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業企業為啥招人難?

農業企業為啥招人難?

摘要

許多農業企業都面臨這樣的現實困難,找不見人才;好不容易找見一個,還留不住。中小企業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缺和融資難,放到農業企業身上,尤其如此。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好的人才,企業的管理上不去,技術跟不上,效益肯定也會受影響,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大計。但為什麼農業企業的人才會這麼難找?

首先,農業人才本來就少。

受傳統的思想觀念影響,一說農業專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在農村工作,由於目前城鄉條件的巨大差距,誰願意到農村去?而那些好不容易從農村考出來的學生也不會輕易放棄跳出農門的機會,再學一些回農村的專業。

還有,君不見傳統的農業大學不少都順應市場經濟的潮流,有的搞了人文學院,有的甚至開辦了商學院,紛紛向綜合性大學轉型,在這種情況下,學農的大學生肯定不會多。我了解的情況,農業院校畜牧專業是最搶手的專業之一,連招聘會都不用辦,畢業生就被搶聘一空。但即便如此,依然專業招生困難,徒奈其何?你可以批評思想觀念不解放,社會價值觀有問題,可是能輕易改變么?

其次,學農而願意從事農業的更少。

我學的就是農業專業,當時就有人喊,學了農林水,等於投錯胎,畢業後的結局肯定是要轉行,主要的原因還是農業行業的生產生活條件差。大型養殖企業肯定是建在遠離城鄉和村莊的孤山野嶺,不僅人煙稀少,而且生活很不便利,晚上沒有城市的花前月下,也不會有酒吧ktv,可能也沒有wifi,甚至就是《春天裡》「沒有24小時熱水的家」。

大型養殖場的防疫也是非常嚴格的,就是出場會個女朋友,還得提前倒班,再回來時還得消毒隔離,弄不好連婚戀也影響了。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如何呆得住?有老闆這樣問我的,你是做青年工作的,請問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月薪一千五招聘打字員,來了一堆研究生;三千五招聘生產經理一個也不來。我笑答,這恰恰是經濟學上的「理性人」選擇。更不要說農業企業普遍盈利困難,開出的薪水標準本身並不高,與城市的企業相比處於劣勢。

第三,人才上升通道狹窄。

就算是開了高工資,感情上給溫暖,也難以長久留住人才。由於農業企業普遍較小,也普遍不具備現代企業體制機制,企業的老闆也普遍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傳統而簡單,人才在農業企業幹得再好,還是一個打工的,可能在管理方式方法上也難以接受,更不說去城還鄉、生活不便等現實因素的影響。

我接觸的農業企業中,好多企業管理層是家族制,這是很難給外人融入機會的,而且在產權上沒有社會化,而且也沒有個人化,只能表述為這是我們家的,父子、夫妻、兄弟如何分配沒有明確,形成了內部紛爭的隱患,這些年民企的分家潮,已經上演了多起父子成仇、夫妻反目。作為一個企業的外部聘用人員,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一旦企業內部起了紛爭,更可能「城市失火,殃及池魚」。選擇離開,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四,人才供給與企業發展很難匹配。

農業企業需要的人才大體有兩類,一類是管技術的,怎樣標準化生產,怎樣減少疫病風險,怎樣提高品質,等等,非常的專業,非專業人士不能擔任;一類是搞經營管理的,怎麼去管員工,怎麼去開拓市場,怎麼去跑資金項目,等等。

但可惜的是,這兩類人才在企業都是各管一邊,整合較難,必須有一個兩者都懂(不一定要專)的通才掌舵,前面的分類專業人才已經很難找了,後面這個通才就更難找了。柳傳志在選陳紹鵬掌舵聯想農業時說,「憑什麼選一個做PC的人做農業呢,後來我們研究過,你說是選養殖業,還是種水稻、種水果的專家做農業合適呢?都不合適,因為這裡面除了種植以外,還有運輸、管理、銷售諸多領域,實際上是需要一個真正懂得企業運作的人來打頭才合適。」聯想這樣的大集團自然人才濟濟,有的挑,可是一般的農業企業呢?

第五,與老闆的用人觀息息相關。

我觀察了一下農業企業的用人觀,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任人唯親型,唯恐企業實權落入他人之手,不僅不放實權,而且盯的很緊,要求又很多,人才呆著不舒服,肯定是早早跳槽了事。

二種是另有所圖型,把那些退下來的領導或者中層幹部聘請來,雖然也有管理經驗,但主要想利用人家的人脈,爭資金跑項目,至於企業管理與技術,倒在其次了。

三種是擺放花瓶型,企業不大,請的人來頭不小,什麼海龜,什麼工商管理高材生,什麼基金投行經理,與農業這個行道十萬八千里之遠,往往好高騖遠,水土不服,白花冤枉錢,甚至「請來女婿氣死兒」,把真正頂用的實用人才逼走了。

四種是白衣秀士型,企業做得不大,派頭卻不小,來了一個人才,表面尊重,實質忌憚,唯恐顯得自己沒有了本事,就像最初上梁山的白衣秀士王倫,容不下人。而如今這個年代誰願意當林沖?還是早早走人另投山頭得了。等等。在這些用人觀下,就是有人才也難真正請得來。

總之,人才始終是農業企業的心病,有大環境的問題,也有企業個體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從自身改進做起,創造人才願意來的機制,比如股份激勵、績效獎評、溫情關懷等,努力弱化農業企業在人才競爭方面的劣勢。

--END--[中國智慧農業網服務智慧農業從業者]

2015年初創立,關注中國最具潛力的智慧農業行業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智慧農業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智慧農業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行業最新動向與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展覽、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智慧農業從業者獲取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看看將來中國智慧農業是個什麼樣!

微信:chinacwa微博:@CWA智慧農業網

北京中農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智慧農業網 的精彩文章:

開眼看世界:藏在倉庫里的現代農場,產量提升100倍
從順豐與菜鳥的大戰中,看智慧農業的興起

TAG:中國智慧農業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農業機器人這麼酷,農民也要失業了?
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
傳統農業、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的區別
為什麼會有農業?
機器人開始在美國農業工業服務業中替換人力
科技巨頭咄咄逼人投資農業,能否重塑農業科技領域
這些農業項目都是騙人的!
傳統農業VS新農業,僅憑一點新農業完勝!
農業轉型新風口—共享農業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特徵
關注農業小新聞,了解農業大事件
農業與分娩工業化
如何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五大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案例分析
農業產業周報
灌溉農業、綠洲農業、河谷農業、壩子農業
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重點是休閑農業嗎?
未來的農業沒有農民
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互聯網+農業」,為農業生產實現最大化利益
未來農業的定位和商業模式
農業現代化了,但荷蘭農業公司尋找接班人依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