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This is a pen!SOG BATON Q1筆型工具簡評

This is a pen!SOG BATON Q1筆型工具簡評

這次評測的SOG新品有兩款:BATON Q1與Q2,也許有不少人更傾向於Q2的手電筒+折刀組合,而作者則是在看到Q1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個自衛隊與美國兵對飆英語口語的梗:「This is a pen!」正好拿來當作本文的標題也很貼切。

This is a pen」這個梗的來歷

下面的內容,首先是作者對SOG BATON Q1的設計以及功能設置的一些看法與揣測(僅供參考),同時,也是在評測中作者選擇Q1的理由。

關注EDC特別是組合工具的朋友可能都會注意到,不管是Leatherman還是SOG,在組合工具鉗這個領域已經很久沒有推出什麼有顛覆性或者的劃時代新產品了,其結構、規格與功能設置基本已經固化,熱度也在下降(當然需求還是有的)。

然而,SOG BATON系列的出現,特別是其中的Q1和Q2,確實會給人(特別是玩兒慣了組合工具鉗的人)以眼前一亮的新鮮感。作者認為,這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BATON系列的Q1和Q2在設計定位上與傳統組合工具鉗的差異(Q3、Q4其實還是延續了組合工具鉗的核心設計,本文暫不討論)——組合工具鉗,就是要夠厚重、功能夠多,消費者才會覺得物有所值才會購買。而BATON Q1/Q2則是讓使用者低調地隨身攜帶,並且通過相對工具鉗更高的日常使用率來刷品牌存在感。

Q1是整個BATON系列中的第一款,也是基準型,作者相信設計者最初肯定就是面對著一支圓珠筆考慮如何在其上添加其他功能。而之後的Q2,雖然取消了筆的功能,但是仍然保持了筆的外形。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同BATON Q2 手電筒+折刀的性價比更高,但是在筆者的日常工作中這二者加起來也不如筆的功能更常用,寫便簽、做批註、單據簽字,隨身帶支筆最方便。這也是作者在Q1與Q2之間進行取捨的理由。

接下來再說說Q1的結構功能與使用感受。

SOG BATON Q1的外形尺寸與普通書寫用的中性筆相近,只不過為了容納剪刀,其直徑稍粗一些。主體採用前後兩段式結構,黑色的前半段為高強度工程塑料,後半部分為鋁合金材質,經過陽極處理的表面呈金屬灰色。二者展開時作為剪刀的兩側手柄。前後兩部分之間的拼合面為斜面,再加上簡潔的配色,使Q1的整體外形十分幹練。

Q1的前端是圓珠筆,為了布置其他功能,圓珠筆部分只佔據了全長的三分之一左右。圓珠筆採用了可伸縮設計,畢竟沒有人會願意隨身攜帶一支筆尖不能伸縮或沒有筆帽的圓珠筆。當然,可伸縮設計要比配備筆帽更方便,一是使用時有操作感,二是沒有筆帽不容易丟失。筆桿側面設有圓形按鈕,向前推動筆尖就會伸出,向後拉動筆尖就隨之縮回筆桿內。

將筆頭部分逆時針旋轉90度,就可以將筆頭與筆桿分離,並取出筆桿內的筆芯及彈簧。Q1所配的是一種長度僅67毫米的短筆芯,內部能夠容納的油墨有限,好在在淘寶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這種筆芯用於替換,幾毛錢一根而且有黑、藍、紅3種顏色可以選擇。

至於書寫時的手感嘛,筆桿前半段握起來還是比較舒服的。不過由於Q1的筆桿橫截面為圓角正方形,邊長約11毫米,相比普通的書寫用中性筆要粗不少(為了容納剪刀),因此僅僅是簽個名或者簡單寫幾個數據記個電話號碼什麼的自然沒問題,要是用來干手抄黨章這種「大活兒」就會很容易疲勞。當然,Q1的設計初衷也不是為了長篇大論地寫字。

