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千古奇人王陽明的人生大智慧,一口氣讀完心學精華!

千古奇人王陽明的人生大智慧,一口氣讀完心學精華!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家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最高概括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臨終遺言

以下摘錄,皆出自王陽明《傳習錄》等著作。

1、欲修身,先養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釋義:心即理。天下難道還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嗎?

人生啟迪: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釋義:天地間的大氣,本來沒有瞬息中斷過。但有了一個主宰,就能不先不後,不急不緩,即使千變萬化,主宰是一成不變的,人有了這個主宰才產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運行一樣永無停息,即使日理萬機,也經常從容自在,也就是所謂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有氣在四處奔流,怎麼會不忙呢?

人生啟迪: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閑,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洒自在。

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釋義:如今,對於憤怒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廓然大公,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

人生啟迪: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里,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4、回歸簡單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此語誠然。顧後之學者忽其易於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難於明白者以為學,此其所以「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也。

釋義:「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這種看法是正確的。只是後世的學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卻把難以明白的作為學問,這正是「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人生啟迪: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5、做人要「誠」

「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復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

釋義:「誠」有從工夫上說的。誠為心之本體,要恢復心的本體,就是思誠的工夫。

人生啟迪:在王陽明看來,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6、無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

釋義:心即天理。沒有私心,就是合於天理。不合於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人生啟迪: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人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7、至誠勝於至巧

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釋義:唯有天下的至誠,方能確立天下的大本。

人生啟迪:著名翻譯家傅雷曾說:「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便會了解的。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8、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釋義:志不樹立,天下就沒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種工匠技藝,也沒有哪個不是靠志氣才能學成的。

人生啟迪: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著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9、一念抱持,成聖之要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釋義:只要念念不忘存養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說的「把凡胎修鍊成了聖胎」。時刻把天理記在心裡,逐漸達到精美、弘大、神聖的境界,也只是從這一意念不斷保存發揚開來的。

人生啟迪:很多人雖然都心有所想,卻很少有人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陽明告訴我們,只要時刻保持這種「想要」的念頭,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積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逐漸解決所有阻撓因素,使「我想」轉變成「我能」,使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結果。

10、應好是而惡非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釋義:良知僅是判別是非的心,是非僅是個好惡。明白好惡就窮盡了是非,窮盡了是非就窮盡了萬物的變化。

人生啟迪:王陽明的心學尤其注重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認為「良知」作為人內心的是非準則,具有知善去惡的能力,人們能夠憑藉它去辨明是非善惡。也就是說,一個人發自內心的道德修養,會影響他的言語、行為以及為人處世的原則,小則影響他在利益與仁義之間的取捨,大則影響他的人生道路是荊棘坎坷還是一片坦途。

11、君子如玉亦如鐵

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釋義: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之心。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飢而求食、渴而求飲,哪來好名的功夫?

人生啟迪:「謙謙如玉」與「錚錚若鐵」,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君子人格的兩種特質。當今之世,紛繁複雜,在不同的時候需要運用不同的品質。我們應當學習王陽明,講究方圓之道,既養錚錚鐵骨的一身正氣,處世有底線,為人講原則;又取謙謙如玉的圓融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遊刃有餘。

12、養一身浩然正氣

須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義所生者」,勝得容易,便是大賢。

釋義:必須有勇氣,用功久了,自會有勇。因此孟子說「是集義所生者」。容易取勝,就是大賢人。

人生啟迪:王陽明認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來,要養浩然之氣,就要做正直之人,誠實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積月累,不斷壯大。浩然正氣,是人的精神脊樑,抵禦歪風邪氣的屏障。

13、去做才是孝

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話,便可稱為知孝悌。

釋義:又如,我們講某人知孝曉悌,絕對是他已經做到了孝悌,才能稱他知孝曉悌。不是他只知說些孝悌之類的話,就可以稱他為知孝曉悌了。

人生啟迪:人的一生難免有很多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有一天我們募然發現,父母已兩鬢斑白,此時才孝敬他們,我們會錯過無數時機。甚至當雙親已離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卻已盡孝無門,這將成為永遠無法彌補的憾事。

