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人,那事,那時光!-憶汾城中學131!

那人,那事,那時光!-憶汾城中學131!

那人,那事,那時光---憶汾城中學131

西安 焦文傑

2017年春節剛過,剛剛返回工作崗位,突然從小玩到大的同學給我來了一個電話,說另一個發小要我的電話和微信號,很快我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名稱是131班"致青春"多麼熟悉的名字啊,迫不及待的查看群成員,好多熟悉的名字,曾經那熟悉的面孔浮現在腦海,當然也有些名字熟悉卻已無法辨別,這就是時光。

二十年,漫長又如此的短暫,當年青澀的孩子,如今都已為人父,為人母了,都已成長為另一群懵懂孩子的父母親了,但二十年前的往事依然清晰如昨。只是,孩子們的稱呼讓你明白,時光荏苒,青春不再。為什麼看到群里過去的老照片,心仍舊會如此激動?那些塵封的記憶,那畢業照上熟悉的校舍和亭台樓閣在這個夏夜依然穿過二十載的時光,呼嘯而來。

我的高中時代是在離家二十多里地的一個鄉鎮普通中學度過的,那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同學們大都來自周圍的農村,和我一樣需要住校(那時還沒有寄宿制的說法),只是到了周六下午,都會像一群小鳥一樣四散開來,飛回各自的家,我們的翅膀就是那種在「大梁」上纏著各種顏色膠帶的「二八」式的自行車,到了周日傍晚,大家又會像歸巢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扇著翅膀」集合而來。

我們那個年代,就連「一小部分人」也還沒有「富起來」,大家的日子相當清苦。家住農村的孩子們總是背一袋子饅頭,是有定數的,一天三個。也許現在的孩子會驚訝地說吃這麼多,其實,那是他們一天全部的食物。家裡人省吃儉用供他們讀書,已經沒有太多的錢用來上灶買菜吃。偶爾買一次,也是用開水「熬」出來的菜,裡面的土豆、蘿蔔、白菜等雜燴在一起,甚至有的還帶點泥。

放學了,宿舍的值日生會抬一桶開水,從袋子里拿出饅頭掰碎,放到碗里,倒進開水,從床底下磚頭摞成的小檯子上拿出裝鹽的小瓶子,放進碗里一點,還有的孩子會用瓶子裝些腌好的鹹菜,也放一些到碗里,這就是午飯和晚飯。一周的前兩天饅頭還是軟的,比較好吃,等到周五或周六時,饅頭都乾的咧著嘴巴,難以下咽,當然,饅頭即使高掛在牆上,依舊會被精明的老鼠光顧留痕,擦吧擦吧,還得吃,嘿嘿,其實,那真都不是事。

有時,大家也會搞到一些速食麵,用開水泡一下,肯定叫「美餐」,用來安慰貧瘠的腸胃。尤其記得在學校最後面的宿舍時跟翟躍峰睡一張床,他經常能搞到泡麵,真神奇了,有種稱得上奢侈的吃法就是大家偶爾會從家帶些炒菜或者涼拌的菜,三五個聚集在一起共享,那種美妙的滋味至今還留在我記憶深處。正長身體的時候,孩子們飯量很大,如果下晚自習回來餓了,想吃點饅頭,那就要掂量掂量了,袋子里的十八九個饅頭可是要維持到周六中午的。

那個年代農村的孩子們的生活大都如此清苦。那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我們住的宿舍是大約六、七十年代的建築,經歷了近幾十年的風雨很破舊。從教學樓走到最後,一排有五、六間。房子不高,靠牆的一面是一溜架子床,緊緊挨著,其實就是上下兩層大通鋪。後來在高二時搬進了另外的一排宿舍,這可是經過改良後的,記得靠門的一面是用磚和泥墊起來的床板,也是大通鋪。不同的是,這裡不用擔心會碰著頭。牆上釘著高高低低的釘子,掛滿了裝饅頭的袋子。屋頂沒有頂棚,黃色的泥巴裸露著,蜘蛛網布滿了其間,由於年代久遠,時不時土坷垃會從上面落在被褥上。窗戶和門都張著嘴巴,漏風的地方用報紙糊著。屋頂上吊著兩盞昏暗的燈泡,從外面進來需要適應一下才能看清楚周圍。這間二、三十平米的房子了住了二十多人,真的是熱鬧無比、親密無間啊。

晚上還有晚自習,學習到近十點放學,回到宿舍洗洗涮涮熄燈休息,當時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苦苦求學,度過了我們最寶貴的的高中時光。這也是我學生時代經歷的最艱苦的環境,但苦樂相伴,記憶恆久,常常憶起格外甜美。

我們的教室是那種當年最流行的教學樓,三層式的磚混結構,課桌是那種笨重的木頭做的,應該和這學校一樣古老,桌面坑坑窪窪,殘破不堪,條凳有的被調皮的學生弄的缺胳膊少腿。高一入學第一個同桌就是我們班的才女趙燕霞,記得當初在一起談天論地,暢享未來美好人生夢想,二十年後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當初的理想,那就是做一名白衣天使,記得我們的第一位班主任是一名看上去憨厚老實,但卻是非常認真負責的純爺們,他跟我們朝夕相處了一年多,後來學校給我們更換了另外一名美女班主任,多年後他的名字依然記得清清楚楚,他就是我們非常敬重的晁俊紅老師,後來的那位美女老師是黃俊艷老師,雖時隔二十多載,但就像是昨天一樣,如今,我們已是幾近不惑,正值人生的中年,正經歷著風雨,閱讀著滄桑。昔日的同學、老師雖然多年沒見了,但感覺還是那麼的熟悉、那麼真切、那麼自然......時光啊、真是一把宰人不見血的利器。

