時一次每天24時次的觀測任務,觀測員風雨無阻,熬的是心血和精力。長春的冬季寒冷漫長,是觀測員們最難捱的季節。暖氣管道常常會因溫度過低而凍裂,值班室地面結滿了冰。尤其是在春節期間,正值家人團聚的溫暖時刻,觀測員必須堅守崗位,內心的孤苦只能自己吞下。(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因業務需要,長春氣象站在1958年建立了輻射一級觀測站,1959年1月1日正式開始觀測。1973年1月1日開始夜間守班。「 文革」結束後,中國進入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年代。長春氣象站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1987年,長春氣象站被正式命名為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開始每日24次基準氣候觀測。1990年1月被列入全球基準氣候站網點。成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後,長春氣象站不僅承擔全要素觀測圖為觀測員粉刷小觀測場圍欄。(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雖然長春氣象站歷經清朝滅亡、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歷史變遷,但由於戰爭軍事需要,長春的氣象觀測業務幾乎未受影響。新中國成立前40餘年的地面觀測歷史,讓長春氣象站積累了豐富的氣象資料。從1949年12月1日開始,長春氣象站每天定時開展6次地面觀測與統計,拍發4次繪圖報;從1954年開始,每日增加四次補充觀測並拍發繪圖報;從1951年11月開始進行高空清晰觀測。1954年開始,國家對觀測場地的代表性要求更加嚴格。(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長春氣象站於1956年再次遷移至觀測環境更佳的長春市綠園區西環城路5235號。新中國成立後,氣象事業百廢待興,有著良好觀測基礎條件的長春氣象站也投入新中國建設服務中。也正是由此地開始,長春氣象站歷經60餘年發展,成為一個包括國家基準氣候站、高空探測二級站、農業氣象一般站的綜合氣象台站。(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1932年,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立,次年在長春成立了中央觀象台。1936年9月1日,站址被遷至長春南嶺郊外。隨著偽滿洲國中央觀象台的成立,東北地區的氣象觀測台(所)逐步增多,基本上構成了完整的觀測網路。通過設於各地的地方台站,偽滿洲國中央觀象台每日使用電話和電報匯總定時觀測數據,並通過和日本、中國其他地區及遠東各地交換氣象實況信息,製成每日氣象圖,預報新京及全滿的氣象概況。當時的幾任台長均為日本人擔任。(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長春氣象站的百年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1908年(光緒34年)11月20日,在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日本侵略者為滿足其吞食東北的野心,在長春所謂滿鐵附屬地西一條街,設立了「關東都督府觀測所長春支所」,這便是長春氣象站的前身,同時也是從這一刻開始長春有了屬於自己的氣象觀測機構。 (圖文:賈雪梅 王靈玲 張明 谷浩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天氣網 的精彩文章:

今年來最強高溫來襲 11省區今將超37℃
遼寧多地仍有雷雨 明起高溫天氣將捲土重來
暴雨藍色預警:湖南廣西等局地有大暴雨
湖南遭遇近年來最嚴重洪澇災害 83人死亡或失蹤
北方高溫將持續一周 江南悶熱感明顯

TAG:中國天氣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風雨落花丶柳絮迎春
天長古鎮,風雨越千年
風雨古鎮
龍夢初醒風雨順 天氣漸暖正早春
風風雨雨二十年
季節新詩:風雨
百年風雨話滄桑
名詩·古曲·新詞:湖山風雨星依稀,春江花月夜賞析
晚清北京城外老照片,景象荒涼,風雨飄搖!
黑曜石:歷經風雨的角色扮演靈魂之柱
古鹽道上的古典建築群,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仍然風韻猶存
風雨如磐石城坑
經歷風雨見彩虹——賈靜雯
風雨滄桑北洋橋
老屋經歷40年風風雨雨,經過改造翻新重現美好
風雨彩虹 夢童
在外經歷風風雨雨,四大生肖今年總算可以揚眉吐氣,馬到成功!
小年夜「天氣預報」這三生肖明日「風雨交加」下金錢雨,刮貴人風
風雨雲涌的春秋戰國
歷經千年風雨,歐洲最古老的樹依舊生命力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