14、孝不孝代表人格

善人也,而甚孝。

釋義:真正善的人,必是極為孝順的。

人生啟迪:在現代,家庭觀念正在日漸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漸喪失。我們不應該只用一些時髦的理論「武裝」自己,彷彿自己不食人間煙火似的,完全沒有傳統文化中那種踏實、厚重的責任感,其實只是自己的眼睛為花花世界所迷。親情就是親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也是只有放在心裡才能越捂越熱的東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註定會得不償失。

15、不孝無良知

不慈不孝焉,斯惡之矣。

釋義:不慈不孝,這是我的良知所厭惡的。

人生啟迪:王陽明提倡以良知為本的孝道觀。他認為萬事萬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會發自內心地孝順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順就僅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內心真誠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還必須有真正付諸行動的愛。

16、心至誠才能行至孝

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然要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

釋義:如果己心沒有私慾,天理至純,是顆誠懇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防寒,會主動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消暑,會主動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現,而這顆孝心必是至誠至敬的。

人生啟迪:孝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沒有表裡如一的孝就沒有真心實意的愛。在孝敬父母時,我們要發自內心,真心地為父母做事,用一顆真正的孝心讓父母開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盡到孝道了。

17、身外物不奢戀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釋義: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棄。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屬於我的,不可以留藏起來。

人生啟迪: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利益的追求,同時精神也越來越與自己的心靈分離,人們心靈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矛盾。如何使人們荒蕪、緊張的精神得以紓解、提升?王陽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來為人處世,不要讓所遇之物成為心中羈絆,不做聲色貨利的奴隸。這不僅是一種洒脫,更是參透萬物後的一種平和。

18、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釋義: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剋制約束自己;能夠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啟迪:人活在世上,做什麼不需要克己呢?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鍊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道家的戒律,只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慾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鍊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修養的功夫。

19、榮辱毀譽皆泰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

釋義: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即以花為善,以草為惡。若要利用草時,又以草為善了。這些善惡都是由人心的好惡而產生的,所以從形體上著眼看善惡是錯誤的。

人生啟迪:是非善惡,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動。一切功名利祿、悲歡離合都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失之、失而復得等狀況都是經常發生的。能看到這一層,就能把那些繚亂自心的東西,看淡些。

20、把世間當修行的道場

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釋義: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人生啟迪:一切困苦,皆是磨礪。唯有靠世間種種難處的磨,亂心才能得以調伏。磨到最後,就是境界現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強不息,全心入世。只要能夠做到厚德載物,便不會入歧途,而成利益自己與世間的事業。

點擊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修道之人就不能打蚊子嗎
神奇道人談論命理!泄露天機
神奇道人談論命理!泄露天機!
修道之人就不能打蚊子嗎!
一篇家訓,影響中國400年,被千萬家庭閱讀!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傳奇人物,王陽明的一生
明朝奇人王陽明一生經歷
國學大師劉文典的傳奇人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人生
中華文明九大傳奇人物 孔子
孝庄太皇太后的貼身侍女、康熙的啟蒙老師蘇麻喇姑的傳奇人生
傾國巨賈——呂不韋:一位千古奇人,不愧為商人之鼻祖!
松江千古一少年:明朝夏完淳的傳奇人生!
民國風雲人物,宋美齡的傳奇人生
明朝的傳奇人物王守仁是怎麼死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人生(一)
奇人偉人的少年人生,毛澤東像個段子手,王陽明寫詩,曾國藩…
明代抗清英雄孫承宗,傳奇人物波瀾壯闊的一生!
千古奇人馮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是小人嗎?
英國凱特王妃的傳奇人生,從平民到王妃!
黃旭華:龍宮神探的傳奇人生
倪雲林:千古奇人
最神秘的千古奇人鬼谷子究竟有多牛!
《柯南》步美的傳奇人生:有著豐富被綁經驗,壞人都是「紳士手」
美國人海明威是古巴傳奇人物?