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文化之三伏天避暑養生

中國傳統文化之三伏天避暑養生

三伏是中國東部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2017年三伏天時間一共持續30天,從2017年7月18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

伏的意思,首先是覆,自上而下地籠罩遮蓋。以「覆」解釋三伏,可理解為暑氣鋪天蓋地覆蔽,就如同焗桑拿一樣。夏天更要多喝水,因為炎熱而出了過多的汗,在水中加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

日常飲食宜清淡不宜油膩,多喝些消暑湯、糖水等,適當多吃西瓜、冬瓜和綠豆等清涼消暑食品。雖然在街邊一邊喝酒一邊擼串真的很爽,但也別貪杯了啊。

在我國,一年中最熱的天被稱為「苦夏」。我國的三伏文化始於秦朝。有「入伏文化」的國家都會吃傳統入伏食物進行食補,以度過難熬的三伏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今日入伏!三伏天里,身體最怕 5 件事,尤其第四件!
關於三伏貼,你貼對了嗎?
今日進入三伏天,網傳40天不能喝冷飲是真是假?
三伏天正是治療凍瘡的好時機!八個中醫方在家就能做!

TAG:三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篇之酒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中國傳統文化之國畫
中國傳統文化
日本文化之旅—彌生文化の誕生
什麼是養生,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養生理論
中國傳統文化之旅—景德鎮
中國傳統文化:漢服之美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周易之預測天氣二
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統美術——木雕刻
華夏之窗 中國茶文化
品中國傳統文化,迎戊戌狗年新春
漫談中國漢文化傳統節日
中國文化中的生死觀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五行相生相剋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
中國之最碗窯土陶文化之鄉
全國首檔大型中醫文化養生節目《中醫說》開播啦
兩國老外師生團首次中醫藥文化之旅走進富陽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