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視、人民日報爭相報道的90後農民畫家有何與眾不同?

央視、人民日報爭相報道的90後農民畫家有何與眾不同?

諸葛清嘉(本名劉凱),一個此前並不熟悉的名字,近來頻頻出現在央視、人民日報、《中國雜誌》等媒體上。那麼作為一名92年出生在山西諸葛村的典型農民子弟,他憑藉什麼站在輿論中心呢?

我們在網上搜索諸葛清嘉時不難看到這樣幾個關鍵詞:90後、高考失利、農民畫家、鋼筆畫。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字挨個展開,看看諸葛清嘉的與眾不同。作為一個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90後學子,一旦在高考失利,人生似乎就要開始走向曲折。就當周圍人都覺的諸葛清嘉將會復讀、種地或者打工時,這位樸實純凈的小伙用一支藍色圓珠筆,一張素描紙,描繪了一條不一樣的光明大道。

起初清嘉鍾情於用藍色圓珠筆,來描摹中外古建築。作品雖然不多,但一經面世,便博得一片好評,並很快被許多家國內媒體轉發介紹。這樣的幸運和勢頭,令不少畫圓珠筆和鋼筆的人為之欽羨讚佩。之後隨著功力日深,清嘉的創作題材漸漸擴展,其中人物畫讓不少書畫愛好者眼前一亮。

鋼筆畫並非清嘉首創,但目前國內鍾情於手繪之道的年輕人中,可以說清嘉是功力最深的。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中國鄉村獨有的創作環境至關重要。那裡培養的畫家至少不會像某些年輕畫者那樣浮燥虛無,並在稍有成績後就志得意滿。他們以復興中國書畫為己任,以書畫境界提升為唯一追求。就像北文書畫平台里的青年上市藝術家,每一位都對書畫行業充滿了最真摯的熱愛,並在各自領域內獲得了常人無法企及的成就。比如1984年生於河南登封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梅躍輝,年僅34歲就取得博士學位,同時擔任國家圖書館、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書法教授,今年更是入圍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書法、篆刻項目。

諸葛清嘉和梅躍輝一樣,為中國書畫的「真、善、美」而努力。北文書畫平台將和所有志同道合者一起,讓中國書畫實現跨越性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文書畫平台 的精彩文章:

大師自畫像:精品精價宜收藏

TAG:北文書畫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厲害了《英·雄》!北京開演,《人民日報》、新華社幾十家國家級媒體爭相報道!
人民日報報道2018科隆展:文化有門檻,遊戲沒國界
厲害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他,趕快看看……
袁嵐峰博士入選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人民日報報道
1975年蔣介石逝世,人民日報如何報道的?毛主席寫了4個字
《北京晚報》60周年:新聞報道背後的故事
人民日報華爾街日報共駁納瓦羅,國際媒體連轉中國報道批美方
前湖人美女記者將報道76人
人民日報整版報道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吳福春!
人民日報整版報道的區塊鏈 帶來了什麼啟示?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這樣報道「開國大典」
私營經濟入憲三十周年:重溫《人民日報》當年的報道 | 史料
武林風厲害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紛紛報道武林風的賽事創新
移民局 90 天報道說明
人民日報整版報道區塊鏈:兵家必爭之地,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證券日報:谷歌或重返中國的報道不實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專題報道華林引領酸鹼平衡健康新觀念
《人民日報》經濟版整版報道區塊鏈技術
《人民日報》報道火幣中國 區塊鏈賦能實體大有可為
不滿美墨貿易報道 特朗普批《紐約時報》為「全民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