那個年代,很少有胖子。物質的匱乏,生活的清苦讓我們內心充滿了難以言說的苦澀。但由於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低下,所以我們並沒有多少自卑,相反學習成績的好壞幾乎才是衡量一個人的最基本標準,我們腳上基本都穿著鄉下的母親們親手做的老布鞋,有些家庭好點的孩子穿著買的鞋,但也一律是「板鞋」,周日勞作了一天後,騎著「二八」的自行車,背著一袋子饅頭向學校彙集而來時最體面的裝束。生活雖然艱苦但充滿了快樂。哪怕穿著捉襟見肘的衣衫,吃著最簡單的食物,他們在我們心中都是最帥最棒的。生活的簡單清苦依然無法掩蓋我們的青春活力,相反由於經常參加農田勞動或者學校的各種鍛煉,我們身體強健,到處洋溢著那個年紀孩子應該有的青春氣息,簡單、不合身的衣服下包裹著一顆顆年輕滾燙的心,樂觀、向上,樂於助人,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充滿了正能量。

我們學校最西面就是一個大操場,我們每天早上天麻麻亮,我們就排著隊來這裡跑步、做早操。運動場的地面就是土路,上面有時會鋪一些爐渣,每天晨跑的我們就會將這裡搞得塵土飛揚。即便是這樣的設施和環境,下午放學這裡依然充滿蓬勃生機,校球隊的同學們在這裡恣意揮灑著汗水和熱情,展現著青春和活力。每年運動會也在這裡召開。那時整個操場就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吶喊、助威此起彼伏。主席台上廣播著每個班寫的「快訊」和各種內容的稿件,每當有比賽的選手從台下跑過,主席台上的喇叭里就會傳出震耳欲聾的加油聲。運動會最大程度地將每個人的集體榮譽感體現出來,青春在運動場上盡情的揮灑,記得當年的孫建華、王文理、翟躍峰、邱金亮、崔志宏等很多都是131班的運動健將,代表班級參加了很多的體育運動比賽,也贏得了很多的榮譽,尤其是那年的班級體操比賽,全班同學上下齊心,手帶白手套,身穿藍黑西裝,里裹白襯衣,活生生的掙得了全校體操比賽第一名,儘管那個時代是素色的,但每當想到這裡,內心就充滿了斑斕的色彩。

思緒像斷了線的風箏那般高遠、自由、遼闊。搖搖頭,努力使自己從遙遠的年代回來,目光重新落在這張照片上,當年畢業照上那些穿著簡單,輪廓分明的孩子們如今早已散落天涯,那些花兒一樣的孩子都和我一樣老了嗎?他們都有著怎樣的生活呢?那些青春的理想和抱負都實現了嗎?時光能模糊容顏,但那些嘰嘰喳喳的歡樂,簡單明了的愛恨都已經刻在了我們生命深處,操場上、食堂門口那滿樹的桐花馨香伴隨了我們整整二十多年,並將貫穿我們整個生命。

那些記憶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刻,身披月色腳踩星光,踏水襲來。

回首走過二十載的風風雨雨,我們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追憶..... 儘管歲月的風霜已經悄悄地爬上我們的眼角,滿頭的青絲已有少許的白髮!可歲月的積澱,讓我們有著更加豐富的人生色彩,生活的磨礪,讓我們有著更加沉穩的人生態度!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只是,很想他們,想念那些時光。

2017年夏月於古都長安

許老師佳作,春韻

梅綻香風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愛才有大發展 的精彩文章:

小魚兒的快樂高考

TAG:大愛才有大發展 |

您可能感興趣

那年,那事,那人——記憶中的團長們
古稀憶舊——那年,那人,那事
范冰冰李晨2018年大事已定?上半年辦這事,下半年辦那事
《那年那人那事》之心中不朽的「江湖」
小米,魅族,努比亞新機!麒麟980發布|八月份科技圈的那事
那人那事那時候——「樣板戲」記憶
為什麼故宮晚上5點要關門?只因60年前發生那事,房間不好管!
這女孩,4年一直沒幹過那事了,你想到了什麼?
90年代空軍機務兵那人那事
郭台銘疑似泄露iPhone 11,那事實到底是怎樣的?
一捆旱草把子(那年那事)
慈禧陵墓打開後,才發現她死前還強迫了100個童男做那事,網友:真無恥
90後美女加入傳銷,解救後發現懷孕,女子:我們每天都做那事
《那年那人那事》之四國軍棋
年輕人過早做「那事」,這幾個後果你知道嗎?
24歲女孩腰腹疼痛,查出宮頸癌,醫生:跟她經期總做那事有關!
24歲女孩腰腹疼痛,查出宮頸癌,醫生說:跟她經期總做那事有關!
雙笙更新微博引起熱議,只因每天都會幹那事!網友:你才19歲!
《那年那人那事》之露天電影院話童年
那年,那事 文/銀建基 誦/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