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發動機原因被迫下馬的殲13

因發動機原因被迫下馬的殲13

殲-13(中國編號:J-13,英文:CAC J-13)戰鬥機,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戰鬥機設計方案。

殲-13戰鬥機採用上單翼雙發單座設計,其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根據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技術研究院(代號:六院)的指示,由瀋陽飛機設計所(代號:601所)著手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中國空軍主力殲擊機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 。

殲-13的研製並未完成,最後因各種原因而中止。

1 年多時間裡,考慮到飛機動力裝置的更改和殲-13 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以及空軍對殲-13 的戰術技術指標又提出了補充要求,即:要通過改進使飛機具有使用導彈進行攔射的能力;最大飛行錶速要從 1,200 千米/時擴大到 1,350 千米/時;機動性指標要進一步提高;並希望能按改裝渦噴-15 發動機的方案接近上限數據等等。由於戰術技術要求遲遲凍結不了,加之空軍與設計部門就戰術技術要求的磋商,一直持續到 1980 年 10 月份。1980 年 10 月國防工辦、總參正式明確渦噴-15 發動機為殲-13 飛機的動力裝置。1981 年,606 所與 601 所協調,提供了渦噴-15 發動機的高度、速度特性。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隨後黨的十三大上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軍隊建設也不得不為經濟建設讓路。而殲-13 格鬥殲擊機也因國民經濟和空軍裝備發展規劃的調整,不得不於 1981 年 3 月停止研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輪板斧 的精彩文章:

最好的戰鬥手槍M1911

TAG:車輪板斧 |

您可能感興趣

渦扇15發動機研製成功,所謂的殲20發動機短板是否還依然存在
殲-31或為下代艦載機 但國產發動機是前題
渦扇15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殲20發動機短板還依然存在很難說?
F-16戰機之所以輕巧靈活,原因在於這款發動機
瘋狂的發動機:W18發動機是個什麼鬼?
隨著我國渦扇15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殲20發動機短板已改善?
直-10武裝直升機為何這麼少?原因在於發動機性能,改進後可與阿帕奇爭鋒
隨著我國渦扇15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所謂的殲20發動機短板已經改善了嗎?
巴基斯坦正式放棄武直-10,除了發動機,還有更無奈的原因
不斷「挖掘」新的缺陷,又一架F-35戰機因發動機問題而迫降
發動機漏油的原因
殲20要換裝渦扇-15發動機?國產發動機時代將來臨!
為什麼圖-95戰略轟炸機的發動機有兩層扇葉?而且要共軸對轉?
載128人客機迫降時一頭扎進沙堆:發動機掉落 機翼斷裂
觀致放下身段!否認自家發動機,換裝寶馬1.6T發動機,能否翻身?
早期殲轟7戰機將退役!殲16批量替換,發動機問題或解決
打破發動機孱弱傳言!殲-20戰機秀起飛急拉升機動
蘇35御用發動機悄然運抵中國,殲20又要換心臟了?
殲20發動機還存在硬傷,新型發動機已就位,有望與F22比擬
空自廢材大飛機與波音737採用同款發動機 多次墜毀後 被當局就地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