另外有個問題,就是筆桿由左右兩部分組合而成,兩部分之間有縱向的淺槽;筆頭與筆桿之間的連接部位也有環形的槽。以作者的經驗,這些槽開在需要用手握持的部位,就會有點像指甲縫一樣容易藏污納垢啊,需要經常清理。

筆桿左右兩部分之間的縱向淺槽,以及筆頭與筆桿之間連接部位的環形槽

將筆頭部分逆時針旋轉90度,就可以將筆頭與筆桿分離,並取出筆桿內的筆芯及彈簧

接下來是位於Q1中端的剪刀,將筆桿不同顏色的前後兩部分(前黑後灰)分別向兩端拉開,就可以將剪刀展開了,操作很方便。由於剪刀的兩側手柄都是直桿形而不是普通剪刀的環形,因此剪刀中軸部分還設置了彈性簧片,每次剪切之後將手柄及剪刀刃彈開便於下一次剪切,手感不錯。

展開之後就是個小姐姐哦不小剪子

需要注意的是摺疊收納剪刀時,需要將剪刀展開直到左右兩部分上的標識線對準,再將前後兩部分筆桿相對推進即可,否則無法收回。剪刀這部分沒有任何鎖定機構,如果握住Q1前段用力甩幾次,伸縮摺疊部分就會被甩出,這個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

Q1尾部是金屬腰帶夾和一字螺絲刀/開瓶器。腰帶夾通過2枚6星螺釘固定在筆桿尾部側面,夾子上有SOG字樣標識,並且採用了斜角設計,一來與Q1主體前後兩部分之間斜面相呼應,更加美觀,另外在將Q1別在口袋邊緣或腰帶上時也更加方便。

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關於一字螺絲刀這個功能,作者覺得還可以再改進一下,以適用於最常用的幾種型號的一字、十字螺釘。

採用斜角設計的金屬腰帶夾

至於將SOG BATON Q1當作戰術筆這個這個,由於Q1的兩段式結構再加上前半段的材質,雖然沒有經過實際測試不過作者覺得作為破窗器還是有些勉強了。

總結:

SOG BATON Q1在設計上還是很討人喜歡的,簡潔、實用、便攜、低調。怎麼說呢,也許會成為引領「輕EDC」及「輕Mult tool」(作者自己發明的說法)之風的標誌性工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甲軍品資料網 的精彩文章:

君洛克D16403 低幫輕便作訓巡邏鞋特價
這是一條充滿著咸濕味的評測——COMBAT2000 XBP MK1戰術背包
馬騷客MARSOC的標誌-美國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章簡介
NiteIze 奈愛 科力萊 發光扣/拉鏈扣 夜跑 寵物吊墜
Hill People Gear Heavy Recon Kig Bag 到手使用心得

TAG:戰甲軍品資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丑爆了!OAKLEY Extractor戰術單肩包簡評
全球限量版 Razer Signature Black Edition 圖賞簡評
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Google Pixel 2 XL 相機簡評
虎虎簡評:PS VR的經典恐怖體驗《The Persistence》有點刺激
Galaxy Note9 雲簡評
Suunto Ambit 3 Sport頌拓戶外腕錶曬單簡評
GoNetwork項目簡評
Voopoo Caliber套裝簡評
親生未必旗艦 —— Google Pixel 2 XL 續航簡評
為動圈行列注入新鮮「氧氣」TANCHJIM Oxygen簡評
CrazyLight Boost 2018 開箱簡評
Google Home Mini 智能音箱開箱簡評
滿屏BlingBling!KING式消除新作《寶鑽傳奇》簡評
手腕上的詩意星空 簡評梵克雅寶Lady Arpels Planétarium腕錶
你不知道的微軟 Surface Headphones簡評
B&O 全新 Earset 上手簡評
可能是千元內最適合聽民謠的耳塞!TANCHJIM darkside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德國老牌耳燒廠的真無線:森海塞爾MOMENTUM Ture Wireless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